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担当作为情况汇报.docx
以管好用好推动善治善为构建“立体式”管理格局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纵深推进,干部队伍政治生态发生重要变化,党风政风明显好转。然而一些基层干部面对惩贪治腐的高压态势,出现种种思想顾虑,逐渐缺乏工作动力,热衷于当“太平官”,认为既然“为官不易”索性就“为官不为“,抱着“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平平稳稳占位子、浑浑噩噩混日子”等不良心态,对中央和上级的决策部署消极应付,搞变通、打折扣。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基层社会矛盾复杂多变,各项深化改革措施需要全面推进的背景之下,干部不作为已成为地方治理中的突出问题。为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破解''为官不为”问题,XX省XX县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断强化问题导向,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积极构建崇尚实干、鼓励担当、敢于负责的正向激励体系,着力引导全县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成功探索出一条符合XX实际,具有XX特色的地方治理新路径。强化激励引导“风向标”,让担当作为干部“勇往直前”一是以鲜明用人导向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干部选拔使用是鼓励担当作为的重要途径。XX县坚持突出政治标准,以年度考核评价为核心,聚焦履行党建责任、班子综合研判、目标绩效考核三大环节,创新构建“1+3”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通过准确客观评价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和领导干部履职情况,为考准考实干部政治业务素养、科学精准选人用人提供有效保障。比如,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主动申请从市级部门到省级贫困村红灯桥村担任第一书记,他以黄土情怀扎根基层一线,在红灯桥村零基础发展30万只肉鸡种养循环产业、2000头生猪代养项目、30亩金果林项目和300亩藤椒产业,带领红灯桥村高质量脱贫摘帽,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优秀第一书记,并被破格提拔为党委副书记、镇长。近两年来,全县累计提拔重用干在一线、业绩突出的干部256名,成功营造出干事创业“千帆竞发”的浓厚氛围。二是以工作纪实管理倒逼履职尽责。XX县注重发挥县级领导干部担当作为的表率作用,按照“责任制+清单制+督考制”要求,先后制定部分县领导20XX年项目化管理责任清单等文件,明确每个县级领导牵头联系2个以上重点项目,县委常委会每季度定期听取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并开展星级评定,公开评定结果,纳入年度考核。针对乡很(街道)和县级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研究出台履职情况工作日纪实暨正负双向评价计分管理办法(试行),对创新开展的“万名干部进农家”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程纪实、综合评判,突出工作实绩,为干部选拔任用提供重要参考。“万名干部进农家活动充分调动机关干部、医院、学校、信用社等群体,深入群众第一线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效果很好。”里程镇镇长说,”更重要的是群众对这种活动很认可,也给了我们干部活动和动力”里程镇的一位困难群众唐春拦说:“原来我们在屋檐下煮饭,干部知道以后,帮我们争取政策,修起了厨房,感谢他们的帮助。”三是住全关怀体系保障干部安心安业。XX县既重视“关键少数”的管理监督,也注重干部群体的关心关爱,全面落实职务与职级并行、乡镇边远补贴等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政策,先后制定切实关心爱护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激发干事创业活力的办法(试行)XX县党内关爱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从制度层面切实加强对干部的关心爱护,统筹安排脱贫攻坚一线干部体检、休假、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事宜。今年以来落实专项资金280余万元,有效解决交通、办公、食宿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让广大干部安心安身安业。打造优上劣下“升降机”,让担当负责干部“有为有位”一是创新“定期赴考”严格评判。创新开展“书记季考”模式,围绕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能力素质等方面内容,每季度对作为“关键少数”的县级部门党组(党委)书记和乡旗(街道)党(工)委书记定期把脉切诊、及时祛病除疾,并将“书记季考”结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作为衡量干部能力、评价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对考评位居前列的,优先提拔使用;对被评为较差档次的,由联片区域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组织约谈、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问题严峻的,适时根据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规定和有关工作要求进行岗位调整。党委书记在参加完“书记季考''后坦言:“这次'书记李考着实让我捏了一把汗,尤其是县委主要领导的现场点评,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推动工作时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今后我将认真反思总结、全面改正落实,确保在岗位上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截至目前,全县累计组织开展“书记季考”6次,梳理整改问题XX2项,先后约谈XX名县级部门党组(党委)书记和乡镇党委书记。二是实施“庸下劣汰”惩戒有方。将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举措,注重制度建设、完善配套措施,先后出台XX县科级领导干部负面信息研判制度XX县科级领导干部为官不为教育帮助和惩戒办法(试行)等制度,使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有效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近两年来免职不担当、不作为干部4名。三是坚持“下而不弃”回炉淬火。建立健全长效跟踪管理机制,在“下”之前,综合采取调离、改任非领导职务、降职等方式,按照规定履行调整程序,确保干部下得合规、下得合理、下得服气;在“下”之后,实时跟踪干部精神状态和工作表现,积极鼓励其整改问题、提升水平,引导干部把“下”作为一种鞭策,主动转变作风,对于积极改正、表现优秀、成效明显的,及时为其搭建新的干事创业平台,近两年来重新启用因工作失误“下”后又积极进取的干部3名。用好容错纠错“定心丸”,让奋发有为干部“轻装上阵”XX县针对干部不敢作为的思想顾虑,探索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容错纠错制度。一是健全容错纠错政策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制定出台XX县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实施办法(试行)XX县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创业者撑腰鼓劲,大力营造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担当作为的良好环境,切实保护作风正派、清正廉洁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把准容错纠错尺度边界。成立容错纠错工作领导小组,以,三个区分开来”为根本遵循,坚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宽严相济等原则,明确“六类适用对象”,围绕推进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推进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工作,拟定”容错纠错正负面清单”。近两年来,全县对符合容错条件的干部明确规定减责或从轻处理,了结并提出组织处理意见246条。三是优化容错纠错启动程序。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由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无条件启动程序,有效解决犯错干部因内心顾虑而不敢主动申请启动容错纠错程序的问题。严格把握政策界限实行前期甄别和调查核实,出具调查报告,进行评估认定,同级部门备案,并向上级部门报告,确保合理容错、及时纠错和澄清保护。比如,20XX年9月,XX县纪委收到反映XX县党委副书记、镇长的问题线索,经核查反映问题不属实。20XX年11月,XX县纪委及时启动容错纠错启动程序,并向被反映人发函反馈,并请党委安排其对相关情况作出说明,在一定范围内澄清问题。近两年来,全县为反映问题不实的干部澄清正名共计160余件。通过建立健全激励引导、优上劣下、容错纠错等“立体化”管理机制,XX县将严管与厚爱、约束与激励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推动全县改革创新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两年突破8.0%,年度目标绩效考核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先后荣获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XX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XX省“三农”工作先进县等多项殊荣,今年又成功创建全国卫生县城、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