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党课讲稿】红色资源地方性呈现的方向与路径.docx

    • 资源ID:1488329       资源大小:26.98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党课讲稿】红色资源地方性呈现的方向与路径.docx

    【党课讲稿】红色资源地方性呈现的方向与路径摘要:在红色资源开发中突出地方性,建立其与地方其他资源的关系,是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地方发展资源的关键所在。以四川广元为例,发现寻找红色资源与交通、生态和历史等其他资源优势的内在契合点,是呈现红色资源地方性应当遵循的方向。以多方协力调动民众参与红色资源开发为基础,通过生活化场景凝聚集体情感、差异化开发直面市场需求、具象化载体凝练可感符号的路径,红色资源的地方性在建构红色主题的过程中变得更为鲜活。主动承接和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在区域文化整体性中凸显红色资源的地方特色,为开发红色资源提供新思路。关键词:红色资源;地方性;契合点;主题性;广元一引言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红色资源的重要性,指出“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1o从广义上看,红色资源主要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具有资源属性的物质和精神形态。2近年来,全国红色旅游蓬勃发展,接待人数从2004年的1.4亿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14.1亿人次3,各地开发红色资源的热情也随之高涨。然而,许多地方未能实现红色资源之间、红色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之间的有效整合,降低了红色资源的便利性与吸引力4O这折射出当前红色资源开发未能很好结合地方特色。而地方性是增强红色资源可见度的关键要素,成为民众建构红色资源空间认同的附着点。5找准开发利用红色资源的自身定位,有助于红色资源匹配地方产业发展与社会市场需求。6可以看出,地方性的顺利呈现,关乎红色资源同地方其他资源联动开发的效果,亦能拓展红色资源的转型思路。当前研究虽较为重视结合地方案例探讨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但大多停留在宏观现状、问题和对策层面,未能很好结合案例深度阐释红色资源地方性以何种方式存在,又通过何种途径呈现出来。鉴于此,本文希望借助个案研究,对红色资源开发中如何呈现地方特色进行阐释,从而为革命老区因地制宜开发红色资源、助力当地发展提供参考。二、文献简述与案例引介唐文跃认为,地方性是某地自然与文化附着于地域环境之上的独特性,能赋予地方资源更强的外部感知。7虽然红色资源共同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华民族奋斗的精神谱系,但其产生背景和表现形式同样带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唯有借助当地其他资源,方能更好地予以开发和呈现。对此,有学者分别从避免同质、缩短距离、打破分割、突出特色8,构建基于“资源一产品一市场一产业”互动共生的开发系统9,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等方面提出结合地方特色开发红色资源的原则。这种结合,需要面向民众生活诉求,将红色资源同其他地方特色资源进行多样化组合。11具体来看,可通过构建地方红色资源矩阵、摩续地方红色文化血脉、强化地方相关政策供绐、实现地方行动主体协同等措施予以完善。12而游客与本地居民基于多感官参与的“身体在场”,同样对红色资源的地方性呈现至关重要。13此外,红色资源的本地化开发离不开产权清晰的法治保障,明晰红色资源与旅游发展“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法律界限。14然而,既有研究大多将红色资源同地方其他资源的联动开发作为一个不证自明的前提,由此提出呈现红色资源地方性的诸多策略,却较为忽视红色资源究竟能与哪些地方资源相结合,以及这种结合的程度与效果。另外,研究者过多关注红色资源如何借助地方性呈现实现对民众的教化,却未曾深入思考民众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能动作用,从而难以触及红色资源本土化开发的内在动力。因此,本文首先试图探究红色资源地方性呈现的基本原则,以厘清红色资源与地方其他资源实现关联开发的可行方向;再以此为基础,审视红色资源如何围绕当地民众的主体参与,在不断建构主题的过程中呈现地方性,从而丰富学界对红色资源本土化开发模式与转型路径的理论探讨。