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篇2024年派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心得体会、汇报发言.docx
-
资源ID:1442618
资源大小:16.59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3篇2024年派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心得体会、汇报发言.docx
县财政局派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心招区档案馆(地方志办)派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心得体会在2024年全市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县财政局派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心得2023年5月,组织选派我到X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时光荏苒,转瞬即逝,我的驻村生活已有一年之久,回首过去,驻村工作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让人激动、使人感慨、令人回味。为了更好履行“第一书记”的职责和使命,我不断深入学习,加快角色转变,严格落实'一宣六帮”要求,认真践行驻村工作“八法”,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党员的使命与担当。一、党建引领,让基层组织强起来。村党支部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建设,提升X村党支部凝聚力,规范党员教育管理。在认真分析村“两委”班子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沟通交流,全面了解村“两委”建强基层党组织的有效建议,严格落实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机制,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线上线下多形式丰富支部党员学习活动,坚决做到不走过场,不搞应付。同时,科学制定发展党员规划,注重引导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等优秀青年向党组织靠拢,持续为党员队伍充实“新鲜血液”,大力培养村党组织后备干部,明确专人负责党建工作,确保党组织建设有力有序。自驻村以来,组织开展集中研讨学、考察交流学、现场教育学等活动30余次,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1次,与党员开展谈心谈话40余人次,吸收入党积极分子2人,发展党员1人,培育后备干部2名。组织支部党员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7个,开展党员志愿活动30次。二、培育产业,让群众生活富起来。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为实现村集体经济迅速发展,我积极鼓励群众以流转土地入股的方式发展产业,动员群众参与到村集体经济发展当中。驻村以来,我会同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员认真谋划、积极探讨如何推进强村富民举措,坚持集中连片发展种养殖业,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引进中药材连翘种植90亩,套种油菜60亩、艳椒66亩,鼓励群众流转土地120余亩,流转土地资金达9万元,带动群众务工60余人次。鼓励支持懂经营、善管理、能带富的党员带头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示范带动能人大户种植吊瓜50亩,肉牛养殖15头,养羊30头,林下养鸡1000只,稻花鱼养殖20亩。同时引进大户种植中药材茯苓100亩,带动脱贫户就业30余人。为进一步解决产业发展难题,积极向上级申请产业路建设资金88万元,修建产业道路2.2公里,将惠及X村150多户700多名群众,极大地提高了农耕地的生产管理水平,降低运输成本,促进乡村振兴。三、移风易俗,让乡风民风美起来。乡风文明对实现乡村振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征求群众关于文明村寨建设的意见和想法,我时常同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入户走访,组织召开院坝会和群众会汇总梳理意见建议形成文明准则,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制定以公益参与、敬老抚幼、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等为主要内容的村规民约。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比”活动,组织开展户内卫生评比活动,评比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同时以志愿活动为载体,以文明实践积分制为抓手,建立“积分超市”,将群众参与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情况转化为相应积分,以户为单位按季度开展积分管理,群众所得积分可到“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引导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全面促进乡风文明和社会和谐,让乡村振兴焕发新活力。四、心系群众,让为民服务暖起来。我时刻谨记“要从百姓最关心的事抓起,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做起“。驻村以来,始终把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真心诚意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积极主动参与群众生产生活,竭尽全力为群众解决所需所求,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为巩固脱贫人口家庭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我和驻村干部及村“两委”常态化开展防返贫预警监测工作,全面排查因病因灾因学以及突发意外事件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困难的群众,及时制定实施帮扶措施,切实解决群众困难。在严寒天气,我认真履行安全保障第一责任人职责,对全村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幼小儿童等群体全覆盖地走访,及时落实相关安全保障政策。驻村以来,为2名困难中职三年级学生申报雨露计划助学金1900元,为村里3户困难家庭申请临时救助资金3740元,帮助群众申请跨省交通补贴65人次,稳岗补贴12人次,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之后的驻村工作中,我将牢记初心,钾足干劲、真抓实干,在加强党组织建设、防返贫监测、产业发展等工作中奉献自己的力量,做实干担当的践行者,找准为民服务的着力点,在X村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奔跑。