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
第一章项目概述1第二章项目需求分析22.1 建设现状22.1.1 前端采集系统现状22.1.2 传输网络系统现状22.1.3 存储系统现状32.1.4 视频平台现状32.1.5 机房现状32.1.6 安全现状32.2 项目建设系统需求分析42.2.1 感知前端需求42.2.2 网络系统需求52.2.3 云存储系统需求52.2.4 基础支撑平台需求62.2.5 社会资源整合需求72.2.6 视图库系统需求92.2.7 业务应用需求92.2.8 安全系统需求10第三章项目建设方案H3.1 建设原则I1.3.2 设计依据I1.3.2.1 政策性指导文件113.2.2 相关技术标准123.3 总体技术架构153.4 总体联网架构153.5 技术方案163.5.1 感知前端采集设计163.5.1.1 前端布点原则163.5.1.2 前端采集设计163.5.1.3 期新建各类前端汇总203.5.1.4 前端配套设计263.5.2 传输网络系统设计36352.1总体架构设计363.5.3云存储系统设计421.1.1 .1设计原则421.1.2 设计目标423.533总体架构423.53.4系统特性433.535 接口设计433.536 系统容量设计453.5.4 基础支撑平台建设503.5.4.1 XX县数字乡村公共视频联网总平台503.5.4.3 社会资源整合平台613.5.5 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建设663.5.5.1 系统功能673.5.5.2 系统接口693.5.5.3 部连接关系693.5.5.4 系统性能703.5.6 业务应用系统建设723.5.6.1 全景业务应用723.5.6.2 指挥中心应用设计733.5.6.3 综治中心应用设计743.5.6.4 运维管理系统753.5.7 机房系统设计803.5.7.1 机房要求803.5.7.2 机柜数量测算813.5.8 安全系统建设813.5.8.1 设计原则813.5.8.2 物理安全设计813.5.8.3 准入安全设计823.5.8.4 横向边界安全设计823.585视频专网与电子政务外网边界设计833.5.8.5 频专网与社会资源整合网边界设计83853.5.8.8 安全管理服务第一章项目概述为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以及公安部、省厅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开展“XX县数字乡村建设项目乡村公共视频联网工程”建设,实现网状化布点,实现集中式管控,深化系统功能应用,全面提升系统实战性,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建设平安XX。建设“XX县数字乡村建设项目-乡村公共视频联网工程”是实现城市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基础,是XX县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慈城市的重要载体,它不仅nJ以满足治安管理、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应急指挥等需求,在预防、发现、控制、打击违法犯罪,提供破案线索,固定违法犯罪证据等方面也发挥人防、物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章项目需求分析2.1 建设现状XX县安全防范系统现状主要体现在平安城市和平安乡镇两期工程所建前端和后端相关系统,每一期都为独立的工程,都有独立运维单位进行维护管理并支付相应费用。本期新建工程主要在原有基础上补盲加密并完善平台、云存、网络、安全等系统。故原有前端摄像机及后台各系统继续利旧使用,本期工程将与原有前端及各系统进行融合设计,利旧现状部分如下:2.1.1 前端采集系统现状XX县已有监控点位主要由平安乡镇建设工程、平安城市建设工程、交警自建电警、卡口等项目建设点位组成,时前期社会治安及侦破各类案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完善我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XX县合计自建1399路视频监控点位,由于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基础差,底子薄,离全县“封闭成环、汇聚成网”的立体监控网络还有一定的差距。2.1.2 传输网络系统现状目前XX县视频监控传输网络,前端采集单元采用运营商GPON网络进行传输,前端汇聚至运营商机房后通过运营商网络上行至县局,县局在视频专网部署2台核心交换机(租赁运营商,平安城市和平安乡镇工程各租赁1台核心交换机),两台核心已经通过万兆光纤互通,向下负责汇聚所辖区内现有前端,同时为分局平台服务器及存储等设备的接入,视频解码分配上墙、视频流业务转发等提供网络资源,向上级通过1条兆链路与公安局机房核心设备互联互通;政务外网到本期工程建设前未建视频传输网络:社会资源整合网已部署两台核心交换机,由于社会资源整合平台一直未启用,故社会资源整合网络未启用,本期可以利I日。1.1.1 储系统现状目前XX县社会治安视频防控系统视频存储采用磁盘阵列存储构成,统一部署在县公安局机房,容量共计763T,实现视频资源全天24小时存储。为视频应用、图像分析、证据搜集等业务应用工作提供数据支撑。2.1.4 视频平台现状目前现网部署一套海康视频平台和一套大华视频平台,海康平台用于汇聚平安城市前端设备的接入,大华平台实现平安乡镇实现对建设前端的汇聚接入,两套平台均具有摄像机设备统一管理及基础视频应用功能,包括查看录像,查看回放,过车查询,人脸查询等基础功能。两套平分已通过GB/T28181-2016标准协议进行对接:社会资源整合网已建一套社会资源整合平台,本期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升级扩容。2.1.5 机房现状前期XX县平安城市、平安乡镇工程及交警网络、存储、平台股务器等均安装在公安局9楼机房,截至目前该机房已全部占用,无空间新增机架;电源方面:现有1台容量为200KVA的UPS,目前利用率已经超70%,后备电源备电时长不到1小时。2.1.6 安全现状前期平安乡镇和平安城市均租赁运营商网络(包含核心交换机),网络安全依赖运营商,县局在视频专网未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在视频专网与社会资源整合网、视频专网与政务外网之间未部署安全防护边界。