本文选取四川广元为研究点,首先在于广元红色资源具有时间跨度长、空间分布广、类型丰富的特点。具体来看,当地红色资源贯穿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时期,涉及“川陕苏区”“三线建设”“抗震救灾”“脱贫攻坚”四大主题,涵盖战斗战役遗址、石刻标语、革命文物、纪念场馆、红色歌谣故事等多种类型,且广泛分布于市内各区县,其中录入全省历史红色遗址遗迹名录库的红色资源高达741处。15虽然广元近年来从政策规划到实践探索中,逐渐重视结合当地禀赋开发红色资源。但总体而言,当前广元红色资源开发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未能很好凝练出体现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符号,红色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效应还不明显。因此,以广元这个红色资源丰富、地域特色鲜明,但整体开发不甚完善、充满较多开发潜力的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基于地方优势和他者经验,对红色资源地方性呈现的方向和路径进行探索性思考。三、寻找契合:红色资源地方性呈现的应有方向红色资源与地方其他资源的联动开发并非自然而然之事,二者究竟能否结合,以及从哪些方面结合,关系到双方联动开发的效果。换言之,寻找红色资源与地方其他资源的内在契合点,应该成为红色资源地方性呈现的重要原则。近年来,广元获得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康养十强市等荣誉称号,显示出较强的区位、自然和历史文化优势。随着文旅业的发展,当地民众逐渐熟知和认同这些优势。因此,我们首先应结合地方优势,厘清广元红色资源联动地方其他资源呈现地方性的应有方向。(一)红色事件与交通枢纽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川陕苏区有地理上、富源上、战略上和社会条件上的许多优势。川陕苏区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16。可以看出,川陕苏区为红军的战略转移和根据地建设提供了天然屏障。作为川陕苏区核心城市之一,广元历史上不仅是陆上出川入川的重要通道,而且是嘉陵江上游的水运枢纽。这一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成就了许多重要的红色事件,有助于我们针对性地挖掘和打造当地红色资源。例如,1935年3月280,红四方面军在广元苍溪塔子山渡口取得强渡嘉陵江的胜利,开启了与党中央会师的长征之路。在这场胜利中,组建于广元旺苍王庙街戏楼的我军历史上第一支正规水兵部队一一红四方面军水兵连发挥了关键作用。若我们将“强渡嘉陵江”“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首个水兵部队”等红色符号进行系统整合,则可让红色资源借助广元水运枢纽这一区位特色变得更为具象可感。如今,拦渝铁路、西成高铁的通车和广元港的通航,为广元提供了“北向出川、南向出海、东向入江、西向入欧”的通道优势,使其在2022年成功入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名单。因此,我们在结合广元区位优势开发红色资源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广元本身,还应站在服务国家区域战略的高度,与川陕革命根据地其他地区一道,在共同诠释“川陕苏区精神”时代表达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定位、彰显特色。(二)红色遗迹与生态本底自然环境对一个地方的文化形成和资源开发有着广泛影响。有研究者认为,对自然环境的感知是红色旅游的重要部分。红色旅游地不仅以红色文化为特色,而且大多以自然环境为底衬。17广元的红色遗迹,往往和当地多山地、环境佳的自然生态本底相得益彰。为了壮大根据地群众基础,红军曾利用广元所在的大巴山区多坚硬岩石的特点,组织刻字队(又称钻花队)镌刻了近2000幅向当地百姓宣传党政方针的石刻标语。182003年,广元充分借助多山地势,在城区南山腰兴建了“红军文化园”,集中展示从民间搜集而来的红军石刻碑文,在方便群众感受红军精神的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广元红色资源自然禀赋的理解。在“三线建设”时期,广元多山的地形特点恰好符合“靠山、分散、隐蔽、进洞”的建设方针,不仅为当地留下了宝贵的人才和工业基础,也造就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为顺应当下不断兴起的“工业旅游”“怀旧旅游”热潮提供了良好平台。