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
医院感染的危害医院感染的危害1 1、延长病人住院日,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延长病人住院日,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济负担国内统计医院感染浪费达国内统计医院感染浪费达50-10050-100亿人民币亿人民币/ /年。年。美国每年处理院内感染费用超过美国每年处理院内感染费用超过4040亿美金。亿美金。2 2、医院感染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与安危,、医院感染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与安危,甚至对医院声誉与社会安定均造成重大影甚至对医院声誉与社会安定均造成重大影响。响。广义广义:医院感染:医院感染 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 是指任何人(住院患者、探视者和医院职工是指任何人(住院患者、探视者和医院职工等)在医院活动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等)在医院活动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狭义:狭义:指住院病人入院时不存在、也非处于潜伏期,指住院病人入院时不存在、也非处于潜伏期,而在住院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而在住院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明确的感染或疾病。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在院外发生的感染。在医院内获得而在院外发生的感染。医院感染的概念医院感染的概念按病原体来源分:按病原体来源分:1 1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nosocomial Infection)(Exogenous nosocomial Infection) 也称交叉感染(也称交叉感染(cross infection)cross infection) 是指来自于病人体外的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是指来自于病人体外的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感染途径,传播给病人而引起的感染。接感染途径,传播给病人而引起的感染。 2 2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 (Endogenous nosocomial Infection)(Endogenous nosocomial Infection) 也称自身感染(也称自身感染(autogenous infectionautogenous infection) ) 是指病人遭受其自身携带的感染源侵袭而发生的是指病人遭受其自身携带的感染源侵袭而发生的感染。如长期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调。感染。如长期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调。医院内感染的分类医院内感染的分类 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感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三者构成感染链。,三者构成感染链。医院感染的形成医院感染的形成易感宿主易感宿主感染的感染的源源传播传播途径途径感染链感染链感染的来源感染的来源, ,是指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及排出是指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及排出的场所或宿主(人或动物)。的场所或宿主(人或动物)。 1 1、已感染的病人及病原携带者、已感染的病人及病原携带者 2 2、医务人员、医务人员 3 3、医院环境、医院环境 4 4、其他、其他 (1 1)病人家属和探视者)病人家属和探视者 (2 2)未彻底消毒的器械)未彻底消毒的器械 (3 3)不合格血液制品、药物)不合格血液制品、药物 (4 4)动物感染源)动物感染源 5 5、病人自身正常菌群、病人自身正常菌群感染源感染源 外源性的外源性的内源性的内源性的1 1、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是外源性感染的主要途径是外源性感染的主要途径(1 1)直接接触传播:不经媒介)直接接触传播:不经媒介(2 2)间接接触传播:通过媒介(水、食物、)间接接触传播:通过媒介(水、食物、医疗设备医疗设备、昆虫)、昆虫) 2 2、空气传播、空气传播: :以空气为媒介,三种形式以空气为媒介,三种形式(1 1)飞沫传播)飞沫传播: :空气中悬浮时间不长,空气中悬浮时间不长,1m1m内易内易感感(2 2)飞沫核传播)飞沫核传播: :长时间浮漂,长距离传播长时间浮漂,长距离传播(3 3)菌尘传播)菌尘传播: :吸入或菌尘降于伤口,引起直吸入或菌尘降于伤口,引起直接传播接传播, ,菌尘降于物体表面,引起间接传播菌尘降于物体表面,引起间接传播传播途径传播途径3 3、生物媒介传播、生物媒介传播 (1) (1) 蚊子传播疟疾蚊子传播疟疾 (2) (2) 乙脑等乙脑等4 4、共同媒介传播、共同媒介传播 (1 1)经水源传播)经水源传播 (2 2)饮食传播)饮食传播 (3 3)注射、输液、输血传播)注射、输液、输血传播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如:如:SARS的传播的传播:感染源感染源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空气空气易感宿主易感宿主SARS病毒病毒另外还有肠道、体液接另外还有肠道、体液接触等途径触等途径又如:又如:艾滋病的传播艾滋病的传播: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患者易感宿主易感宿主体液(性传播)体液(性传播)血液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母婴传播而日常的接触(如握手、共用浴室、共用餐具等)而日常的接触(如握手、共用浴室、共用餐具等)不会不会造造成传播成传播再如:再如:乙肝的传播乙肝的传播:乙肝患者乙肝患者或病毒携或病毒携带者带者易感易感宿主宿主体液(性传播、粘体液(性传播、粘膜破损)膜破损)血液传播(输血、血液传播(输血、注射)注射)母婴传播母婴传播乙肝不会通过空气传播,同室工作、交谈不会被传染。乙肝不会通过空气传播,同室工作、交谈不会被传染。但病毒携带者的唾液可能含有病毒,应采用公筷、分食。但病毒携带者的唾液可能含有病毒,应采用公筷、分食。乙肝一般也不会通过握手传染给其他人,除非双方双手乙肝一般也不会通过握手传染给其他人,除非双方双手都有裂口,有出血情况。都有裂口,有出血情况。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1 1、患有严重影响或损伤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疾病的病人、患有严重影响或损伤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疾病的病人2 2、侵入性诊断治疗的病人、侵入性诊断治疗的病人3 3、接受各种免疫抑制疗法的病人、接受各种免疫抑制疗法的病人4 4、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的病人、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的病人5 5、老年人、婴幼儿、营养不良者、老年人、婴幼儿、营养不良者医院患者既可能是感染源也是易感宿主医院患者既可能是感染源也是易感宿主 宿主是否感染主要取决于病原体定植的宿主是否感染主要取决于病原体定植的 数量、部位与宿主正常的防疫功能数量、部位与宿主正常的防疫功能 易感宿主易感宿主医院感染的诊断医院感染的诊断l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l 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感染;有明确 l 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为医院感染。 