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甘蓝栽培技术.ppt

    • 资源ID:153316       资源大小:12.06M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甘蓝栽培技术.ppt

    甘蓝栽培技术主要内容一. 结球甘蓝的基本特征特性 二.无公害栽培技术 三. 无公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结球甘蓝是十字花科芸苔属的甘蓝变种,简称甘蓝,又叫莲花白、包心菜、包包菜等。它营养丰富,尤其维生素C含量很高,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的需要,反季节蔬菜生产技术的普及,复种指数的提高,我县蔬菜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尤其结球甘蓝不但扩大了栽培面积,而且栽培品种也不断增多,周年均可生产和供应。一. 结球甘蓝的基本特征特性 结球甘蓝为两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分布较浅但发达,叶色深绿,叶型叠抱,叶片光滑肥厚,上有腊粉,喜温和冷凉气候,耐热耐寒性强,生长适温1525,发芽适温1820,结球期适温1520。甘蓝要求比较湿润的栽培环境,土壤湿度70%80%。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以中性和微酸性土壤较好。二.无公害栽培技术 (一)地块选择 应选择周围没有污染源、地势高燥平坦、土质肥沃、富含有机质,排灌良好的地块作为生产用地。(二)品种选择 应选择优质、高产、抗病虫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结球甘蓝品种。如夏秋甘蓝的大部分生育期处于夏秋高温高湿季节,极有利于病虫滋生蔓延,所以需选择一些抗病性强、耐热、高产品种。如:夏王甘蓝、夏甘58、早夏16、秋丰、铁头4号、冠军甘蓝;冬春甘蓝需选择高效、抗寒、耐抽薹的优良品种。如:鲁甘蓝2号、中甘15号、京丰1号、新京丰、绿冠、庆丰、绿球等。 (三)播种育苗 选择地势高、通风好、排灌方便、质地疏松肥沃、前作非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作苗床。播前细致整地,施足底肥,每666.7平方米地施腐熟农家肥3000kg,土肥融合后作畦播种,每666.7平方米地播种80g左右。播种后用0.51.0cm细粪土盖种,并用稻草覆盖畦面,然后浇透水。出苗后揭去覆盖物,拔出密苗、弱苗、杂草,并结合苗情追施苗肥,育苗30天达到56叶时即可移栽定植。(四)大田移栽管理 1. 整地定植 精细整地,重视有机肥的施用,按照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kg,复合肥30kg,然后作畦,畦带沟宽2m,畦面宽1.7 cm,沟宽、深均为30cm,整平畦面定植,株行距:35cm35cm,每亩定植4765株左右。 2. 合理浇水,薄肥勤追 结球甘蓝生长期间对肥水要求较高,除施足基肥外,还应注意追肥,特别是在定植活棵至莲座期,要勤浇肥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定植后浇缓苗水,待67天苗成活后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kg,以后适当控水蹲苗,进入莲座期后结合浇水每6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5kg+复合肥20kg,结球初期再重追一次球肥,每亩追施尿素20kg+复合肥20kg+钾肥5kg。 3. 中耕除草 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松土,增加土壤的通透性,防治土壤板结,利于植株吸收养分,促进根系发育。一般中耕除草2次,移栽成活后进行浅中耕除草1次,结球初期再松土除草1次。 4. 适时采收 结球甘蓝的采收期不很严格,为争取早上市,一般在叶球八成紧、外层叶发亮时即可陆续上市供应,如采收太早,叶球不充实,产量低,采收偏晚,裂球较多。 三. 无公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甘蓝病虫害防治是无公害生产的关键,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首先通过采取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苗,加强栽培管理,科学施肥用水,改善和优化菜田生态系统,创造一个有利于结球甘蓝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其次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最大幅度的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将结球甘蓝的有害生物的为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以达到安全、优质的生产无公害结球甘蓝的目的。(一) 虫害防治: 结球甘蓝的虫害主要有小菜蛾、蚜虫、菜青虫、夜蛾科害虫、小地老虎等。其中小菜蛾、蚜虫、菜青虫全年发生危害甘蓝。这些害虫的特点是:繁殖率高、世代短、抗药性极强。 1. 物理防治 1.1 设置性诱剂(化学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小菜蛾 此方法具有高效、无毒不伤害益虫、不污染环境等优点。粘胶型和水盆型诱捕器是最经济实惠的诱捕器。待苗移栽大田一周后把诱芯以“S”型嵌入诱芯架的凹槽内或挂在离水面1 0cm20cm左右,每46周需更换一次诱芯。若使用水盆型诱捕器时,要及时加水,以维持一定的水面高度。1.2 设置黄板诱杀蚜虫 用10cm20cm的黄板,按照3040块/亩的密度挂在田间,高出植株顶部诱杀蚜虫,一般710天重涂一次机油。 1.3 利用黑光灯诱杀害虫 利用害虫对光的趋性,使用黑光灯进行诱杀成虫,灯下配以收虫网。此方法对天敌的杀伤力小,且成本低、投资小,使用简单安全,操作方便,利于生态平衡。 2.药剂防治 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对于个别虫口密度过大的田块,选用生产无公害蔬菜的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苏云金杆菌(Bt)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2500倍液喷雾。以上药剂要轮换交替使用。个别田块如有小地老虎,可用毒饵诱杀。 (二) 病害防治: 甘蓝的主要病害有黑斑病、黑腐病、霜霉病、菌核病、软腐病等。 1. 黑斑病为真菌病害 主为害叶片、叶柄等部位。病斑较大,圆形或纵条状(在茎和叶柄上),褐色,有或无明显轮纹。潮湿时表面密生黑色霉状物,是夏季结球甘蓝较为严重的多发病,在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710天喷一次,连防23次。 2. 黑腐病为细菌性病害 多发生于叶片的叶缘部位。病斑黄褐色呈V字型,边缘淡黄色。严重时,叶缘多处受害,以至全株枯死。高温高湿发病严重。在发病初期用14%络氨铜水剂600倍液,或72%的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10天喷一次,交替连防23次。 3. 霜霉病 是结球甘蓝全年均发生的病害可用80%代森锌600倍液喷雾预防病害发生。发现中心病株后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500800倍液喷雾。710天喷一次,连防23次。 4. 菌核病 主要发生在结球甘蓝的育苗期,在发病初期用40%菌核净15002000倍液,或50%腐霉利10001200倍液喷雾。710天喷一次,连防23次。 5. 软腐病 用72%的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在发病初期开始用药,间隔710天,连防23次。 (三)生理性病害防治 生理性病害在甘蓝的生产中最常出现,是一种营养失调的病害,也叫“叶烧边”,即叶球内叶子叶缘腐烂、褐变而卷缩枯死,呈烧边状,产生这种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植株缺钙,氮肥使用过多,气候干旱、浇水不及时,土壤溶液浓度过高阻止了植株对钙的吸收。 防治措施有:一是选用优良抗病品种。二是增使有机肥,N、P、K肥合理使用。三是保持土壤湿度,适当使用含活性钙的复合肥料。

    注意事项

    本文(甘蓝栽培技术.ppt)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