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章第5节水变咸了人教版生活与科技.docx
-
资源ID:1619155
资源大小:11.2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章第5节水变咸了人教版生活与科技.docx
4.水变成了r教材分析我们知道水能溶解物质的现象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但是水.溶解物质具有什么特点呢?本课就是以食盐、高猛酸钾在水中的溶解为探究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溶解的含义,探窕物质溶解的特点,经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育学生运用视察、忒验解决问题的实力。本课就是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明”这目标编写的,主要探讨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特点。【教学建议】本课参考小学科学“探究一一体脸”式课堂教学策略设计。本节课以问题“把盐放到水里会有什么改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假设,并依据生活阅历知道水变成了是“盐在水中化”的事实,初步相识“溶解”现象.然后通过做“裔猛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试验,进一步相识溶解现象,体公到“溶解”的含义.然后对课前打算的不同物痂的溶解性进行猜想,并通过详细的动手试脸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巩固和加深对溶解的相识.【教学目标】科学探究:能从身边常见的现象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能够自己设计试脸,探究水能溶解固体物质的特征,并用自己攒长的方式表达和沟通探究的过程和结果。情感看法价值观:体脸到科学探究要敬亚证据;养成细致视察的习惯:意识到科学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科学学问:知道水有溶解物质的特征;能定性地描述溶解改变;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知道水有肉解物质的特征【教学打算】烧杯、药匙、玻璃棒、食,林、小苏打、沙子、粉带屑、高锦酸钾、犍等。【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I、学生观看故见,看完故事你有什么问网?2.学生回答。3、学生提出问题。(盐到哪儿去了?水是怎么变成的?)4.老师小结,引入课题.(板书课题:水变成二、活动一、把盐放在水里会有什么改变?(一)猜想假设I、以小组为单位,依据生活阅历提出猜想.2,学生汇报。(二)制定方案K谈话:为r便视然试脸现象。老师为大家打算r烧杯、玻璃棒、药匙、食盐、水。先视察盐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你打算怎样做试验?试验时,留意什么?2、学生探讨,制定方案。3、全班沟通。4、学生谈留意事项,老师小结并出示温馨提示。(三)实施探究学生分组试验,老师巡察指导。)(四)展示沟通I、老师提问:你视察到什么现象?2、全班沟通。3、老师小结:老师总结溶解(板书溶解微小的)师:你们视察到溶解的过程了吗?我们把盐换成一种有颜色的物体,高镭酸钾活动二、把高件酸怦放在水里会有什么改变?I、视察高镭酸钾的颜色、形态2、出示试验材料3、出示温馨提示4、实.施探窕。(学生分组试验,并填好试验记录表.)5、展示沟通(1)、老师提问:你视察到什么现象?(2)、全班沟通。(3)、老师小结:像食盐,高钻酸钾那样,在水中变成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匀称的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淀下来,这种现象叫做溶解。活动三、其他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1、提出问题。(是不是全部的物体都能溶入水呢?)2、老师出示材料(小苏打、粉笔屑、沙、糖)3、学生猜想填表格.我的试验记录试验I:其他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溶解的划X',不溶解的划“X”)记录人:4苏打翩粉笔屑我的揣测(是否溶解)试5现象变成的微粒能否更见在水中分布是否匀称静置是否沉淀试验结果(是否溶解)4、出示温馨提示6、实施探究。(学生分组试验,并填好试验记录表。)7、展示沟通。8、老师小结:(小苏打、糖在水中能溶解;粉笔屑、沙在水中不掂溶解。不是全部的物体都能溶入水)三、拓展创新(一)课内拓展1、老师提出问题:在水中不断加入食盐,有什么发觉?2、老师动手试脸,学生仔细视察,理解饱和现象。3、老师小结,概括饱和的含义.(当我们在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加到肯定程度盐就不再溶解r,这种现象叫饱和。板书:饱和。<->课堂小结,课后拓展.I、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请同学们课下完成这两个问题课下找寻味精、洗衣粉各一小包、探讨记录表格一张。板书:溶解饱和微小的匀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