l 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l 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徒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迁徒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l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l 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等的感染。 l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WHOWHO提出的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提出的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清洁清洁 、消毒、消毒 、灭菌、灭菌 无菌技术无菌技术 隔离技术隔离技术 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 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1 1、各项规章制度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的健全 (1)(1) 监测制度:灭菌效果、消毒剂使用效果、一次性医疗器监测制度:灭菌效果、消毒剂使用效果、一次性医疗器材及门诊、急诊常用器材的监测,对感染高发科室如手术材及门诊、急诊常用器材的监测,对感染高发科室如手术室、供应室、分娩室、母婴室、换药室、监护室血透室等室、供应室、分娩室、母婴室、换药室、监护室血透室等重要科室空气消毒卫生标准的监测等。检测是预防和控制重要科室空气消毒卫生标准的监测等。检测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医院感染的基础。(2)(2) 管理制度:如病人入院、住院、出院三个阶段的预防性管理制度:如病人入院、住院、出院三个阶段的预防性消毒制度、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供应室物品消消毒制度、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供应室物品消毒管理制度、以及感染管理报告制度等。毒管理制度、以及感染管理报告制度等。(3) (3) 消毒质控标准:如医务人员手的消毒、空气消毒、物体消毒质控标准:如医务人员手的消毒、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各种管道装置的消毒等,符合国家卫生行政部表面消毒、各种管道装置的消毒等,符合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门规定的“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2 2、医院感染管理措施的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的落实 (1 1)医院环境布局合理,设施有利于消毒隔离)医院环境布局合理,设施有利于消毒隔离 (2 2)清洁、消毒、灭菌及其效果检测)清洁、消毒、灭菌及其效果检测 (3 3)无菌及预防隔离技术)无菌及预防隔离技术 (4 4)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 (5 5)医院污水、污物的处理)医院污水、污物的处理3 3、医院感染学教育的开展、医院感染学教育的开展 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4.医院感染研究展望医院感染研究展望 (1)(1) 新病原体的出现与发现新病原体的出现与发现 (2)(2) 减少新耐药菌株的出现减少新耐药菌株的出现 (3)(3) 消毒灭菌新方法、新药物的研制消毒灭菌新方法、新药物的研制 (4)(4) 医院感染控制中计算机的应用医院感染控制中计算机的应用 (5)(5) 加强医院工作人员感染检测加强医院工作人员感染检测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5.医院感染散发的报告与控制制度医院感染散发的报告与控制制度l 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医师报告,并于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医师报告,并于24小时内准小时内准确不漏项的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卡,并上报医院确不漏项的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卡,并上报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感染专职人员。l 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应与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及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应与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及时组织主治医师、护士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时组织主治医师、护士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控制措施。l 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除向医院感染专职人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除向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报告外,尚需按员报告外,尚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法的有关规定报告和控制。的有关规定报告和控制。 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 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1 1、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2 2、掌握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合理、掌握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合理使用使用3 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4 4、发现病例,及时送检,控制蔓延,及时报告、发现病例,及时送检,控制蔓延,及时报告5 5、参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知识培训、参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知识培训6 6、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操作,预、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操作,预防锐器刺伤防锐器刺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