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电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建设具有能源特色的一流产业金融集团.docx
-
资源ID:1612071
资源大小:15.6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国华电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建设具有能源特色的一流产业金融集团.docx
中国华电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建设具有能源特色的一流产业金融集团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华电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资本)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重大意义,坚决贯彻落实“八个坚持,要求,自觉服从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按照中国华电党组金融产业布局,围绕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两条主线,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和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既是中国金融发展的特色,也是中国金融发展的优势,更是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和国家金融安全的关键。在中国华电党组的领导下,华电资本党委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提高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红蔡”党建工作体系,推动现代一流党建与建设具有能源特色的一流产业金融集团“双一流”目标深度融合。完善党建联建共建机制,用好“岗区队”工作载体,持续开展”书记挂帅党员先锋”、党员接旗、五星党员评选等活动,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工作成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统一。面对人民群众对多层次、差异化、普惠型消费金融以及保险保障、财富管理的需求,华电资本党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业务发展德立在符合群众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广覆盖、差异化、跨市场产品体系,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覆盖面。同时,注重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做好防金融诈骗宣传,大力开展公益慈善信托、家族信托,建立爱心积分超市,组织员工向欠发达地区捐赠物资、消费扶贫。加大对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的金融支持,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民生福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深化产融结合,以融促产以融强产。中央企业金融业务需要不断提升服务主业、服务产业、服务实业能力,发挥产融协同效应,有效提升资本运营效率、实现规模经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华电资本党委自觉把金融产业发展放到中国华电产业发展的大局来思考,以塑造一流产业金融集团为目标,产融结合年规模突破千亿元。下一步华电资本将始终坚持产业金融定位,秉承“产之所想、融之所向”理念,健全产融结合指标体系和目标体系,加大产融结合、绿色金融完成情况的考核力度,进一步激发产融结合的主动性。加强投资体系建设,聚焦新质生产力、能源产业链上下游项目,找准融资切入点,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创新研究各类金融产品,不断提升公司效益贡献度,为华电主业发展和社会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支持。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金融工作永恒的主题,华电资本党委坚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做好风险防控工作,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金融监管规定,主动适应金融“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监管。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严把投资风险关,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进一步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推进风险识别、评估工作,加强专业型、服务型风控建设。强化监管科技运用和金融创新风险评估,探索建立创新产品纠偏和暂停机制,推动产融风险有效隔离。提高风险考核权重,压实主体责任,及时发现并排除风险隐患和管理漏洞,筑牢安全基石,推动企业行稳致远。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激发创新创效活力。金融作为创新活跃的行业,必须深刻把握金融发展规律,做到创新方向明确、支持重点突出,持续推进金融事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华电资本党委以依法合规经营为准绳,深化“合规管理强化年”建设,以内控合规风险一体化平台推广实施为契机,坚持合同全生命周期规范化管理,形成全员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用好法律的良好氛围。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和效率为根本目的,在市场竞争中持续优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通过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加强内控合规风险体系建设等路径,不断增强公司发展活力。注重创新驱动发展,发挥好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作用,加强产业投资研究,推动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项目落地。注重品牌打造,围绕绿色金融打造华电产融品牌,构建涵盖上下游的绿色金融生态图。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效能。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增强系统观念,把握好短期与长期、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华电资本党委按照集团党组统一部署,扎实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突出产业金融定位,完善治理结构和优化管控模式。持续优化考核分配机制,加大风险管控考核力度,研究中长期薪酬激励政策,建立更加多元、更加立体的考核分配体系。分类施策加大股权优化调整推动力度,提高融资能力,打造华电资本、华电资管双持股平台管理架构新格局。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提升金融机构的国际化服务能力。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一条开放之路,要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在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的同时,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方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华电资本党委围绕中国华电境外新能源等重点项目,主动树立国际化意识,加大对国际形势的研判,积极为主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金融支持。做好中国华电海外资产保险服务,稳妥开展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业务,加强国际项目融资外汇风险防范,助力中国华电清洁能源业务绿色低碳转型。扎实推进“走出去”战略,加大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金融支持,深化国内国际对标管理,更好地服务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巩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条宝贵经验,就是在保持大局稳定的前提下谋发展。前进道路上,必须把握好''稳”与“进”的辩证统一关系,正确认识发展产业金融,既是金融回归服务本源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央企业稳健经营、稳中求进的“调节器”o华电资本党委牢固树立“不发展是最大的风险,乱发展是最大的隐患”的风险意识,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切实把握好权和责、快和稳的关系,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按照中国华电战略布局要求,树立“服务型、稳健型、价值型”发展理念,促进中国华电提升产业控制力、安全支撑力、科技创新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者系中国华电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雷来源:学习时报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读习近平总书记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是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讲话的一部分,收录在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这篇重要文献深情礼赞了劳动创造,深刻揭示了工人阶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主力军作用,为新征程上我们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凝聚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从唯物史观高度深刻强调劳动之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要实现这一蓝图,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动创造价值,一个国家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都要崇尚勤劳致富。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仍很艰巨而繁重,对优秀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劳动的重要意义更加凸显。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实现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都与我们坚持实干笃行、勇于攻坚克难是分不开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我们将来物质生活多么丰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定不能丢,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高度深刻阐释劳模精神的科学内涵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楷模,他们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用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劳动模范始终是我国工人阶级中一个闪光的群体。在革命战争年代,”边区工人一面旗帜”赵占魁、“兵工事业开拓者”吴运铎、”新劳动运动旗手”甄荣典等劳动模范,以“新的劳动态度对待新的劳动”,带动群众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事业。新中国成立后,“高炉卫士”孟泰、“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等一大批先进模范,响应党的号召,带动广大群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蓝领专家”孔祥瑞、“金牌工人”窦铁成、“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等一大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带动群众锐意进取、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国家和人民建立了杰出功勋。新时代以来,我们继续弘扬劳模精神,“铁路小巨人”巨晓林、“当代愚公”黄大发、“深海钳工第一人”管延安、“九天揽星人”孙泽洲等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用干劲、闯劲、钻劲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将其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这篇重要文献中,他系统阐释劳模精神的科学内涵,将其概括为24个字:“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体现的是劳动模范的本色和追求;“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体现的是劳动模范的作风与品质;”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体现的是劳动模范的境界与修为。劳模精神继承并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国化时代化的生动呈现。为新时代依靠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指明正确方向在这篇重要文献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迈向未来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作用,调动劳动和创造的积极性,为我们继续依靠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指明正确方向。首先,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依靠工人阶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建党百余年来,中国工人阶级以党的旗帜为旗帜,始终发挥着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主力军作用,在推动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伟大进程中,工人阶级毫无疑问仍然是主力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贯彻到党和国家政策制定、工作推进全过程,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同时,工人阶级要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用先进思想、模范行动影响、带动全社会,始终做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坚。其次,坚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推动崇尚劳动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首先要让劳动者感到光荣,得到社会尊重。要关心和爱护广大劳动群众,关注一线职工、农民工、困难职工等群体,完善相关制度,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