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综合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docx
-
资源ID:1604458
资源大小:61.33KB
全文页数:8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年全国(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综合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docx
2024年全国(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综合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1 .个体在道德行为中,能够克服诱惑,坚持道德原则,不被短期利益所动摇,这体现了道德品质的哪一方面?A、自觉性B、坚定性C、自制力D、责任感参考答案:B2 .在道德教育中,通过组织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道德分析和讨论,以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这种方法称为.A、道德案例分析法13、道德实践法C、道德讲授法1)、道德情境模拟法参考答案:A3 .个体在道德行为中,能够自我反省,及时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这体现了道德品质的.A、自省性B、坚定性C、自制力D、责任感参考答案:A4 .通常而言,个体品德的形成需要经历的心理过程中正确的是。A.依从一一认同一一信奉B.依从一一信奉一一认同C.认同一一依从一一信奉D.认同一一信奉一一依从参考答案:A5 .将德育内容分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是根据()进行划分的。A.道德层次B.源泉C.性质D.道德关系范畴参考答案:D6.皮亚杰对道德认知的研究方法是OA.道德两难故事B.守恒实验C.沙盘游戏D.对偶故事法参考答案:D7 .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和老师的话就是好孩子。这是因为其道德发展处于0。A.权威阶段8 .公正阶段C.可逆性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参考答案:A8 .若有人为村里修了一条路,既有利于他自己走路,也有利于村民出行,那么这个行为属于哪个品德层次A.可贬层次B.可容层次C.可勉层次D.可褒层次参考答案:B9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广德育内容的()。答案:A.人与家庭B.人与自我C.人与社会D.人与自然参考答案:A10 .什么时候德育向道德教育回归。()A.清末B.1949年后C.文革后D.改革开放后参考答案:CH.德性具体的表现不包括如何处理O的关系A.人与人B.人与社会的关系C.人与自己D.人与环境参考答案:D12 .道德教育中的“知行合一”原则,强调的是.A、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B、道德情感与道德动机的协调C、道德意志与道德环境的适应D、道德示范与道德惩罚的结合参考答案:A13 .通过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点滴小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德发展,这种方法属于.A、道德渗透法13、道德陶冶法C、道德体验法D、道德实践法参考答案:B1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个体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OA.依从B.信奉C.理解D.认同参考答案:C15.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构成品德的四要素。()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认同D.道德行为参考答案:C16.道德的理解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在品质,另一类是O,行为规范与原则B.政治品质C.思想品质参考答案:A17.作为个人品德的外部重要表现形式和客观标志,是衡量一个人品德高下的重要标志的是()。答案: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参考答案:D1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OA.古代无德育之分,近代才出现“德育”的说法。B.我国出现“德育”一词是在民国期间。C.德国的康德在教育论中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育”“德育”“体育”,影响广泛。D.1949年后,德育被理解为道德教育。参考答案:A19.以下那个不属于德育手段A.人格榜样B.道德语言C.陶冶的事物D.奖励的物品参考答案:D20.衡量小学生品德的重要标志是()o答案:B.道德行为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参考答案:B21.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或者通过日常生活的引导来实施道德教育的方法是O。A.情境体验法B.移情训练法C.行为训练法D.实际锻炼法参考答案:D22.在科尔伯格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和水平论中,O阶段的儿童会得出“如果不告诉父亲哥哥品行不断的行为,父亲一旦发现,会生气,会打他的屁股J答案: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自我中心参考答案:A23 .道德教育中,通过引导学生对道德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其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推理能力,这种方法是.A、道德讨论法B、道德实践法C、道德讲授法D、道德陶冶法参考答案:A24 .在品德形成过程中,个体通过道德实践获得的道德经验和情感体验,经过反复强化和内化,最终形成的稳定的道德行为模式,称为.A、道德习惯B、道德情感C、道德信念D、道德认知参考答案:A25 .道德教育应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这体现了道德教育的.A、针对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实践性原则参考答案:A26 .个体在道德选择中,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做出决定,并采取相应行动,这体现了道德品质的.A、自觉性B、坚定性C、自制力D、果断性参考答案:D27 .品德发展规律不包括()。A.顺序性和阶段性28 稳定性和可变性C.先天性和遗传性D.不均衡性和差异性参考答案:C29 .提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是O答案:A.