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人力资源-自考-11469宏观劳动力配置--简答题及答案汇总22页.docx
-,符述统包统配这种劳动力计划配置方式的具体内容和特点答.1.对全社会范围内的劳动力资源实行统包统配2 .单一化的企业用工形式3对劳动力的统一调配和调剂4 .低工资.高福利的僵化工资制度5 .劳动力配置的城乡分割6 .劳动力几乎没有流动的自由7农村劳动力被户籍制度束缚在土地上,不能够自由流动二,简述哈里斯-托达罗假说与模型修正1 .为了解粹普谑存在于很多欠发达国家的一种现象,即面临广泛城市失业的情况下由乡村向城市移民的持久性,哈里斯-托达罗在1970年提出了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思想.哈里斯托达罗假说.即在被分割的、但是同质的劳动市场上用预期工资的均等取代工资的均等:2修改后的哈里斯-托达罗模型意味着城市就业机会创造比率的提高会提高失业水平3菲尔兹对哈里斯-托达罗模型进行的修正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在发展经济学的文献中广为流传,这就是大规模、有组织的产业通常与小规模的”非正规活动”并存”在菲尔兹的模型中.非正规部门的工作是灵活易变的。三,简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特征1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打破了原有的就业结构.导致并产生结构性失业现象2 .产业结构调整的范围扩大.升级速度加快3 .劳动力技徙素质成为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4劳动力在地区间、部门间的流动性加强5就业结构调整的成本及难度加大6 .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并存四,试对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进行弹性分析1.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大于或接近。8的部门。属于这类的有其他服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曳.房地产业2.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大于0.4的部门,这类部门有金融保险业和社会服务业3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大于02的部门,这类部门主要指交通运输、仓储和非电通信选。即包括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性强的公路运输、仓储等行业.也包括市场化程度低的自然垄断型的航空、铁路和柩电通信行业,4.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在0.1以下的部门。这类部门包括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等;五.简述农村期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1.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2 .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3 .有利于城市化建设4 .有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5 .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6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使资本、技术等要素进入农业领域,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规模纭营.打破小生产格局.提高农产品商品率7.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将缩小收入差距。六,论述劳动力流动的经济社会效益1.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2 .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3 .流动劳动力谕出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4有利于劳动力要素比较利益的提高5 .加速产业分工和技术的转移6 .劳动力输出的产业扩张效应7 .劳动力输出的出口替代效应七,论述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劳动就业需要采取的政策措施1.加强第三产业设俺建设2 .增加第三产业投资3深化第三产堇价格和服务收费改革4 .制定鼓励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5 .搞好城镇规划建设6 .加强劳动就业信息服务:八,作为我国市场体系重要蛆成部分的劳动力市场,在建设上取得的用显进展1.市场机制已成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主要力员2.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发展迅速,并在配置社会劳动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劳动力的流动范围明显加大,劳动力市场渐趋统一九.乔根森模型的观点主要有1 .农业人口和农坐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结构的变化是消费需求拉动的结构2 .他否认农业部门存在边际生产率为零和低于实际工资的剩余劳动3 .农业剩余是指农业部门产品的增长高于人口的增长.即人均娘食增长率人口增长率4 .在农业人口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中,工资水平并非固定,而是不断上升的。+.我国农业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变动具有的特点1.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电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农业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3农产品贸易不断增长.农亚产亚内部劳动力结构不断调整4.农业劳力资源配置的发展变化趋势十一简述影响第三产业就堇数量与结构的原因1行业垄断特点的影响2.从业人员素质的影响3.国家产业政5ft的影响:十二简述我国城市劳动力分配方式的演变过程从配置方式上存,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根据劳动力资源配置手段和方式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1949-1957年以市场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2.1957-1978年以计划纥济体制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3.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劳动力市场逐步得到发展。十三试述影响和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影响和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众多,但是可以将这些因素归纳为三大类,物质技术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影晌劳动生产率的物质技术因素主要有:劳动手段能源劳动对象生产工艺生产力布局2.影响劳动生产率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劳动者的劳动态度劳动组织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劳动者的生活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十四试述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不利于劳动力合理配置的问题以及促进就亚结构优化的途径我国产堡结构中存在的不利于劳动力合理配置的问题有:1 .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制约了农业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2 .工业生产结构单一,技术水平较低,制约了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3第三产业发展级慢,内部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阻碣了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4 .行业协调若理不力,地区产业结构雷同不利于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促进就业结构优化的途径有1.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2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3.消除制度性壁全,完善劳动力市场4加大数自培训投资.