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关于学习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心得体会.docx
-
资源ID:1686628
资源大小:8.83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领导干部关于学习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心得体会.docx
关于学习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心得体会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为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遵循,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我深感振奋,倍受鼓舞。通过认真学习若干规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有以下几点体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严重阻碍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是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落地的''拦路虎",也是割裂党群干群关系的“离心墙”。破除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松绑”不是“一时的事”,而是“一直的事”,唯有“实”字当头,“实”终如一,才能为基层真正“减负松绑”。减“形式”不减“真情”,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作覆盖面广、任务重、责任大,不少基层干部疲于督导检查、台账留痕、材料填表,导致政绩观错位,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成为基层干部检验工作成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屡见不鲜,究其“症结”与“病灶”就是不切实、不担当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作祟。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价值观,努力营造“讲真话、做真事、用真心”的工作氛围,切实将工作成效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确切需要。减“负担”不减“落实”,用实际行动扛起责任担当。“下之所以为,唯上是视”。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问题虽在下面,但问题的源头往往在上面。个别领导干部对基层问题不掌握、不了解,继而导致决策脱离实际,产生了“上面拍脑袋、下面跑断腿”的现象。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实际出发,真正地放下“架子”,迈开“步子”,扑下“身子”,搀起“袖子”,多去基层深处看一看,多到群众家中坐一坐,与群众挨身坐、贴心聊,把群众的呼声当作指引我们的“信号”,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来力、,把群众的所需所想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看“口碑”不看“口号”,做群众信任、组织放心的干部,才能真真正正干出群众满意的成绩。减“负担”不减“温度”,用实际行动筑牢关怀机制。基层工作任务重、责任大,过度的追责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建立鼓励激励、容错纠错工作机制,鼓励基层干部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避免“一刀切”的管理模式。用好的制度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干成事,营造广大干部敢想、敢干、想干、能干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要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不能让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说在嘴上,让铁规、严纪把一切形式主义关进制度的“笼子”,对基层干部多一些雪中送炭,少一些求全责备,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导向,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才能推动基层事业高质量发展。沧海横流显本色,关键时刻见作风。破除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必须扼住形式主义“咽喉”,掐住形式主义“七寸”,勇于向形式主义“亮剑”,以“钉钉子”精神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在思想上坚持实干精神,在干事中践行实干路径,在机制上筑牢实干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