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8篇(最新精选).docx
-
资源ID:1451692
资源大小:52.31K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8篇(最新精选).docx
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共8篇)目录篇一、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2篇二、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9篇三、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10篇四、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29篇五、中心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34篇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37篇七、中心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44篇八、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46篇一、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磨练意志品质、激发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依据上级文件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二、基本原则一把握育人导向。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以劳育德,以劳促智,以劳育美。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时代劳动内涵的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强化综合实施。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到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坚持因地制宜。根据我校的实际,结合本地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条件,充分挖掘可利用的资源,以劳为主,多元整合,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主题式综合劳动教育。三、劳动教育目标和内容(一)劳动教育目标1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体认劳动不分贵贱,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2 .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砥砺奋进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敬业奉献的时代精神。3 .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的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4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珍惜劳动成果。(二)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校地域文化、课程资源的现状,学校构建了“三园六艺”劳动教育课程。“三园”指“家园生活课程”“校园自治课程”“种植园体验课程”,“六艺”是“创客、插花、布艺、陶艺、木艺、纸艺”课程。每门课程又依学生年龄发展特点分年级或学段设置不同的内容,实现培养目标的螺旋梯次提升。四、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4年2月一2024年3月)1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的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2 .制定措施,提高认识。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劳动教育实施细则,组织教师学习细则,使全体教师明确人人为劳动教育的参与者、组织者、引领者。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4年4月一2024年12月)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劳动教育,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高。2 .利用多种途径与载体。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重视孩子家务劳动意识的培养;通过校本课程,传授家务劳动方法,掌握家务劳动技能;通过不同形式的校园社团活动,加强学生家务劳动习惯的培养;通过学校开展的各种主题活动,营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主动做的正向引领。3 .课程整合与。利用学校各级课程进行整合与有效,利用有利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内容。4 .加强督导评价。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含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突出家务劳动评价,形成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把具体的劳动情况和相关材料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可作为评选“劳动小能手”的依据之一。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4年1月)各校对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交流。做好劳动教育成果的积累(如汇总家务劳动,家务劳动的感受体会,家庭成员对孩子家务劳动的评价感受等等)。同时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存档工作,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对评选出的家务劳动小能手、劳动好少年等进行表彰。五、途径和方法(一)组织领导劳动教育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由课程中心和德育处组织实施,课程中心负责制定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方案,配置各个班级的兼职劳动课教师,组织劳动课教师的培训和学习,开发适合学校的劳动课程资源,组织教师编写各个学段的劳动课教材。课程中心和德育处分工负责课程的具体落实。后勤办负责劳动课程所需的劳动教育所需设施、设备、专用教室或场所、以及劳动实践基地等。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劳动安全知识和技术的指导。(二)师资建设师资队伍薄弱直接影响着劳动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将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建立一支以班主任为主有一定劳动技能且责任感强的专、兼职劳动课教师,组织各班级劳动教育的开展,并保持这支劳动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三)课程资源学校从实际出发有课程中心老师牵头成立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研究小组,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逐步创建“家庭”“学校”“种植园”三个课程资源基地。学校要管理好劳动种植园实践基地,确保学生劳动能出成果;便于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六艺”课程,学校将建立六艺专用教室,增补部分设备,使之齐全,可能的话,要重新设计,使之配套。教师要在充分利用和开发六艺课程资源,形成劳动课程资源库。(四)教学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以学生实践为主,处理好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在实践中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格,关注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动手能力不同学生。注重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依靠学生固有的经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并注重实施跨学科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行为能力。课堂要生动活泼,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实践活动。按照“模仿一独立劳动一熟练劳动技术一创造劳动技术”的顺序发展的。同时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加强示范指导。因为学生的“一技之长”,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实践能力的科学训练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良好的习惯,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将来服务社会奠定的基础。(五)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依托“家园生活课程''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家庭要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要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况要按年度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坚持学校和家庭相结合开展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突出抓好校园日常劳动训练、生活实践劳动教育、传统工艺劳动教育。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依托“校园责任课程”“种植园体验课程”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培养劳动良好的习惯。学校每周开设1课时的劳动教育,每年5月设立劳动周,组织开展学生生活技能展示活动。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兴趣和热情,营造热爱劳动的氛围。发挥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积极争取当地村委会、社区老人院、开发区工厂等的支持,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六、展示评价(一)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任教教师劳动课程备课、教学的评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评价等,每学期采取集中2次检查的方式,每学年组织一次课堂教学展示和优秀课程评选活动。(二)学生评价建立、健全劳动素养评价机制。制定多元化评价方式,学校定期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的展示、劳动竞赛活动等,加强自评和互评,表彰和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劳动活动,加强情感态度方面的评价,促进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以劳为荣的良好品德的养成,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1 .学生自我评价。以反思性为主,通过劳动记录表中采用自我追问的方式,既促进学习的深化,又培养自我评价能力。2 .学生相互评价。通过学生相互之间日常的观察、互相督促检杳进行评价,提高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3 .家长评价。一方面是让家长督促孩子进行劳动实践,另一方面也是对家庭教育的引导,使家长意识到新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时时刻刻培养学生的劳动与实践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 .展示评价。班级布置劳动展览台,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展览台上展示,让学生由衷地产生自豪感与成就感,使学生的心里愉悦,积极地投入到下一次的实践活动中。5 .分享式评价。除了分享劳动成果,还可以分享劳动感受和劳动经验,甚至劳动中遇到的困难和小插曲。学生通过分享感受会更深刻。6 .竞赛式评价。通过劳动周在班级和学校组织劳动竞赛活动,根据各年级的劳动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展示竞赛活动,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更能帮助学生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篇二、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实验小学,专职劳动教育老师。人,兼职劳动教育教师44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1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1处。一、课程开设情况根据上级有关精神要求,我校的劳动教育课程一二三四五年级每周一课时。课程分成以下几个部分: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劳动、志愿者服务等。其中,生产劳动主要是依托校内基地进行,志愿者服务包括走进养老院帮扶老人等活动,公益劳动主要包括走进学校厨房帮厨等,家务劳动主要指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等。二、基地建立情况我校校内劳动教育基地共有一处,面积分别为30平方米,分别位于学校餐厅南门外东南角,楼前基地主要种植芸豆、黄瓜、辣椒、西红柿等蔬菜,老校区基地主要种植白菜、土豆等蔬菜。三、经费投入情况本学年度学校共投入资金100oo元,用于校内基地蔬菜种子的采购及校外基地来回的交通费用。四、选用教材情况我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文艺出版社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指导。五、学校实施方案详见附件1:2024-2024学年度实验小学综合实践及劳动教育教学计划六、教学设计详见附件2:便捷的快递七、劳动教育清单详见附件3:实验小学实践劳动家庭作业清单八、劳动周方案篇三、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根据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报告显示:美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2小时,韩国0.7小时,法国0.6小时,英国0.5小时,而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近日,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印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近年来被淡化、弱化的劳动教育又有了“硬指标”,德智体美劳的最后一个“劳”字,不再是可有可无。低年级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和家庭。从学生上学开始,孩子们就要学习自理,培养孩子耐心、细心和爱劳动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