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区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和《凉州区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docx
-
资源ID:1686768
资源大小:91.26KB
全文页数:6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凉州区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和《凉州区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docx
凉州区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1.4,-a>三刖S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程度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凉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妇女事业和妇女发展,先后制定实施了三个周期的凉州区妇女发展规划,为优化妇女发展环境、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提供了重要保障。上周期规划实施以来,区委、区政府坚持将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妇儿工委)协调、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妇女工作机制,在出台法规规章、制定政策、编制规划、部署工作时充分考虑两性的现实差异和妇女的特殊利益,支持妇女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促进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贡轼率明显提升,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健康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参与决策和管理的途径更加多元,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彰显,发展环境H益优化,妇女事业和男女平等发展取得r新成就。进入新时代,全区妇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口益广泛,妇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和群体之间妇女发展存在差距,妇女在就业、人身财产、婚姻家庭等方面平等权利的保障仍面临现实困难,妇女参与经济文化社会事务管理的水平有待全面提升,针对妇女各种形式的歧视不同程度存在,性别平等观念有待进一步普及,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让性别平等落到实处,在更高水平上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使命艰巨、任重道远。今后一个时期,是全区加快建设经济强区、生态大区、文化旅游名区,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兴、百姓富的幸福美好新凉州,更好发挥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承载区和核心增长极作用,努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黄金节点城市,奋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凉州时代篇堂的重要时期,为更高水平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科学规划妇女全面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团结引领全区妇女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依照宪法和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要求以及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实际,参照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甘肃省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武威市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不断完善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推动性别平等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充分发挥妇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半边天”作用,保障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亨有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一)基本原则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妇女事业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妇女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妇女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2 .坚持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将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目标任务纳入区级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同部署、同落实,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妇女。3 .坚持男女两性平等发展。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出台法规、制定政策、编制规划、部署工作时充分考虑两性的现实差异和妇女的特殊利益,营造更加平等、包容、可持续的发展环境,缩小男女两性发展差距。4 .坚持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统筹兼顾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各方面的发展利益,有效解决制约妇女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统筹推进城乡和群体之间妇女的均衡发展,协调推进妇女在各领域的全面发展。5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充分发挥妇女的重要作用,促进妇女积极投身高质量发展,踊跃参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三)总体目标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得到深入贯彻落实,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创新完善。妇女平等享有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妇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素质能力持续提高。妇女平等享有经济权益,经济地位稳步提升。妇女平等享有政治权利,参与国家和经济文化社会事务管理的水平逐步提高。妇女平等享有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高。支持家庭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广泛弘扬。男女平等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妇女发展环境更为优化。法治体系更加健全,妇女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妇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二、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一)妇女与健康主要目标:1 .妇女全生命周期享有良好的卫生健康服务,妇女人均预期寿命延长,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提高。2 .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2/10万以卜.,城乡、区域差距缩小。3 .妇女的宫颈癌和乳腺癌防治意识明显提高。宫颈癌和乳腺癌综合防治能力不断增强。适龄妇女宫颈癌人群筛查率达到70%以上,乳腺癌人群筛查率逐步提高。4 .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知识全面普及,促进健康孕育,减少非意愿妊娠。5 .减少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到2%以下。6 .妇女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升。妇女焦虑障碍、抑郁症患病率上升趋势减缓。7 .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妇女健康素养水平。8,改善妇女营养状况。预防和减少孕产妇贫血。9 .