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十四五学校发展规划(2021—2025).docx
-
资源ID:1585505
资源大小:27.33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学十四五学校发展规划(2021—2025).docx
XXXX中学十四五学校发展规划(20212025)前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科学发展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XXXX中学十四五年发展规划。以规划为统领,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达成对学校愿景的认同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第一部分背景分析一、学校概况及荣誉XXXX中学创建于1954年,占地236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过亿元。现有教学班82个,在校学生4290人,教职工413人。学校坚持以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创建普惠宁阳人民的优质高中,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学生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先进单位、省级规范化学校、省教学示范校、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级花园式单位、省校本研究先进单位、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课题牵头学校、省依法治校先进单位、省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空军飞行员优秀生源学校、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市中学生田径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等称号,年年被评为市课程与教学先进单位,连续被评为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以高质量的教育和良好的社会声誉赢得了全县人民的一致好评。二、学校发展优势(一)丰富厚重的文化传统一是恪守“诚真”校训,要求师生以诚立人,以真治学,以信致远,尊重本真,探求真知。二是坚持“尊重为先,育人为本,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的办学理念,通过启蒙学生生命,启迪师生智慧,让每一位学生绽放生命的光彩,让每一位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三是创新“学生管理德育第一、学生成长健康第一、教育教学研究第一、学校管理落实第一”治校方略,弘扬“勇争第一、追求卓越”的一中精神,在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等各类竞赛中将争第一作为自己的目标。四是提炼出“向善、向上、向新、求美、求优、求真”的文化精神和“大气稳重,荣辱不惊”文化传统,进一步提升了我校文化建设水平。(一)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学校发展,教师第一。学校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幸福导航、读书成长、科研强师、青蓝工程、名师工作室等多种途径整体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我校作为“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省级定点联系学校”牵头学校,主持省重大课题“构建'以校为本、研训一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的实践研究”,建构了相对完整的''校本培训线”、“校本教研线”、“校本研究线”和“教育教学评比线”,研发并创新实施了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和教研组专业发展过程性管理档案,获得山东省教育厅的高度评价,对教师”分层次管理差异性评价”成为XXXX中学校本管理的重要特征。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86人,现有正高级教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优秀教师5人,省特级教师3人,泰山功勋教师5人,泰山名师15人,市优秀教师28人,市县教学能手156人,每年均有10多项课题结题,每年发表省级以上论文50篇以上。(三)优质高效的课堂改革在大力贯彻县“三环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我校积极推进以“深度自学、深度讨论、深度展示、深度训练”为特征的“绿色生态课堂”改革,开展了“为学而教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通过六个环节:强化学案制作,促进学生深度自学;强化教案设计,促进学生深度讨论和展示;倡导合作学习,促进学生深度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质疑,促进学生深度展示;坚持讲练结合,促进学生深度训练;注重课后训练,巩固课堂成果,达到以深度自学促深度讨论,以深度讨论促深度展示,以深度展示促深度训练的目的,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给予学生自由学习的时空和自主学习的权利。近年来,多位教师获得省优质一等奖,20多位教师获得市级优质课奖励。(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三自”教育学校围绕“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这一育人理念,确立了培养学生的“三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发展)能力的德育目标,构建了培养学生“三自能力”的具体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体验活动:开展生涯教育,引导学生做好人生规划;实施“四种教育”即:以文明守纪为中心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三生”(生存、生活、生命)教育;搭建“六大平台”即:值日班长制、梯级系列主题班会、大型活动学生竞标承力、制、班级服务日、学生的学生会、学生社团活动;实行导师+辅导员制,促进了教师角色的变化。培养的学生因学业扎实、素质全面、适应能力强受到各高校的广泛赞誉,学校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院校结成友好学校,有两名同学获得省理科状元,有10名同学获得泰安市文理科第一名,有30多名同学升入北大清华。有13名同学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赛区一等奖,并有两位同学代表山东省参加了全国联赛;有3名同学获全国生物奥赛一等奖;两名同学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成果一等奖。洸河文学社社员参加全国创新作文大赛,有7名学生获一等奖,24名学生获二等奖,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学生文章100O余篇,获奖300多篇,先后培养出了安宁、邢汶、龙凯等多名成就斐然的作家。2017年自主招生人数位列全国中学500强第38名。(五)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实践课程学校实施了“走向自然”和“走进社会”的实践课程,分为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生活五大类。特别是用于优生培养的“六个一”个性化拓展课程:每年完成一百万字以上的阅读、完成一项高水平课题研究、每年参与一项志愿活动、每年参加一次国内外游学活动、每年选择一项感兴趣的体育(艺术)训练项目、每天一次练字,被推荐参加山东省优秀教育成果评比。近年来,学校开展“蟋蟀文化”“泰山文化”“孔子文化”和“汶河文化”等研究性学习课题228个;挂牌组建XXXX中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16处;成立了“XXXX中学学生社团联合会”,成立了棋社、辩论社、爱心社、志愿者服务队等精品社团16个;每年进行厂矿考察和社区服务,开展“70华里汶河环保之旅攻济打援指挥部红色之旅中小学科技活动基地科技之旅”远足体验;自1999年开始现已举办了21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三、学校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深厚的文化积淀没有得到深入挖掘和总结,文化传承相对薄弱。