红色资源与山区农文旅产业的融合,亦能为我们寻找红色资源与自然底色的契合点提供广阔思路。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后,广元人民在灾后重建中感恩奋进,充分利用山地优势,大力发展茶叶种植、红心秣猴桃栽培、乡村旅游等产业,实现了对红色资源的时代传承和活化利用,不断赋予其新的精神内涵。此外,广元依托地形、气候和水文,形成了良好的生态优势,成为四川首个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市。其绿色低碳的生态本底,高度契合红色文化传递的艰苦朴素精神,也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现代人追求健康生活品质的游憩理念。广元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便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成渝地区高品质生态康养“后花园”、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发展目标19,为我们从广元生态优势入手,呈现红色资源地方性提供了政策指引。2022年11月通车的苍溪县黄猫城镇高台村红色美丽村庄道路,作为四川省首条红色乡村示范路,则通过红色主题串联越沿线村庄的生态绿色低碳产业,成为“红与绿”有机融合的有益尝试。20(三)红色精神与厚重历史广元古称利州,有着以三国文化、蜀道文化等为代表丰富历史文化资源。虽然它们与红色文化类型不同,但均可借助特色主题旅游线路串联起来,既有助于增强旅游的教育属性和价值引领,又能强化红色资源的历史厚度与体验属性。在广元,昭化古城革命遗址群、红军攻克剑门关战斗遗址等红色资源,不仅与当地三国文化存在空间上的密切联系,而且与三国文化有着相通的精神内核。如红四方面军和蜀汉军队都是从外地来到广元,但均不畏强敌,善于利用当地风俗开展工作,重视同当地民众的血肉联系等。这为我们多维度阐释红色资源的地方特色与丰富内涵提供了参考。作为古蜀道金牛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剑阁县翠云廊有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人工栽植驿遒古柏群。2023年7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翠云廊时指出,“这片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之所以能够延续得这么久、保护得这么好,得益于明代开始颁布实行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一直沿袭至今、相习成风,更得益于当地百姓世代共同守护。”21不难看出,以翠云廊为代表的蜀道文化资源,与红色文化一样蕴含着廉洁自律、造福地方、服务人民的文化基因,同样可以赋予广元红色资源更为鲜明的历史主题。如今,翠云廊已成为重要的廉洁教育基地,对开发宣传广元红色资源起到明显推动作用,不断丰富着红色文化的承载方式和精神内涵。四、建构主题:红色资源地方性呈现的可行路径找到红色资源与地方其他资源的契合点,为红色资源呈现地方性提供了明确方向。然而,想要延此方向将地方性变得更为鲜活具体,我们还需思考如何将契合了红色资源与非红色资源的地方性凝练为可感可触的主题元素。建构主题,正日益成为许多地方增加旅游资源地方特色的重要着眼点。23由于红色资源承载着几代人对当地自然文化资源的生活化理解和实践,故而只有依靠民众集体智慧,才能凝结成唤醒当地民众记忆和情感的红色主题。为此,我们可结合广元“剑门蜀道、女皇故里、红色热土、康养胜地”的城市名片,在调动民众参与的基础上,通过回嵌生活情境、开发差异产品、凝练可感符号的方式,让红色资源的地方性借助特色鲜明的主题予以呈现。(一)多方协力调动民众参与诚然,红色资源的严肃性、庄重性和教育性,使得政府在开发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红色资源并非孤立静止、远离民众的产物,而是为当地人共同创造、相传。如许多红色歌谣,使来源于广为流传的民间俗语。若忽视人这一核心要素,我们便容易简单复制别处经脸,所建构的红色主题难以获得民众认同。当前,广元在红色资源开发中,同样存在民众低度参与的问题。从当地人言语中,笔者了解到政府在打造红色景区时未曾充分听取他们意见,并不重视搜集整理民间红色文化与红色记忆,所展演的红色节目显得较为单一,没能将当地文化元素很好融入其中。即使民众想要参与打造当地红色文化,却因缺乏便利平台渐渐消退了热情。要想畅通民众参与红色资源开发的方式,地方文化工作者的支撑必不可少。他们能深入民众生活情境,激发他们不断形成挖掘红色资源价值的行动自觉。例如,“知客”这一活跃在广元农村的乡

    注意事项

    本文(【党课讲稿】红色资源地方性呈现的方向与路径.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