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标高控制措施.docx
主体结构标高控制措施主体混凝土施工阶段要对标高和轴线的控制线进行复核。每层楼面应根据楼面控制点,弹出轴线,每层楼面应测一次水平,并据此进行上层楼面施工,严格控制上层混凝土楼面的标高。主体施工阶段,为控制好主体结构垂直度,六层及以上建筑,结构工程至多每隔三层应用经纬仪或垂准仪,从底层控制点通过预留孔向上投测出楼面控制点,不得采用逐层吊线方法,以免产生垂直度累积误差.楼面控制点的最大间距不得大于30m,控制点连成的矩形应闭合.1、工程施工到一层结构时,应及时将水准基点引测到一层结构柱或墙体上,作为建筑物±0.000以上标高传递的基准点,每栋房屋应有三处标高基准点,标高基准点一般设在首层+1.Om标高处.2、楼地面水平结构构件施工完成后,在柱、墙上抄出水平控制线,以控制住宅工程的建筑标高。3、房屋标高的竖向传递时,应分别从三处首层标高基准点分别向上引测到施工楼面,当三个点的标高差值小于3InnI时,可取其平均值为施工楼面标高控制点;否则应重新引测。4、砌体施工时,必须根据楼面标高控制点精确设置皮数杆控制标高,砌筑前每层楼面应用水平仪测一次水平,第一皮砖或砌块下存在高差时,应用干硬性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5、模板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及楼面标高控制点控制模板标高。现浇板底模上表面标高允许偏差不得大于±5廊.6、钢筋绑吉困,应根据楼面标高控制点,控制主次梁交接处、梁柱交接处梁板钢筋的顶标高,防止因绑扎后的钢筋顶标高偏差过大,而使混凝土标高产生较大的偏差。7、浇筑混凝土前,应根据楼面标高控制点,在柱、剪力墙钢筋上抄设,昆凝土标高控制点,混凝土浇筑时根据混凝土标高控制点拉线检查混凝土的平整度,用水平刮杠刮平,然后表面用木抹子搓平.混凝土表面标高允许偏差不得大于±10n三8、有防水要求的楼面、阳台与室内其它房间楼面标高有高差处,现浇楼板面层钢筋应分离式配置J昆凝土浇筑前高/氐差处应可靠支设模板,以保证高差处楼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9、结构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根据楼面标高控制点在已施工完成的砌体、柱或剪力墙上引测出1.Om标高控制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