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锂电池原理、配方和工艺流程及锂电池制作过程.docx

    • 资源ID:1520952       资源大小:92.08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锂电池原理、配方和工艺流程及锂电池制作过程.docx

    锂电池原理、配方和工艺流程及锂电池制作过程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1.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来工作。随着新能源汽车等下游产业不断发展,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本文以钻酸锂为例,全面讲解锂离子电池的的原理、配方和工艺流程,锂电池的性能与测试、生产注意事项和设计原则。一,锂离子电池的原理、配方和工艺流程;一、工作原理1、正极构造1.iCOo2+导电齐h粘合剂(PVDF)+集流体(铝箔)2、负极构造石墨+导电剂+增稠剂(CMC)+粘结剂(SBR)+集流体(铜箔)Current3、工作原理3.1 充电过程一个电源给电池充电,此时正极上的电子e从通过外部电路跑到负极上,正锂离子1.i*从正极“跳进”电解液里,“爬过”隔膜上弯弯曲曲的小洞,“游泳”到达负极,与早就跑过来的电子结合在一起。ChargeDischargeE1.ectro1.yteCato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1.iCoO2>1.ivxCoO2+X1.r+xe(电子)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6c+Xd+Xe->1.ixC63.2 电池放电过程放电有恒流放电和恒阻放电,恒流放电其实是在外电路加一个可以随电压变化而变化的可变电阻,恒阻放电的实质都是在电池正负极加一个电阻让电子通过。由此可知,只要负极上的电子不能从负极跑到正极,电池就不会放电。电子和1.i+都是同时行动的,方向相同但路不同,放电时,电子从负极经过电子导体跑到正极,锂离子1.i+从负极“跳进”电解液里,“爬过”隔膜上弯弯曲曲的小洞,“游泳”到达正极,与早就跑过来的电子结合在一起。33充放电特性电芯正极采用1.iCoO2、1.iNiO2、1.iMn202,其中1.iCOo2本是一种层结构很稳定的晶型,但当从1.iCoo2拿走X个1.i离子后,其结构可能发生变化,但是否发生变化取决于X的大小。通过研究发现当x>05时,1.i1.rCo02的结构表现为极其不稳定,会发生晶型瘫塌,其外部表现为电芯的压倒终结。所以电芯在使用过程中应通过限制充电电压来控制1.i1.-Co02中的X值,一般充电电压不大于4.2V那么X小于0.5,这时1.i1.-Co02的晶型仍是稳定的。负极C6其本身有自己的特点,当第一次化成后,正极1.iCOo2中的1.i被充到负极C6中,当放电时1.i回到正极1.iCO中,但化成之后必须有一部分1.i留在负极Ce中心,以保证下次充放电1.i的正常嵌入,否则电芯的压倒很短,为了保证有一部分1.i留在负极Cs中,一般通过限制放电下限电压来实现:安全充电上限电压W4.2V,放电下限电压2.5Vo记忆效应的原理是结晶化,在锂电池中几乎不会产生这种反应。但是,锂离子电池在多次充放后容量仍然会下降,其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主要是正负极材料本身的变化,从分子层面来看,正负极上容纳锂离子的空穴结构会逐渐塌陷、堵塞;从化学角度来看,是正负极材料活性钝化,出现副反应生成稳定的其他化合物。物理上还会出现正极材料逐渐剥落等情况,总之最终降低了电池中可以自由在充放电过程中移动的锂离子数目。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将对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造成永久的损坏,从分子层面看,可以直观的理解,过度放电将导致负极碳过度释出锂离子而使得其片层结构出现塌陷,过度充电将把太多的锂离子硬塞进负极碳结构里去,而使得其中一些锂离子再也无法释放出来。