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docx
-
资源ID:1463143
资源大小:703.62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docx
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国家林业局二。一六年八月前言森林火灾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危险性高,是全球发生最频繁、处置最困难、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森林资源安全的最大威胁,甚至引发生态灾难和社会危机。我国总体上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是一个受气候影响显著、森林火灾多发的国家。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我国发展进入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保护任务日益繁重。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枝繁叶茂一百年,化为灰烬一瞬间”。森林防火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全保障,是森林资源保护的首要任务,是国家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事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安全,事关国土生态安全,森林防火责任重于泰山。未来十年,既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林业发展和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2009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20092015年)(以下简称期规划),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明显加快,预防、扑救和保障三大体系建设全面加强,森林火灾损失明显下降。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增多,全球进入了森林火灾的高发期,我国仍将长期处于森林火灾的易发期和高危期,森林防火形势极其严峻。积极应对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切实解决森林防火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急需编制新一期森林防火规划。编制森林防火规划,是建设生态文明、适应气候变化的需要,是保护森林资源、维护林区稳定的需要,是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推进森林防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根据森林防火条例和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联合上报国务院的期规划中期评估意见,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制了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二期规划),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森林防火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建设重点和长效机制建设,用以指导全国森林防火工作。本规划涵盖全国2675个有森林防火任务的县级行政单位,重点实施预警监测系统、通信和信息指挥系统、森林消防队伍能力、森林航空消防能力、林火阻隔系统、防火应急道路等六大建设任务,建立健全森林防火长效机制,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实现森林防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一期规划建设成效1(一)森林火灾预防体系更加健全1(二)森林火灾扑救体系全面加强2(三)森林防火保障体系日趋完善4二、面临的形势和问题6(一)面临的严峻形势6(二)存在的主要问题9三、总体思路12(一)指导思想12(二)基本原则12(三)规划范围与期限14(四)规划目标14(五)建设分区与布局15四、重点建设任务21(一)预警监测系统建设21(二)森林防火通信和信息指挥系统建设24(三)森林消防队伍能力建设30(四)森林航空消防能力建设35(五)林火阻隔系统建设39(六)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40五、改革创新,建立健全森林防火长效机制43(一)建立健全防火责任机制43(二)建立健全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机制44(三)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45(四)建立健全科学防火管理机制46(五)建立健全依法治火工作机制47六、投资测算与资金筹措49(一)投资测算范围49(二)投资测算49(三)资金筹措50七、规划组织实施52(一)明确任务目标52(二)加强统筹协调52(三)强化项目组织52(四)严格项目管理53(五)实施考核评估53麻:1 .森林防火基本情况统计表2 .2001-2015年森林火灾情况统计表3 .全国现有航空护林站(场)分布览表4 .森林防火重点区域分布表5 .全国航空护林站(场)升级改造一览表6 .全国新建航空护林站(场)一览表7 .森林防火建设任务及投资测算表8 .森林防火财政专项经费测算表9 .森林防火重点建设项目一览表附图:1 .全国森林资源分布图2 .全国森林火险等级区划图3 .全国森林防火建设分区图4 .全国森林防火重点区布局图5 .全国航空护林站(场)建设布局图一、一期规划建设成效2009年9月开始实施的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2009-2015年),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性森林防火规划。七年来,一期规划累计完成投资300亿元,其中中央投入建设资金和财政经费132亿元,带动地方各级政府投入168亿元。通过期规划实施,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明显加快,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专业化、扑救工作科学化水平明显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得到加强,全国森林火灾次数和损失大幅卜降,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林区社会稳定。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国年均发生森林火灾3992起,受害森林面积1.7万公顷,因灾伤亡61人,与“卜一五”期间年均值相比,分别下降59%、85%和48%,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一)森林火灾预防体系更加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建立。