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超缓凝混凝土的配制设计与应用探讨.docx

    • 资源ID:1521506       资源大小:79.24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超缓凝混凝土的配制设计与应用探讨.docx

    就初凝时间来看,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混凝土初凝时间一般在Ioh以内,为满足咬合桩施工需求,需对超缓凝混凝土进行配制,其初凝时间在72h以上。在明确工程概况之后,本文提出超馈凝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思路,确定试验用原材料,并对配合比设计试险进行探究,确定缓凝剂具体用量,探寻原材料与混凝上质量控制的有效方.式,并通过工程实践中应用情况进行验证,旨在令超缓凝混凝土各项指标达到施工标准与要求,仅供相关人员参考。咬合桩施工对于超级凝混凝土存在特殊化要求,纵观咬介桩施工现状可以发现,后施工桩成孔过程中,需要将其两侧相邻先施工桩的桩身混凝十.进行部分切例,以促进桩咬合,进而有效止水。该施工方式下对于桩身混凝土凝结时间提出较高要求,为促进咬合桩施工的顺利进行,对超缓凝混凝土配制与应用进行探究,具有定现实意义。01工程概况及配合比设计思路本文以某医院改扩建工程为例,该工程中主要包括堰坑支护与土石方工程施工,钻孔咬合桩施工则主要应用于基坑支护施工中,该工程需要在白天进行,并且超缓凝桩的切割次数达到两次,受到成孔、机械等多项因素的影响.需要对初凝时间进行科学延长在本次工程施工中,要求超缓凝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72h以上,并能够满足C20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性能与强度,在84h抗压强度需在3MPa以内。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要对C20水下灌注混凝土形成个正确的认知,从其基准配合比入手,通过缓凝剂增加的方式来时凝结时间进行延长,从而达到超缓凝的标准。02试验用原材料与配合比设计试验为确保超缓凝混凝土配制试验得以顺利进行,要科学选择试验用原材料,保证其质珏与性能可靠“水泥主要选用p0425型普通硅酸盐水泥,其2弘抗压强度不低于48MPao所选用的掺合料为I1.级粉煤灰,除此之外还包含S95级的矿粉。试验所选用的砂主要为河砂,能够满足建筑施工要求,其来源为珠江入海口,就颗粒缎配情况来看,其级配优良且稳定,以水进行清晰后,能够达到洁净状态。试验用砂的细度模数为2.8,含泥属为0.4%,其中氯离子含量为0.(X)2%.就石子选用情况来看,主要选用碎石,碎石规格在5nnn以上,但不超出25mm,针片状碎石含量为4%,其含泥量为0.2%«试验所选用的减水剂的性能较高,为聚竣酸减水剂,通过多种原材料的协调应用,来为试验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在明确超级凝混凝土设计具体指标的基础上,明确配合比设计试险的具体目标,C20水下桩灌注要求来对超缓凝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控制,令其保持优良的和易性,并在出机状态卜.令混凝土坍落度在20022Omm之间,混凝土实际扩展度不可低于450mmo以C25来对混凝土强度进行评定,令超辍暖混凝土28d的强度达到合格标准,若混凝土性历为水下混凝十.,则需令其等级有所提升.为更好的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令其在72h以上,并令抗压强度达到相关标准,需要科学选择水泥品类,确保其初终凝时间都长于一般水泥。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要将结合超缓凝混凝土实际性能来控制掺合料的具体用量,尤其是要精准控制粉煤灰用量,并将缓凝剂适质掺入其中.实际试验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需求科学选择混凝土缓凝时间的延长方.法,以达到良好的试验效果,确保混凝土凝结时间得到明显延长。以C25水下混凝土配制经验为依据,对普通C20水下混凝土配合比相关参数加以确定,并开展初步试验C20水下桩混凝土基准配合比如表1所示,其中各项数据以kgm3为单位。表IC20水卜枇混凝土基准配合比通过试验研究可以发现,在此种配合比下,混凝土出机时能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与扩展度也能够达到相关标准,检测其2川抗压强度可以发现,所得数据也能够满足设计与施工的指标要求。03超暖凝减水剂中缓凝剂用量确定就该工程项目建设的现实情况来看,超暖凝混凝土桩主要应用于地下,实际距离在1.m35m之间,超缓凝混凝十.桩周围为泥土“依据地质勘查资料出发,对超缓凝混凝土桩的环境进行分析,符其与标准养护室环境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二者存在相似性。