不适合的温度将引发锂离子电池内部其他化学反应生成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化合物,所以在不少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极之间设有保护性的温控隔膜或电解质添加剂。在电池升温到一定的情况下,复合膜膜孔闭合或电解质变性,电池内阻增大直到断路,电池不再升温,确保电池充电温度正常。二、锂电池的配方与工艺流程1 .正负极配方1.1 正极配方:1.iCoO2+导电剂+粘合剂+集流体(铝箔)1.iCOO2(10m):96.0%导电剂(CarbonECP)2.0%粘合齐IJ(PVDF761)2.O%NMP(增加粘结性):固体物质的重量比为8:15a)正极粘度控制6000cps(温度25);b)NMP重量须适当调节,达到粘度要求为宜;C)特别注意温度、湿度对黏度的影响正极活性物质:钻酸锂:正极活性物质,锂离子源,为电池提高锂源。非极性物质,不规则形状,粒径D50一般为6-8m,含水量0.2%,通常为碱性,PH值为10-11左右。锦酸锂:非极性物质,不规则形状,粒径D50一般为5-711m,含水量W0.2%,通常为弱碱性,PH值为8左右。导电剂:链状物,含水量1%,粒径一般为1-5Um。通常使用导电性优异的超导碳黑,如科琴炭黑CarbonECP和ECP600JD,其作用:提高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补偿正极活性物质的电子导电性;提高正极片的电解液的吸液量,增加反应界面,减少极化。PVDF粘合剂:非极性物质,链状物,分子量从300,OOO到3,000,OOO不等;吸水后分子量下降,粘性变差。用于将钻酸锂、导电剂和铝箔或铝网粘合在一起。常用的品牌如Kynar761。NMP:弱极性液体,用来溶解/溶胀PVDF,同时用来稀释浆料。集流体(正极引线):由铝箔或铝带制成。1.2负极配方:石墨+导电剂+增稠剂(CMC)+粘结剂(SBR)+集流体(铜箔)负极材料(石墨):94.5%导电剂(CarbonECP):1.0%(科琴超导碳黑)粘结剂(SBR):2.25%(SBR=丁苯橡胶胶乳)增稠剂(CMC):2. 25%(CMC=皎甲基纤维素钠)水:固体物质的重量比为1600:1417.5a)负极黏度控制5000-6000cps(温度25转子3)b)水重量需要适当调节,达到黏度要求为宜;C)特别注意温度湿度对黏度的影响2、正负混料石墨:负极活性物质,构成负极反应的主要物质;主要分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两大类。非极性物质,易被非极性物质污染,易在非极性物质中分散;不易吸水,也不易在水中分散。被污染的石墨,在水中分散后,容易重新团聚。一般粒径D50为20Rn1.左右。颗粒形状多样且多不规则,主要有球形、片状、纤维状等。导电剂:其作用为:a)提高负极片的导电性,补偿负极活性物质的电子导电性。b)提高反应深度及利用率。C)防止枝晶的产生。d)利用导电材料的吸液能力,提高反应界面,减少极化。(可根据石墨粒度分布选择加或不加)。添加剂:降低不可逆反应,提高粘附力,提高浆料黏度,防止浆料沉淀。增稠剂/防沉淀剂(CMC):高分子化合物,易溶于水和极性溶剂。异丙醇:弱极性物质,加入后可减小粘合剂溶液的极性,提高石墨和粘合剂溶液的相容性;具有强烈的消泡作用;易催化粘合剂网状交链,提高粘结强度。乙醇:弱极性物质,加入后可减小粘合剂溶液的极性,提高石墨和粘合剂溶液的相容性;具有强烈的消泡作用;易催化粘合剂线性交链,提高粘结强度(异丙醇和乙醇的作用从本质上讲是一样的,大批量生产时可考虑成本因素然后选择添加哪种)。水性粘合剂(SBR):将石墨、导电剂、添加剂和铜箔或铜网粘合在一起。小分子线性链状乳液,极易溶于水和极性溶剂。去离子水(或蒸储水):稀释剂,酌量添加,改变浆料的流动性。负极引线:由铜箔或银带制成。2.1 正极混料:2.1.1原料的预处理1)钻酸锂:脱水。一般用120oC常压烘烤2小时左右。2)导电剂:脱水。一般用200。C常压烘烤2小时左右。3)粘合剂:脱水。一般用120-140oC常压烘烤2小时左右,烘烤温度视分子量的大小决定。4)NMP:脱水。使用干燥分子筛脱水或采用特殊取料设施,直接使用。