建成国家和省级森林火险预警中心36处、火险要素监测站3239个、可燃物因子采集站771个,重点林区实行24小时、48小时森林火灾发生概率预报,火险预测预报精度大幅提升。各级森林防火部门制定预警响应规定,与气象部门建立会商机制,定期分析森林火险形势,及时发布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和预警信号,采取相应的响应措施,初步实现“因险而动、因险施策”。火源管控能力明显提升。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出台了关于加强火源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分类管理林区火源,严防人为火灾发生。各地严格执行野外用火审批和巡查制度,高火险期适时发布禁火令,实行封山禁火。适时开展计划烧除和可燃物清理.,有效减少火灾隐患。约30万人的护林员队伍在森林防火重点时段和重要部位加强巡查巡护,严防死守。枳极推动农业废弃物全面禁烧和回收利用,倡导移风易俗,文明祭祀。全民防火意识不断增强。完善宣传教育设施,全国累计建成宣传碑牌13.4万座,配备宣传车2721辆、宣传器材2875套。创新宣传机制,建立了国家和地方森林防火公众网、森林防火微博和微信宣传平台,及时发布森林防火信息,开展以森林防火吉祥物一“虎威威”为主题的宣传,营造了良好氛围。突出宣传重点,丰富宣传形式,,扩大宣传广度,深化宣传实效,不断提高宜传教育覆盖面,全民防火意识显著提升,基本做到了森林防火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森林火灾扑救体系全面加强立体监测网络基本形成。在北京、哈尔滨、昆明、乌鲁木齐建成4个卫星林火监测中心,每年接收处理FY3、EOSMODIS.NOAA等系列卫星过境轨道1.3万多条,监测发现热点上万个。航空护林匕机巡航林地面积1.68亿公顷,森林航空消防覆盖率达到54.1%。全国累计建成瞭望塔4180座、视频监控系统3233套、检查站7022处,形成了卫星遥感、飞机巡航、高山嗓望、视频监控和地面巡护有机结合的立体监测网络,火情瞭望覆盖率达到68.1%,初步实现火情“早发现”。通信指挥系统得到提升。全国共建设固定通信基站3309套,配备通信车428辆、卫星通信设备688套、短波超短波电台5.9万部,初步建成以超短波通信网为基础,以卫星通信和机动通信为补充的通信系统,森林防火通讯覆盖率由53.7%提高到70.0%,专网通信逐步由模拟语音向数字语音和数据传输相结合的方式转变。森林防火信息指挥系统软硬件建设得到加强,建立了国家到各省的基础网络、指挥调度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信息快速上传下达和火情“早报告”。森林消防力量不断壮大。全国新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1514支,总数达3264支11.3万人,较规划实施前分别增长59.4%和53.8%。武警森林部队新增福建、甘肃两个总队和直属机动支队、直升机支队,驻防省区达到14个。全国新建、改扩建专业队营房33.1万平方米,配备森林消防车、运兵车5200多辆,中小型机具35.1万台(套)。建成北京、牙克石、昆明、长沙等12个国家物资储备库,39个省级物资储备库、1435个县(市、区)级物资储备库,物资储备库布局更加合理,物资调拨更加快捷。消防水车、高压水泵、高压细水雾等机具装备开始推广应用,黑龙江、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配备少量全道路运兵车、隔离带开设机等大型装备,灭火效率和控制大火能力得到提升,初步实现火灾“早扑救”。森林航空消防能力全面提升。在北京、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陕西、新疆等省(自治区、宜辖市)新建航站IO个,开展了航空护林业务,加格达奇、根河等16个航站进行了升级改造,功能得到提升、辐射能力进一步加强。全国森林航空护林覆盖区域由规划实施前的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增加到19个,年租用飞机数量由40架增加到8()架,初步形成以北方、南方航空护林总站为统领,以航空护林站为骨干的森林航空护林体系。米-26、卡一32、米-171等大型灭火飞机的应用,显著提升了航空直接灭火能力,航空灭火逐步成为扑救复杂地理条件下森林大火的正要手段。(三)森林防火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组织机构逐步健全。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新增国家旅游局、总后基建营房部为成员单位,组建了专家组,健全了专家咨询制度。国家林业局成立了森林防火标准化委员会,明确了北方、南方航空护林总站职贵范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步完善了森林防火组织机构,全国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达到3342个,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了预警监测机构,9个省(自治区、宜情市)配备了专职指挥,森林防火专职管理人员达到2.2万人,乡村森林防火机构和防火队伍不断拓展。国家统一指导、地方分能力。K综合通信系统在利用国家公共资源基础上,加强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应急通信等新兴技术应用,构建森林防火综合通信系统,实现各类信息的及时传输,为森林防火信息化提供支撑。按照全国森林防火通信和信息指挥系统建设技术指南,重:点加强以数字超短波通信为主的火场通信网络建设;以应用VSAT卫星和北斗卫星为主要内容的扑火指挥卫星通信网络建设:以综合通信车为主要内容的机动通信系统建设:推动森林防火有线网、无线网、卫星网的深度融合,实现基于全国统一信息网络的要素整合、信息共享、功能扩展。(1)有线综合网络主要依托公共网络和电子政务网,建设国家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区、旗)森林防火基础骨干网络,实施两端引接工程,建成集语音通信、视频调度、火险预警、图像监控、数据传输等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网,实现国家、省、市、县各级指挥中心信息联通。(2)火场通信网络在森林火灾高危区和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组建或完善数字超短波通信网,以解决防火通信“最后1公里”联络问题,即解决大面积林区及偏远林区林场到护林员、扑火前指到扑火队长(员)的通信联络,构建覆盖重点大面积林区和偏远山区的森林防火数字超短波通信兼容模拟超短波的通信专网,新建数字超短波固定基站1401套、升级1350套,配置数字超短波基地台2982套、背负台3568套、车载台6268套、语音网关1959套、手持台9237台。(3)卫星通信网络建设建设以VSAT卫星和北斗卫星通信系统为主,海事卫星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卫星为辅的卫星通信系统,配套视频图传系统,实现重要火场音视频等信息实时传输。在国家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立卫星固定站,结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