因此在实际试验过程中,可将超缓凝混凝土试件置于标准养护室中,对试件进行仔细观察,全面把握不同时间下试件表面酸化程度。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在超缓凝混凝土配制过程中,耍高度重视混凝土凝结时间与后期强度恢夏蝌长这两项问题,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发挥缓凝剂的应用价值,通过产量控制增加来促进水泥水化反应延长,这是令混凝土凝结时间得以有效延长的种有效方式。一般情况下,减水剂中包含缓凝剂,因此在全面把握混凝土生产整体情况的基础上,科学控制缓凝剂与减水剂产量,并通过分别掺入的方式来将二者掺入到混凝上中,以满足试配要求,待试配陈宫后,依照标准掺入比例进行生产,确保超缓凝减水剂生产得以规范化进行。混凝土试配及生产过程中,馈凝剂产量的确定需找准基准,这就需要发挥水泥的应用价值,令水泥的水化反应得到明显的延缓,试险过程中缓凝剂材料类型多样,以糖类效果最佳。通过对以往试配成功并应用于工程中的超缓凝C25水下混凝土进行研究,能够获得缓凝剂掺量相关数据,并依据以往试配经验,开展缓凝剂掺量试验.并令试脸范闹扩大化在不同级凝剂掺量下,混凝土试验数据结果也存在明显不同。通过试验研究可以发现,缓凝剂掺量为0.28%时,混凝土2aI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据此可对混凝土配合比加以明确,并科学控制超缓凝混凝土配制过程中缓凝剂实际掺量,确定其最佳比例,以确保超缓凝混凝土配制达到良好的效果。生.产厂家依照超缓凝减水剂配方进行生产,并经过试摔验证后方将其投入使用,发现基F现用原材料进行试拌的混凝土在各项指标方面能够达到要求.04原材料质/控制在超缓凝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原材料是一项关键因素,其质量直接关系着超缓凝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是否得以延长,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原材料顺量控制。就水泥来看,在超缓凝混凝土配制过程中,需科学选择水泥品种及规格等,一旦确定后不可在配制过程中进行随意更换,否则会严重:影响超缓凝混凝上的配制效果。在选定水泥之后,要对不同批次水泥进行严格监测,来对其初凝时间与终凝时间加以精准确定。若在实际配制过程中所选用的水泥批次不同,必须要在正式配制之前做好试拌险证工作,确保其满足混凝土抗压强度耍求,坚决不允许将未达标的水泥应用于超缓凝混凝土生产中.必要情况下对缓凝剂掺量加以合理调推,若条件允许可应用水泥辟开展相关操作,以确保水泥质量满足超缓凝混凝土配制要求。在减水剂母液方面,要确保其厂家、型号与批次相同,以免对超缓凝混凝土实际配制效果产生影响“在缓凝剂方面,同样要做好厂家、型号与批次控制,为满足超缓凝混凝土配制需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一次性采购所需缓凝剂,此种方式卜.可令缓凝剂效果一致化,对于生产控制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待进货后及生产前对缓凝剂进行试拌验证,以便加强生产质量控制。05混凝十.质量控制在超缓凝混凝土配制过程中,若想要达到理想的质量控制效果,必须要科学应用超缓凝减水剂,并优化控制生产过程,保证减水剂使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确保满足超辍履混凝土配制需求,而坚决不可随意将其应用于其他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为确保超缓凝混凝土配制的规范化,要安排专门人员负货配合比输入的精准度核准工作,确保数据信息精准可靠,为超缓凝减水剂的使用价值发挥提供优良条件。在生产过程中,需科学安排试件,以便随时观察超缓凝混凝土的生产效果。一般情况下,每根超缓凝混凝土桩预留三组试件,分别满足混凝土终凝时间观察、抗压强度观察等方面需求。超缓凝混凝十.试件状态的监测,需要安排专门人员定时进行观察和监测,时间间隔一般为3h,以试件表面为主要观察点,全面把握其硬化程度,若72h之内已达到硬化,则需适当控制总股源材料中水泥比例,或拧对超级凝减水剂产Si进行适度增加,但不可影响混凝土实际工作性能,并且确保超缓凝混凝十.强度可靠,通过此种方式来对混凝土初凝时间加以合理化延长,也可对超缓凝减水剂进行适度加工,添加缓凝剂实际用量,以促进其使用功能的发挥。当观察试件表面发现84h抗压强度在3MPa以上时,同样需要采取上述措施来进行处理,以确保超爆凝混凝土配制达到理想的效果。若情况比较特殊,需积极与施工单位协调配合,调整切割时间,从而将配制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超缓凝混凝土运送与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各项操作的规范性和可靠性,数据信息录入必须精准且真实,运送不可出现错误,车辆标识牌需进行仔细核对,并规范挂示。