2.1.2物料球磨:1)4小时结束,过筛分离出球磨;2)将1.iCoO2和CarbonECP倒入料桶,同时加入磨球(干料:磨球=1:1),在滚瓶及上进行球磨,转速控制在60rmp以上2.1.3原料的掺和:1)粘合剂的溶解(按标准浓度)及热处理。2)钻酸锂和导电剂球磨:使粉料初步混合,钻酸锂和导电剂粘合在一起,提高团聚作用和的导电性。配成浆料后不会单独分布于粘合剂中,球磨时间一般为2h左右;为避免混入杂质,通常使用玛瑙球作为球磨介子。2.1.4干粉的分散、浸湿:原理:固体粉末放置在空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吸附部分空气在固体的表面上,液体粘合剂加入后,液体与气体开始争夺固体表面;如果固体与气体吸附力比与液体的吸附力强,液体不能浸湿固体;如果固体与液体吸附力比与气体的吸附力强,液体可以浸湿固体,将气体挤出。当润湿角W90°,固体浸湿。当润湿角90。,固体不浸湿。正极材料中的所有组员都能被粘合剂溶液浸湿,所以正极粉料分散相对容易。分散方法对分散的影响:1)静置法(时间长,效果差,但不损伤材料的原有结构);2)搅拌法:自转或自转加公转(时间短,效果佳,但有可能损伤个别材料的自身结构)。搅拌桨对分散速度的影响:搅拌桨大致包括蛇形、蝶形、球形、桨形、齿轮形等。一般蛇形、蝶形、桨型搅拌桨用来对付分散难度大的材料或配料的初始阶段;球形、齿轮形用于分散难度较低的状态,效果佳。搅拌速度对分散速度的影响。一般说来搅拌速度越高,分散速度越快,但对材料自身结构和对设备的损伤就越大。浓度对分散速度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浆料浓度越小,分散速度越快,但太稀将导致材料的浪费和浆料沉淀的加重。浓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浓度越大,柔制强度越大,粘接强度越大;浓度越低,粘接强度越小。真空度对分散速度的影响。高真空度有利于材料缝隙和表面的气体排出,降低液体吸附难度;材料在完全失重或重力减小的情况下分散均匀的难度将大大降低。温度对分散速度的影响。适宜的温度下,浆料流动性好、易分散。太热浆料容易结皮,太冷浆料的流动性将大打折扣。稀释:将浆料调整为合适的浓度,便于涂布。2.1.5操作步骤a)将NMP倒入动力混合机(1001.)至80°C,称取PVDF加入其中,开机;参数设置:转速25±2rmin,搅拌115T25min;b)接通冷却系统,将已经磨号的正极干料平均分四次加入,每次间隔28-32min,第三次加料视材料需要添加NMP,第四次加料后加入NMP;动力混合机参数设置:转速为20土2rminC)第四次加料30±2min后进行高速搅拌,时间为480±1.Omin;动力混合机参数设置:公转为30±2rmin,自转为25±2rmin;d)真空混合:将动力混合机接上真空,保持真空度为-0.09Mpa,搅拌30±2mi11;动力混合机参数设置:公转为10±2min,自转为8±2rmine)取250-30Om1.浆料,使用黏度计测量黏度;测试条件:转子号5,转速12或30rpm,温度范围25°C;f)将正极料从动力混合机中取出进行胶体磨、过筛,同时在不锈钢盆上贴上标识,与拉浆设备操作员交接后可流入拉浆作业工序。2.1.6注意事项a)完成,清理机器设备及工作环境;b)操作机器时,需注意安全,避免砸伤头部。2.2负极混料2.2.1原料的预处理:D石墨:A、混合,使原料均匀化,提高一致性。B、300400oC常压烘烤,除去表面油性物质,提高与水性粘合剂的相容能力,修圆石墨表面棱角(有些材料为保持表面特性,不允许烘烤,否则效能降低)。2)水性粘合剂:适当稀释,提高分散能力。2.2.2掺和、浸湿和分散:1)石墨与粘合剂溶液极性不同,不易分散。2)可先用醇水溶液将石墨初步润湿,再与粘合剂溶液混合。3)应适当降低搅拌浓度,提高分散性。4)分散过程为减少极性物与非极性物距离,提高势能或表面能,所以为吸热反应,搅拌时总体温度有所下降。如条件允许应该适当升高搅拌温度,使吸热变得容易,同时提高流动性,降低分散难度。5)搅拌过程如加入真空脱气过程,排除气体,促进固-液吸附,效果更佳。6)分散原理、分散方法同正极配料中的相关内容2.2.3

    注意事项

    本文(锂电池原理、配方和工艺流程及锂电池制作过程.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