皮亚杰B.柯尔伯格C.冯特O.佩克参考答案:A30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重点是()A.道德知识的传授31 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C.道德信念的培育D.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参考答案:B32 ."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这句话出自()A.康德33 苏格拉底C.夸美纽斯D.杜威参考答案:A31.人们把教育者借以表达教育要求或意向、传授或呈现德育内容所以来的工具、载体称为()A.道德手段B.德育手段C.德育方法D.道德方法参考答案:B32 .反映着人们在道德活动中的各种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行为准则被称为()。A.道德认识B.道德观念C.道德信念D.道德准则参考答案:B33 .作为个人品德的重要外部表现形式和客观标志,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志是O.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参考答案:D34 .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前道德阶段在().0-5岁B. 6-8岁C. 8-10岁D.10-12岁参考答案:A35 .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所使用的德育语言。以下明卜种语言不是属于按照功能的分类OA.规范性用语B.评价性用语C.解释性用语D.简述性用语参考答案:D36 .下列不属于我国小学德行基本内容的是()A.爱国主义教育B.理想教育C.生命教育D.集体主义教育参考答案:C37 .在进行道德判断和决策前,将自己处在他人位置,40.道德三要素说包括OA.知、情、意B.知、情、信C.意、性、情D.知、情、行参考答案:D41.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前世俗水平在()A.0-9岁B. 9-15岁C. 10-16岁D. 15岁以后参考答案:A42.依据我国心理学界的有关研究,小学O年级是道德情感发展的转折期。A. 2B. 3C.4D.543.德性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如何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处理人与自己的关系B.如何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处理人与自己的关系;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C.如何处理人与自己的关系;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D.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参考答案:A4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体现了德育方法的()答案:A.说服法B.陶冶法C.榜样法0.锻炼法参考答案:C45.道德意志品质不包括().自觉性B.自制性C.坚持性D.选择性参考答案:D46.小学生的品德发展规律的特点没有()。答案:A.顺序性和阶段性B.稳定性和可变性C,均衡性和差异性D.规律性和突变性参考答案:D47.以下不属于德育的特点是?OA.有目的的B.有意识地C.具有偶然性D.有道德价值的参考答案:C48.品德结构及其构成要素的“三要素”说指的是OA.知,情,意、B.学校教诲C.自我评价D.别人评价参考答案:D52 .以下哪个不属道德的本质A.道德敏感性B.道德思维能力C.道德意志与行为能力D.道德的约束性参考答案:D53 .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是O。A.说服法B.道德故事讨论法C.价值澄清法D.角色扮演法参考答案:A54 .在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中的自律道德阶段,在行为责任判断上,儿童会依据O来判断对错。A.行为的结果B.权威人物制定的规则C.行为者的主观动机D.个人利益参考答案:C55 .学生知道上课应该准时,却因为冬天怕冷总是迟到,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其()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参考答案:C56 .作为道德人生的最高境界,道德主体对道德的认知,已经达到了所谓的“化境”,对自我与世界、绝对与相对、道德判断与决策等等的对立统一的认识都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发展阶段的是()。答案:A.无律阶段B.他律阶段C.自律阶段D.自由阶段参考答案:C57 .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就是德行的()。答案:A.手段B.方法C.途径D.内容参考答案:C58 .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中三水平是指()A.惩罚和服从的定向;习俗道德水平B.前习俗道德水平;后习俗道德水平C.习俗道德水平;前习俗道德水平D.后习俗道德水平;习俗道德水平;前习俗道德水平参考答案:D59.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O作用。答案:A.导向和动力B.关键C.基础D.物质基础D.阶段目标参考答案:D63 .关于小学生道德行为发展的总体趋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OA.随年龄增长,由依从权威或传统惯例而行动逐渐发展为诉诸良心或依从理性而行动。B.道德行为习惯水平总体偏低C.发展趋势:“W”型D.小学阶段,是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期。参考答案:C64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认识到惩罚的本质,认为应对于犯错误者采用O惩罚。A.回敬性B.强制性C.呈现性D.消退性参考答案:A65 .道德:以善恶评价为形式,依靠社会舆论和个体良心来调节人与其他存在物之间关系的()的总和。A.心理意识;原则规范B.原则规范;行为活动;自我约束C.行为活动:心理意识;原则规范D.自我约束参考答案:C66 .伦理性道德情感逐渐占据优势,而由道德形象引起的道德情感体验也不停地受到自我意识的自觉调控,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则逐渐淘汰。这是指的O.A.初中生B.高中生C.大学生D.小学生参考答案:B67 .个体在面对道德冲突时,能够坚持自己的道德原则,不随波逐流,这体现了道德品质的.A、自觉性B、坚定性C、果断性D、自制力参考答案:B68 .道德教育中,教师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学生,这种方法是.A、道德示范法B、道德讲授法C、道德讨论法D、道德陶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