提高妇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提高妇女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比例。10 .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妇女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策略措施:I.完善保障妇女健康的制度机制。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实施“健康甘肃行动健康甘肃母亲行动''和"健康武威行动”,健康凉州建设稔步推进,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行业监管、科技支撑的妇女健康保障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统筹改革监管体制,保障妇女获得高质量、高效率、可负担的医疗和保健服务。多渠道支持妇女健康事业发展。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关注妇女的特殊需求。2 .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二级以上医院和教学科研机构为支撑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提升妇幼健康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全面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强化考核结果应用,保障妇女儿童享有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依托现有医疗机构,全面加强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建设,强化危重孕产妇救治保障。强化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基层网底和转诊网络。加强复合型妇幼健康人才和产科、助产等岗位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使用。3 .建立完善妇女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针对青春期、育龄期、孕产期、更年期和老年期妇女的健康需求,提供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务。坚持保健与临床结合,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发挥多学科协作优势,积极发挥中医药在妇幼保健和疾病防治中的作用。为妇女提供宣传教育、咨询指导、筛查评估、综合干预和应急救治等全方位卫生健康服务,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和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加强监管,促进妇幼健康新业态规范发展。4 .保障孕产妇安全分娩。提倡科学备孕和适龄怀孕,保持适宜生育间隔,合理控制剖宫产率。完善医疗机构产科质量规范化管理体系。提供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提升孕产妇健康管理水平。加大农村孕产妇产前筛查支持力度,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逐步提高产前筛查率。加强对流动孕产妇的管理服务。为低收入孕产妇住院分娩和危重孕产妇救治提供必要救助。持续推进高龄高危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的分类管理和服务。全面落实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危急重症救治、孕产妇死亡个案报告和约谈通报制度。有效运行危重孕产妇救治网络,提高危急重症救治能力。5 .完善宫颈癌和乳腺癌综合防治体系和救助政策。提高妇女的宫颈癌和乳腺癌防治意识和能力,宫颈癌和乳腺癌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推进适龄妇女HPV疫苗接种工作。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城乡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促进70%的妇女在3545岁接受高质量的宫颈癌筛查,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定期进行女职工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提高人群筛查率。加强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诊断技术的创新应用,提高筛查和服务能力,加强监测评估。强化筛查和后续诊治服务的衔接,促进早诊早治,宫颈癌患者治疗率达到90%以上。加强对困难患者的救助。6 .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普及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和出生缺陷等疾病防控知识。在学校教育不同阶段以多种形式开展科学、实用的健康教育,促进学生掌握生殖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强男女两性性道德、性健康、性安全意识,倡导共担安全避孕责任。将生殖健康服务融入妇女健康管理全过程,保障妇女享有避孕节育知情自主选择权。落实基本避孕服务项目,加强产后和流产后避孕节育服务,提高服务可及性,预防非意愿妊娠。推进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等婚前孕前保健服务更加公平可及。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加强对女性健康安全用品产品的质量保障。规范不孕不育症诊疗服务。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7 .加强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防治。全面落实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孕早期检测率,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达到98%以上,艾滋病、梅毒孕产妇感染者治疗率达到95%以上。加大艾滋病防控力度,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和相关政策宣传教育,提高妇女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加强对妇女感染者特别是流动和边远地区妇女感染者的医疗服务,提高随访率。为孕产妇感染者及其家庭提供多种形式的健康咨询、心理和社会支持等服务。8 .促进妇女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宣传,根据妇女需要开展心理咨询、评估和指导,促进妇女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预防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在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重点关注青春期、孕产期、更年期和老年期妇女的心理健康。强化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在妇女保健和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加大应用型心理健康和社会工作人员培养力度,促进医疗机构、心理健康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提供规范服务。鼓励社区为有需要的妇女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支持。9 .提升妇女健康素养。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加大妇女健康知识普及力度,建立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持续深入开展健康科普宣传教育,规范发布妇女健康信息,引导妇女树立科学的健康理念,学习健康知识,掌握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科学就医、合理用药等知识技能。提高妇女参与传奥病防控、应急避险的意识和能力。面向妇女开展控制烟卓危害、拒绝酣酒、远离毒品宣传教育。促进妇女积极投身爱国卫生运动,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10 .提高妇女营养水平。持续开展营养健康科普宣传教育,因地制宜开展营养和膳食指导,提高妇女对营养标签的知晓率,促进妇女学习掌握营养知识,均衡饮食、吃动平衡,预防控制营养不良和肥胖。开展孕产妇营养指导监测和定期评估,科学控制孕期体重增长,预防和减少孕产妇缺铁性贫血。预防控制老年妇女低体重和贫血。I1.引导妇女积极参与全民健身行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引导妇女有效利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积极参与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加入各类健身组织。提倡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操。鼓励支持工会组织、社区开展妇女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妇女的体育活动意识,培养运动习惯。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