本次新增的感知前端设备通过互联网、专网等接入视频专网,从视频专网全量推送到政务外网“数字乡村公共视频联网总平台“,后期社会资源需在社会资源整合平价汇聚后从社会资源整合网推送到视频专网内“数字乡村公共视频联网分平台“,在没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增加了信息安全风险。需通过一系列信息安全手段:如横向网络间增加安全边界、纵向网络上增加安全防护设备、定期进行系统安全评估、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全方位、全体系地保障信息安全。2.2项目建设系统需求分析2.2.1 感知前端需求为加强治安管控,需通过科学合理的选点、布点原则,坚持统一标准、科学推进,统筹规划、分布实施的建设思路改扩监控点建设范围,以解决当前现状和需求的矛盾。根据治安形势特点及发案特点,因地制宜、灵活设置监控摄像机,确保核心监控区域内完成全高清监控点位的梗盖。前端监控点的建设要求按照城镇道路交叉口无死角,主要道路关键点无盲区,人员密集区域无遗漏,以及要害部位、重要涉外场所、案件高发区域、治安复杂场所主要出入口全莅盖的要求,做到科学布点、精确而点,按照外圈内网、网格化部署的原则,部署各类适用于当前场景的前端摄像机,最终达到疏而不漏的目标。本次项目主要是新建智能感知设备,对治安监控重点单位、人口密集区域、城区主要道路和出入口、区域周界等,依据科学合理的选点、布点原则,在XX县现有感知前端覆盖的基础上,以环县、环中心城区、环重点部位为三层防护圈,构建立体化的防控网格,满足型南县公安局视频监控建设及使用要求。力争实现“全域覆盖,全程可控、全时可用、全网共享”的建设目标。2.2.2 网络系统需求基于XX县视频专网现状及数字乡村建设需求进行统筹规划,本次建设主要包括XX县主干网/接入汇聚网。满足天网工程以及数字乡村项目前端视频数据的接入及汇聚,区域节点视频的实时浏览、历史调用及数据转发,并对数据交换上限要有一定冗余,实现区域范围内网络资源的有效备份及保护,为云存储提供可靠的网络保障。基于天网工程与数字乡村融合优化网络设计。在保证现有网络稳定运行业务不中断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链路及设备,确保网络的平滑对接。对视频专网进行共享延伸,包括政务外网、互联网等网络的分类连通。2.2.3 存储系统需求伴随着XX县“XX县数字乡村建设项目-乡村公共视频联网工程”建设的持续推进,布建的各类监控系统、设备规模不断地扩大,对系统建设中数据的存储容量以及数据类型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要求存储系统可以稳定可靠的长时间存储数据,本次项目新建视频数据存储、k口数据存储、人脸数据存储等全部采用整套的云存储架构,确保能够充分适应后续快速高效的检索以及存储数据调用的负载压力。对视频图像信息存储系统的建设应满足如下需求:(一)存储空间需求要求存储系统必须提供足够的存储空间,普通视频录像存储时长不低于30天,重点部位视频存储时长不低于90天:图片存储时长不低于180天,案事件视频图像永久存储。(二)数据可靠性需求要求存储系统保证设备级、部件级冗余;保证在单点或多点故障的情况下,系统能够持续运行,并能在线恢复正常。数据的可竟性设计要贯穿于系统设计、设备选型、软硬件配置到系统施工的全过程。(三)高性能需求要求存储系统采用业内技术先进、性能优良、工作稳定的存储设备,保证多路高清摄像头数据的并发持续写入,并且支持多路服务端的并发读取能力。(四)执法记录仪存储需求在公安信息网增加一组可用容量不低于470T的存储系统,用于需要永久存储的案事件视频及执法记录仪视频的存储。2.2.4 基础支撑平台需求为满足不同单位和部门用户的视频应用需求,本次项目建设包含XX县数字乡村公共视频联网总平台、XX县数字乡村公共视频联网分平台、社会资源整合平台和运维管理平台及配套的流媒体、数据库等相关基础支撑服务器。新建公共视频联网分平台管理接入授权需满足前期1399路视频,新建的9373路视频的接入,社会资源整合平台接入授权不低于30000路的视频接入,同时考虑后续增补点建设扩容。基础支撑平台需基于云架构,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集中统一建设的服务中心,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视频类服务、通用云存储服务以及统一资源管理服务。2.2.5 社会资源整合需求为进一步提升安徽省公共场所视频监控资源(重点公共区域和重点行业、章点领域涉及公共区域的视频监控)建设、整合、共享、应用水平,根据关于深化全省公共场所视频监控资源整合共享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实行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管理、统一资源共享、统-标准规范和统一监督管理,推进公共场所各类视频监控设备整合共享,实现统一管理、降低成本、提升效用,推动我省公共场所视频监控建设运行高质量发展。整合单位包括不限于如卜丁城市管理.:整合城管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重点城市道路和街道违章摆摊设点、非法设置广告牌、私搭乱建等扰乱城市秩序的行为进行监测和记录,智能化监管城市市容环境,掌握有效证据。通过多样化视频采集前端实现对垃圾站、洒水车等环卫作业终端的实时监测。园林绿化管理:利用现有视频监控系统,获取在城市公园、广场、绿地等方面的实时视频信息,实现实时的动态监控管理。环境保护管理:通过整合环保部门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水库、河道、湖泊的水质水体情况的可视化管理,监控水源地、水厂供水量、管网压力、积水点的实时信息,及时掌握供排水状况、污染物超标等异常情况,实现对重大污染事件遏制的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对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的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和质量安全,进行实时监督、取证、管理和执法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