卫生院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方案.docx
卫生院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药领域腐败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甲地市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文件精神,现根据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本院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聚焦医药行业“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按照统一实施、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聚焦重点,集中突破、纠建并举的原则,对群众反映强烈、高度关注的医药领域腐败进行集中整治,坚决整治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环境。二、组织领导:成立甲地卫生院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小组。组长:张三卫生院院长副组长:张四成员:各科室、分院负责人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院办公室,张五为联络员,具体负责推进市本院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三、整治范闱:全院范围内。四、整治内容:围绕5个整治范围,重点聚焦23类方面突出问题的具体形式开展排查整治。(一)医药领域管理科室以权寻租的腐败。一是参加可能影响正常办公的宴请、娱乐、健身、旅游等活动;向科室业务相对人及相关单位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二是违规向药品企业、中介机构收取讲课费、顾问卷、咨询处等费用;违规收受业务相对人及相关单位的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贵重礼品。三是在项目招采等项目中泄露应保守的工作秘密以牟取利益。四是对管理对象在口常监督方面提供照顾以牟取利益,利用工作,吃、拿、卡、要等问题。(二)“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的腐败。聚焦药品、器械、耗材”带金销售”等易发多发腐败问题。一是在医疗设备、耗材、药品等招采时,在品类确定、招标等环节,设置倾向性、单一性和排他性参数;在付款资金审批环节,人为影响资金拨付进度等方面的问题。二是存在异常采购行为的科室及分院,作出采购建议和决定人员的问题,尤其是参与药品、器械、耗材招采的临床科室、分院、药剂科等的重点人员,在药品耗材采购和使用过程中的违规违法行为。本人或其亲属在医疗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担任高管、独立董事等具有重大利益关系职务的院长、科室及分院负责人,在相关产品进院、采购、院内重大经济活动等工作中违规插手、干预采购等不法行为。三是无正当理由采用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级等级为“中等”“严重”及“特别严重”企业的涉事产品,违规线下采购的产品。全部或部分自费特殊药品耗材等,在购销计划申报、采购审批等环节中的行贿受贿问题。特别是已有低价产品在售仍以各种名义申报备案(议价)采购高价非挂网产品的。四是未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明确如实记载私设小金库用于个人或少数人私分,接受服务对象安排付费活动的问题。五是医药集中带量采购覆盖的药品耗材中,不参加集中采购,或参加但中选产品未进院、未按协议量使用中选产品,大量采购高价IE选中选产品及其涉及的“带金销售”等情形。(三)接受医药领域行政部门管理指导的社会组织利用工作便利牟取利益的腐败。一是强行收费服务、只收费不服务、以“捐赠”或参会名义变相摊牌问题。二是以举办会议、学术活动名义强行索取赞助,或以学术会议为幌子,为医药企业非法输送利益提供平台的问题。三是利用业务主管部门委托事项或行业影响“搭车收费”违规举办各类会议、培训、讲座并牟取利益等问题。四是违规接受医药企业等捐赠或资助,违规收费或使用会费等问题。(四)涉及医保基金使用的腐败。一是串换药品、医用耗材、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为参保人员利用其享受医疗保障待遇的机会转卖药品,接受返还现金、实物或者获得其他法利益提供便利、将不属于医疗保障基金支付范围的医药费用纳入医疗保障基金结算等主观故意行为中的腐败。特别是在高值医用耗材、用后丢弃的一次性耗材、骨科植入后难核验耗材等耗材的串换问题。二是公立医疗机构无正当理由不通过医药集中采购平台采购全部所需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线下采购金额过大频次过多,以及在高值耗材管理、内部基础管理、监督能力建设等方面存在的腐败。三是诱导、协助他人冒名或者虚假就医、购药,提供虚假证明材料,或者串通他人虚开费用单据:伪造、变造、隐匿、涂改、销毁医学文书、医学证明、会计凭证、电子信息等有关资料,虚构医药服务项目等行为中的腐败。四是虚计针灸、推拿等诊疗服务次数,虚增收费项目等行为中的腐败。五是定点医疗机构组织引导患者到院外自投购买药品、转嫁班用中的腐败;与医药企业开展不正当合作,欺诈骗保提供便利的腐败。(五)医务人员违反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的问题。一是假借各种名义收受生产经营企业给予的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贵重礼品等Im扣的问题。二是对床源、用药等医疗资源或检查、手术等诊疗安排具有决定权的科室主任、护士长等重点人员,利用职位影响,牟取个人利益的问题。三是通过非法宜播带货获利、利用执业之便开单提成等其他商业回扣问题。四是利用医疗资源损公肥私或收受患者及其家屈“红包”等牟取个人不当利益的行风问题。五是经线上或线下途径转介患者,向患者强制或变相强制推介院外购药等各类第三方服务的不正之风行为。四、实施步骤:第一阶段:自查自纠(2023年8月初)1.各科室、分院对照整治内容开展闩查H纠,全面梳理,明确清单、建立台账。2.整改自查发现的问题,对主动说明问题和主动交代人员给予宽大处理,举报信箱设置在门诊楼1楼大门口,举报电话:略,举报邮箱为略。在科室内开展政策宣讲和思想引导工作,将精神传达到每位同志,为集中整治工作打牢思想基础。第二阶段:集中整治(2023年8月中旬-2024年5月)1.医院要于2023年8月20日前对外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举报邮箱,举报电话保持畅通,举报信箱要规范设置和专人管理,保护个人隐私。拓宽举报渠道,提高问题发现能力,并由问题追查至人,深挖细查违纪违法问题。对照5个方面23类突出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分类施策、精准整治。及时上报院整治领导小组。2.开展集中整治,突出重点,认真调查,严肃惩戒,区别处理,对重大问题和典型案件开展重点督办。对核查查实的问题,立案建册、逐一销号,落实“自查从宽、被查从严”的政策;对涉嫌违纪违法人员,按程序移送纪检监察、公安机关处理;对认错态度良好的医学专家,在符合纪律和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可给予宽大处理。第三阶段:总结整改(2024年6月底前)1.各科室、分院要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把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总结提升,同时强化跟踪问效,科室、分院内工作效果不理想的及时督促雅改,对认识不到位、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并对科室、分院负责人进行问责。2.集中整治结束后,召开全院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总结会议,对整治工作及评估情况进行通报反馈,推动问题持续整改。五、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相关科室、分院负贡人作为第一贡任人的重大贡任,实行“全负责”。被纳入整治范围的要落实直接责任,认真落实集中整治工作要求。要加强跟踪问效,彻底整改。(二)实行清单管理,逐一销号整改。对照列出的问题,制定工作清单,按照“定问题表现、定整改措施、定责任人员、定预期目标、定工作时限”的“五定”要求坚持即直即治、边杳边治,整治一个、销号一个,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不缩水、不变通。(三)强化沟通协作,稳步推进集中整治工作。各科室、分院按照相关职能职责,对掌握的举报、问题线索做好工作台账及时向集中整治工作办公室移交,建立沟通协,调、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形成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协同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机制,稳步推进本院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四)严格督导问责。我院将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核查工作落实和举报线索调查处理情况。对整治工作进展缓慢,F1.查自纠和问题整改敷衍应付、弄虚作假、搞形式、走过场的及时约谈提醒、督促改进:对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严重的严肃追责问责,倒逼责任落实,确保集中整治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