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八五”普法2024年近三年普法工作情况报告.docx
-
资源ID:1679671
资源大小:13.76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街道“八五”普法2024年近三年普法工作情况报告.docx
街道“八五”普法2024年近三年普法工作情况报告“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区普法办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普法工作、目标和任务,现将近三年普法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区普法办的工作部署,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进一步加大普法工作力度,着力推进依法治理,大力开展普法宣传,切实为推进全面依法治街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近年来,街道先后荣获省基层统计“7个一”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区“征地拆迁会战年”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此外,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基层计生工作、街道社工活动等多次获得省、市通报表彰。二、主要做法(一)高效推进,强化普法组织保障*街道党工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普法工作,决定成立*街道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工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政法副书记担任,街道各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平安法治办公室,负责协调统筹开展“谁执法谁普法”的日常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各班子成员分工抓的工作机制,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第一责任人”体系,强有力地保障*普法工作落到实处。(二)聚焦学法用法,提升队伍法治素养水平一是领导带头学。我街道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带头作用,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每年将法律法规列入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在街道党政班子联席(扩大)会议、党工委工作会议组织开展普法学法活动,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纪党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着力提高领导干部政治站位和法律意识。二是干部跟进学。运用周学平台,在落实好集中学习等规定动作的同时,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利用“*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平台”“学习强国"APP、',省干部培训网络学院”等学习平台进行全方位自学,系统性学法。三年以来,先后开展“法律进机关、进单位”活动20余次,完成专题学法26场次、党章党规学法活动73场次。三是执法人员交流学。科学指导执法队伍内部开展学习研讨,充分利用上级组织的集中学习和联合执法行动的机会,不断提升执法人员个人法律素质,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科学执法。2021年以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在编人数21人,其中15人拥有执法证,占比达71.4%。组织执法人员集中学习89次,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24次。通过科学学法,进一步提升执法队伍工作效能,截至当前,两平台案件数量801宗,行政检查案件686宗,行政处罚案件115宗,罚款金额共计*元,行政复议率、诉讼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三)创新普法宣传,营造浓厚法治氛围一是搭建法治文化阵地。在党群服务中心、华贸楼宇企业服务站、海吉星园区企业服务站开展多形式、多角度、多内容的普法宣传活动,依托微信群、朋友圈、1.ED滚动播放、横幅、海报、宣传栏、宣传册、板报等方式,扩大宣传的覆盖面。此外,在村(社区)建立法律图书角,延伸普法触角。2021年以来,组织开展反邪教、反有组织犯罪、禁毒、国家安全、养老诈骗、民法典等407场法律宣传活动,派发各类宣传资料450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标语约207条,1.ED屏派动播放宣传标语144条,受教育群众约12.5万人次。二是打造普法宣传队伍。高标准升级改造街道综治中心,推动公安巡特警、司法所、检察院、法院的合署办公,强化司法、派出所、执法办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利用好驻村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等专业人才,在辖区11个村(社区)搭建普法队伍,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通过以案释法、以法析理、调解普法等形式,开展法治讲座和法律咨询活动,引导群众以合法的方式和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打通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成功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三是用好特殊时间节点。普法工作是*街道的日常重点工作,要把常态化与特殊节点相融合,不断营造法治氛围,强化法治思维。充分利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528”民法典宣传月、“61”儿童节、“63”虎门销烟纪念日、“119”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春秋季开学日等特殊节点,有针对性、重点性地开展集中法治宣传活动。三、存在问题“八五”普法开展以来,*街道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上级要求和群众的期待仍有差距。一方面,执法队伍力量不足,执法人员专业素质和业务指导有待加强,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需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普法宣传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如普法工作不够均衡,对个别重点普法对象的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不强,法律进企业的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下来,*街道将继续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街工作有效落实,提升辖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结合本街道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工作计划。(一)加强普法教育宣传。全面调动各职能部门普法积极性,加大普法宣传资源的整合力度,加强与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公众号等新闻媒体的合作,大力开展法治政府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提高群众对法治政府的知晓率。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法治教育,强化辖区校园普法阵地建设,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二)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加强信访工作与乡村振兴、市域治理现代化、平安乡村建设等领域紧密结合,针对热点问题,持续推进相互支撑、协同发展,加大信访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在辖区普及信访知识,提高居民的法律素质和维权意识。建立健全信访信息发布平台,完善信访回复制度,做好信息发布和信访回复工作,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营造良好的法治生态环境。(三)建设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完善执法制度,开展法治队伍素质能力提升行动,加强法治专业人才引进,强化业务培训,注重队伍工作方式方法指导,严格规范执法过程。加强对全体党员干部对习近平法治思想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的学思践悟,提升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四)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托“1+6+N”基层治理工作体系,完善和利用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综合治理平台,不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排查矛盾纠纷,把矛盾纠纷遏制在萌芽阶段。健全“两法衔接”工作机制,推进执法司法监督制约机制建设。同时,开展各类集中整治行动,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将社会综合治理融入到法治建设中,推动辖区社会治安和谐稳定。以下内容供阅读:街道党工委交流发言:执“党建”之笔,书“民生”答卷近年来,街道牢固树立“党建抓实就是生产力,党建抓强就是竞争力,党建抓细就是凝聚力”的党建工作思路,以居民福祉为核心,联系实际,立足基层、服务群众,实现党建工作与民生服务工作同频共振、双向融入、同心同向,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群众满意的强大动力。一、从“心”出发,完善党群服务载体彰显新作为。民生领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党务干部队伍和奋战在一线工作的人才队伍。坚持党务干部队伍与人才队伍两手抓,择优选择政治素质好、党性原则强、有党务工作经历、善于沟通协调的同志开展党务工作,优化党务干部队伍结构,打造凝聚力强、执行力快、战斗力高的党建队伍。依托7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常态化联系服务基层党员群众,更好地为党员群众服务。坚持标准规范,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基本组织生活制度,严肃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落实好党内谈心谈话制度,全面提高组织生活质量。积极推进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积极落实惠民服务,努力把党建强起来、把民心聚越来。二、“细”处入手,推出“*快办”提升居民幸福感。街道秉持“群众事,不小视”的初心与使命,创新性地推出了“X快办”服务品牌,积极探索基层党建与社会救助业务深度相融,依托党组织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探索党员联系群众常态化机制,倾听民声民意,体察民情民忧,聚焦民生难题,回应“槽点”、纾解“痛点”、打通“堵点”、补齐“断点”,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以物业管理、垃圾分类等“关键小事”为抓手,立足“群众所需”,发挥“党员所能”,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难题。全面加速基本公共服务的品质升级,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三、持“久”发力,通过社区基金为基层治理添动能。街道以社区基金为支点,充分发挥社区基金在整合公益资源、拓宽慈善渠道、改善社区民生、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等方面的作用,撬动多方社会资源,为基层治理注入“源头活水基金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守“整合社区资源、服务社区民生、参与社区共治”的核心理念,成为了连接社区居民、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重要桥梁。重点聚焦民生领域,着力解决“一老一小一特”需求,让社区基金更好服务有需要的居民。通过开展''陶冶情操、爱心义剪、成长启迪”陶笛公益课以及“非遗”公益课、少儿篮球比赛、漆扇制作活动等多样化项目,实现幼儿有优育、长者有照顾、弱者有帮扶、文化有传承,在社区基金的支持下,开启为民服务“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