2 .软硬件配套设施不足。学校硬件建设,比之以前虽有改观,但是和周边其他同类学校比,硬件建设不足,配套设施不齐全,原有设施陈旧。3 .教师主动发展的自觉性不强,专业发展程度参差不齐,老教师安于现状,进取意识不强,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亟待提高。4 .学校课程建设在支持学生素质发展的系统性、科学性、个性化方面有待深入研究,课程开发水平偏低,课程体系有待于完善,研发层次需要进一步提高。5 .教育科研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过程管理以及成果推广、展示还不到位。6 .全员育人的意识有待强化,德育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细化,德育基地建设有待完善,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第二部分目标和任务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国育才的创校初心,坚持深化改革的发展路径,坚持全面发展的育人方向,切实提高办学水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学生管理德育第一、学生成长健康第一、教育教学研究第一、学校管理落实第一”的治校策略,走内涵发展之路,创办人民满意的高中教育。二、发展理念尊重为先,育人为本,让每一生命绽放光彩。三、发展目标(一)发展愿景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全面深入推进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改革,把管理做细,把教学做精,力争用五年时间,将XXXX中学建设成为体制机制新、创新意识强、改革动力足、发展可持续、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改革创新型齐鲁名校。(一)具体目标1.党建统领大力开展党史教育,发挥党建对学校工作的统领作用,以“三亮三引领”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强化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融合,打造学校党建品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行风校风建设,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对学校满意度达95%以上。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干部“三表率”“四进”“三比”活动,完善教职工考核方案,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五年内形成合理的年龄结构,骨干教师比例占教师总数的50%以上,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每年发表论文不少于50篇。教学质量每年确保一人或以上升入北大清华,升入G9学校人数每年递增10%o;三个年级优秀生、一本(特殊类招生)上线率、本科(一段线)上线率均力争全市前5名,五年后确保全市前3名;艺体质量每年确保重点体育项目县内第一名,市内前三名,艺术活动保持市县领先水平。课程建设通过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社会资源有效利用,结合地方特色、学校办学特色和文化特色,结合学生的成长历程和个性化发展需求,集思广益,为学生发展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学校课程,用五年时间在省内外形成较大影响。树立学校事事是课程、处处有课程、活动即课程的大课程观。课堂教学以生为本,建设新课堂,在因材施教、尊重差异、分层教学、学生主动学习、学生探究等方面加强实践,对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持续发展、高思维发展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形成较为成熟完善高效的新课堂模式。教育科研立足校本教研,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小课题和微课程研究,树立问题即课题、课题即课程、课程即行动、行动即研究、研究即成果、成果即成长的思想。立足提高教师素养的学术研究,鼓励学生参与教科研。学生成长以核心素养和德育课程一体化为指导,按照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联系、课内外深度融合的要求,用五年的时间建构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德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服务保障加快教学现代化建设步伐,用五年时间对校园进行改造,更新设施设备;改造扩建学校礼堂,满足学校课程开设需要。深化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完善智慧校园建设。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更加规范,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师生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形成以“诚真”为核心价值的校园文化体系,文化的育人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将绿色学校的创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培养青少年学生绿色发展的责任感,提高爱绿护绿的行动力,养成健康向上的绿色生活方式。开展家校互育,带动家庭和社会养成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环境建设建设绿色环保校园。优化校园内布局规划,实现校园环境整洁、优美、清静;建立健全校园节能、节水、垃圾分类等绿色管理制度,积极采用节能、节水、环保、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产品,鼓励利用先进信息科技技术;建设智慧化校园,持续提升校园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学校管理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委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教代会的民主参与作用,构建法治化、科学化、民主化、信息化以及符合学校、教师、学生自主发展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争取在五年内形成具有特色的科学的高效的管理架构。第三部分工作策略一、教学质量提升工程1 .完善教学制度,创新教学评价体系完善XXXX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xxxx中学学生作业布置和批改制度XXXX中学考试管理制度等制度,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批改、考试等教学常规评价,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学实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完善XXXX中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借助数字化平台,把教师的常规工作、教学业绩、业务培训、校本教研、工作承担、学生满意度等项目公示并量化赋分,初步形成数字化的教师评价体系。2 .深化课程设置,完善课程结构结合新高考方案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探索在新高考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改革,构建符合新高考、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梳理学校现有国家课程设置,做好基于学校实际的国家课程整合,各学科制定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推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把学校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