在施工现场对超绫凝混凝土进行卸敕之前,必须要将桩号与送货单进行对应,耍准确区分普通装与超缓凝桩,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确认。06超援凝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怙况在该工程项目中,超缓凝混凝土的实际应用量在9000立方以上,超缓欷C20水下混凝土灌注桩的应用数量共计280根。通过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不同龄期强度下的混凝土均能够满足工程设计与施工要求,生产、运输以及施工各环节的控制都比较严格,施工质量可靠,整个工程项目效益得以维护。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为确保超缓凝混凝土达到良好的配制效果,要进行科学试配,对缓凝剂产量加以合理控制,并对生产流程进行密切拨踪,全面把握混凝土状态,对其终凝时间及抗压强度进行一个整体化的把握.若在实际配制过程中发现异常问题,必须及时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调整,必要情况下可对减水剂配方进行优化调整,以确保超缓凝混凝土在性能上能够达到工程建设标准和要求,以便加强施工侦量控制。超缓凝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工程应用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屣以及地下空间的利用,建筑工程对超缓凝混凝土的需求与日俱增。超缓凝混凝土是一种具有特殊缓凝性能的混凝土,其凝结时间很长,甚至能达到72h以上,同时在定时间内保持良好工作性,而混;疑土在凝结硬化后,仍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这种缓凝性能使超缓凝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好,易于施工,并且能够在一定葩围内调整凝固时间,施工效率高。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超缓凝混凝土一般用于新型交通类的混凝土工程,能有效解决工程特殊部位的工序衔接问题。目前,超缓凝混凝土的关键制备工序在于外加剂的使用,普通混凝土缓凝剂如简荀煎酸钠、蔗糖等,一般只能延长凝结时间几个小时到十几个小时;如果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中超掺混凝土缓凝剂,虽然能延长混凝上凝结时间,但会导致混凝土出现骨科沉降分层。另外,由于缓凝剂的超掺会引起混凝土泌水自由水流失,导致混凝土内部水分分布不均,影响表U混凝土总至整体部位达不到应有的强度与耐久性,造成质母隐患。因此,配制超缓凝混凝上的关键在于超缓凝减水剂的选取与应用,同时保证混凝土具备合理的耐久性与强度。木文从实际工程技术要求出发,利用市地区常用原材料和苏博特超级;疑诚水剂,配制出凝结时间、流动性和强度均满足施工要求的超缓凝混凝h,为日后超缓凝混凝十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建议.I工程概况由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地铁17号线03标,抗拔桩为C35钢管柱超缓;疑混凝土,其中,钢管柱总1630t,如图1所示。工序要求浇筑抗拔桩混凝土24h后,将钢管柱插入混凝土表面以下3m深的位置。在抗拔桩混凝土浇筑24h后,能否顺利插入钢管柱是此节点成功的关键点。如果抗拔桩混凝土提前凝固,则钢管柱无法插入混凝土与抗拔枇给合成整体,将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施工单位要求混凝土必须满足以下技术要求:初凝时间36h:坍落度1.80-220m11u混凝土浇筑24h后,依靠自身重力仍具备流动性:7d强度V17.5MPa.28d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水股比不大于0.45,水泥用量不小于3kgm3.2试验方案通过对比不同缓凝剂的实际缓凝指标,确定本工程用缓凝剂.利用地区常用的原材料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测试混凝土的水胶比、砂率、掺合料等因素对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凝结时间、施工性、强度等的影响,确定合适的配合比参数。再根据配合比参数,综合确定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原材料、施工配合比、生产质量控制方法.最后,根据配制混凝土的技术指标,确定质量控制耍点,制备出符合施工要求的超缓凝混凝土。3配合比设计3.1 试验材料选取3.1.1 超缓凝减水剂的确定超级凝减水剂的作用原理主

    注意事项

    本文(超缓凝混凝土的配制设计与应用探讨.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