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中的成语.docx
论语选读复习成语一、为政以镌2.1众星拱北:拱:环绕,拱卫:北:指北极星。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镌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12.7足食足兵:粮食富足,军备齐全。1.5节用爱人:节约财用,爱护百姓。16.1陈力就列:依据自己的才能担当定的职务,各就其职位尽力。持危扶颂:扶助将要倾倒的。比喻扶持大局。开神出虎:柳,关猛善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分崩离析: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既来之,则安之:既然让他们来J',就应该让他们安定下来.祸起萧墙: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二、克己纪礼12.1克己复礼:抑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都合于礼。3.1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这个可以容忍,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表示绝不容忍。13.3不知所措: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手足无措: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1.2犯上作乱: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四、知其不可而为之18.6 无人问津: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18.7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参加劳动,分不清五谷。后泛以用来形容脱高劳动和脱离劳动的人。18.8 8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偷强固执.五、仁者爱人4.15-以贯之: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于其整个儒家学说之中。泛指将一种理论、思想贯穿于事物的始终。6.30博淹济众: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立人达人:帮助人建立功业地位。能近取簪: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若想。14.17-匡天下:匡:纠正:天下: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即整个中国。组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六、君子之风15.9志士仁人: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杀身成仁: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4.9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17.15患得患失: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6.11箪食孤饮:形容生活贫苦。不改其乐:不改变自己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6.23乐山乐水:乐:苒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都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7.16饮水曲脓:形容潜心冥欲、安贫乐道的生活。乐在其中:快乐就在这里。浮云富贵:浮云:飘浮的云彩。把富贵看成飘浮的云彩。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7.19乐以忘忧: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快乐。8.7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货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死而后已: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12.8文质彬彬: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