提高劳动力素质5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防范社会风险.十五简述宏观劳动力配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宏观劳动力配置主要是从制度和经济的角度研究如何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产业,空间上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其内容包括1.不同制度下劳动力资源配置问题,从制度的角度分析不同制度下劳动力资源宏观配置的特点及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2.根据一定的价值尺度和福利目标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及其决定因素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如何从制度层面上改芒劳动力配置的政策建议3.历史地分析劳动力资源配置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动、制度变迁的相互关系,十六与劳动经济学其他科目相比较,试述宏观劳动力配置问磔的特殊性:与劳动经济学其他科目相比较,宏观劳动力配置问题具有如下特殊性1.劳动力资源的宏观配警既包含有宏观的影响和决定因素,也包含有微观的影响因素.2.按照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顺序配置劳动力资源3.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牯殊性还在于劳动力资源的牯殊性,4.社会性5.经济性6.变动性和相对稳定性。十七,简述系统科学方法论的特征系统科学方法论是从系统的思想出发.对所要策究的事物进行系统分析和处理的一般途径和路线,从宏观劳动力配置的角度石它具有以下特征1.综合性:把所研究的事物从它的构成、功能、相互联系等方面联系起来进行观察探索其中的内再浅辑关系,如对第一产业劳动力的配置研究.从第一产业的生产特点、产品需求特点、发展趋势、作用等方面来分析第一产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变动规律.2 .整体性:把所要研究的事物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加以若待,揭示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所有关系.并从中得到有关系统的特征和运动规律;如研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及其与各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要从把握整体的角度进行研究.3 .定量性:把所要研究的事物通过数学或模型的方式表达出来,使间遨更加精璃化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数变动4 .最优化:寻求事物之间内在关系的最优化状况,这是进行研究的最终结果.达不到最优.意味着资源的浪费:如劳动力资源如何在产业间的配置达到最优状态另外,系统科学方法还具有有效性、信息化、人-机系统最佳处理问遨方法等特点,总之,劳动力资源配置要利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因素.并把它们综合起来考虑,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十八,试述宏观劳动力配置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思路1.宏观劳动力配置既受到消费次序的决定,也受资源禀赋、要素价格的影响,同时也受一个时期国家的经济政策的彩响.可以说宏观劳动力配置是受多种因素综合的作用。因此,要研究这一问题.需要多种方法。具体来看,宏观劳动力配置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系统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方法;系统科学方法论是从系统的思想出发,对所要研究的“物进行系统分析和处理的一般途径或路找。从宏观劳动力配置的角度看,它具有媒合性,解体性定量性及最优化的特征:另外,系统科学方法论还具有有效性、信息化、人机系统最佳处埋向双方法等特点,总之,劳动力资源定置要利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影响劳动力资源配汽因素,并把它们综合起来考虑,以实现资源的城优配置,实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用于分析宏观劳动力配置的微观机理,用于解择劳动力资源的需求者和供给者的经济行为.如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地区间的流向问遨等.设范分析方法:从宏观劳动力配置的角度分析研究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行业间、地区间配置的过程中,同样要遵循有利于社会总体福利水平提高的原则,也就是说,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应该要满足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的要求“十九论述宏观劳动力配置的主要内容结构宏观劳动力是研究劳动力资源在产业、行业、地区间的配置。具体来者.宏观劳动力配置的主要内容包括1宏观劳动力配置研究通过何种方式或机制将社会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它包括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观察劳动力诳源在国民经济部门间配置过程,2.从社会分工的差别从而生产不同的产品,进而决定若劳动力在不同产品.产业间的配置是宏观劳动力配置的重要内容,3.研究劳动力在不同的产业、地区、行业间的配置方式,即市场机制是如何作用于劳动力的配置,是劳动力配置系统的极为出要的内容。4研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时期,劳动力费源系统的特点5.研究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机制及其牯点.6.研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配置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宏观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它的合理配置关系到其他资源的合理配置,或者说关系到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二十简述劳动力的含义劳动力是劳动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宏观劳动力配置研究内容的核心檄念:劳动力这一概念通常有三种胡释.一是指人的劳动能力二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即劳动者;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口.即社会劳动力.目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含义是指人的劳动能力二十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试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优化结合关键是什么?为什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优化结合关键在于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其本要原因在于:1.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两者结合起来形成生产过程2,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是劳动力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前提.3.劳动力的个人所有体现了价值规律的客观作用。二十二简述产权的特点产权是分析经济主体行为的一个基本柢念,产权是分析经济问题的一个关键概念.产权是市场交易中有效配置资源的基黜.它决定者资源的使用方式.产权包括所有权、收益权、处置权,而这些权利决定经济主体的行为:一般来说,产权结构通常具有三个基本的特点,1.排他性:拥有者和使用者享受资源带来的成本和收益的权利2可转让性:产权可以在不同的所有者之间进行转让3.强制性:产权是受到保护而不容侵犯的.二十三简述如何判断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效率列断社会劳动力资源是否有效的标准应该包括:1.劳动力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2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是否得到节约3.自然资源是否得到较充分的开发利用4.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5.劳动生产率是否得到提高。二十四简述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主要制度包括哪些?从不同的制度层面上看,有国家劳动制度、产业和行业劳动、地区劳动制度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