区档案馆(地方志办)派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心得体会2023年5月,组织选派我到X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2024年5月起,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年来,我充分发挥曾在扶贫岗位工作多年的优势,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全身心把村情摸准、把帮扶做实、把组织建强,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应有贡献。一、党建引领,建强支部2023年初,由于X村党支部战斗力不强,脱贫巩固成效不稳,被列为全区“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对象。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提升村党支部抓党建工作水平,通过建立区档案馆(地方志办)党支部与X村党支部联建帮扶机制,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增强X村党员的党性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同时,指导规范开展主题教育,提升政策理论水平,做好“学、干、改”。协助抓好支部日常工作,把党建工作做到经常。规范落实好村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费收缴和党员发展工作,严肃支部党员的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强化流动党员管理。2023年11月,X村党支部已完成“软弱涣散”党组织问题整改,并通过区级验收,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彰显。二、真蹲实驻,摸清村情摸清村情底数是开展驻村工作的基础,坚持对脱贫户、低保户、五保户、残疾户、重病户、受灾户“六必访”,了解各户家庭现状、收入情况及存在的主要困难,针对具体问题与村“两委”提出分类帮扶措施,力促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返贫。通过全面摸清各类人员情况,找准驻村工作定位和目标方向。利用好X村区位和资源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防止返贫的最有效举措。会同种植大户、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及村贤能人等,深入走访全村每片土地,了解发展状况、产业布局、交通优势、气候生态等特点,利用X村山高谷深丘陵气候、距集镇3公里以及周边分布锚矿企业等区位优势,探索出“生态养殖+特色种植+乡集镇市场+镒矿业带动”发展模式,为有序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提速赋能。三、用心帮扶,补好短板驻村以来,我立足村居实际,以群众“急难愁盼”作为开展驻村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振村民发展信心。针对村民们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知之甚少,发展目标方向茫然等问题,通过入户走访、矛盾纠纷化解、院坝会群众会等,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国式现代化近期和远景目标等送入“寻常百姓家”,在全村“播种”了生态发展、绿色发展、共同富裕等理念。在对全村困难人群摸排的基础上,通过征询村民意见、召开问题研判会议、向上对接帮扶政策,对全村脱贫户、监测户建立了帮扶台账,根据各户返贫隐性风险,制定解决帮扶措施,并告知帮扶责任干部,让其帮扶在点子上、问题解决在关键处。面对全区资金总体较困难的现状,我多次回派出单位区档案馆(地方志办)汇报驻村工作事宜,极力争取帮助解决村民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帮扶X村2万元资金全部拨付到位,同时,积极到区直有关部门“化缘”,协调解决10800元粮油帮扶物资,为全村脱贫户、监测户、受灾户等72户实施帮扶工作巩固提升,有效提升帮扶质效。接下来驻村工作中,我将持续聚焦民生关切、产业发展、组织建设,努力做到尽心、尽职、尽力,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履行好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应尽的职责。在2024年全市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村位于*市西部,距*城区75公里、距长沙城区130公里,全村面积12.1平方公里,共有人口1235户4565人。但近年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济发展都遭遇“瓶颈”,与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村民致富增收,驻村工作队着力建强村“两委”班子,打造了一支精诚团结、有战斗力、有执行力的乡村振兴骨干力量,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起好了步、开好了局。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抓头雁带班子,建强“主心骨二针对村“两委”中的老同志动力不足、年轻同志能力欠缺等突出问题,工作队及时与派出单位领导汇报,并争取乡党委支持,将“抓头雁带班子”作为“先手棋”,首先把“关键少数”凝聚起来。真心"交朋友工作队到村上就立即入户走访,全面了解民风民俗、村情民意,摸清*“家底二同时,随时随地与村干部谈心交流,拉近彼此距离,共话发展思路。诚心“帮朋友”。面对村“两委”成员新老接替、发展理念有分歧等问题,工作队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从推行“每周双例会制度”、季度谈心谈话、半年“政治体检”等各方面,加强引领帮助,凝聚发展共识。常态召开交心会,开诚布公找差距、提建议、求共识,帮助村“两委”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与村干部“一对一”“一对多”结对,“AB岗”搭配,分阶段制定帮扶目标,手把手教方法、面对面传经验。热心“聚朋友”。坚持以“人心换人心”,加强人文关怀,利用节假日、过生日、“家有喜事”等契机,经常组织团队开展联谊活动,尤其是对有困难家庭的村干部,想方设法给予帮助和支持,让彼此间感受到村“两委”一家亲的温暖。正因为如此,村“两委”干部队伍精气神发生了显著变化,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升,村绩效考核排名全乡第一。抓支部强堡垒,筑牢“压舱石”。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驻村工作队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党支部组织力为重点,通过定目标、优机制、明措施、强激励,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打造一支“永不走的驻村工作队”。织密组织体系。以中组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试点为契机,投入30万元对红色故里党建阵地提质升级,围绕“五化”目标,制定出台“红色*”党支部建设指南,全面优化完善基层党建组织体系。坚持党总支以上率下、一以贯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双述双评”“四议两公开”等基本制度。采取“导师制,传帮带、跟踪培养、安排项目实践锻炼、技能比武等方法培养各党支部青年人才。创新组织机制。工作队结合村(居)民代表工作探索实践,以组织建设为牵引,围绕全村667户常住村民,组建57名村(居)民代表队伍。从强化组织保障、把握关键环节、健全激励机制等方面,推动解决好“谁来当代表、为谁当代表、怎么当代表”的关键问题,形成了“群众反映一代表收集一组织答复”的良性自治格局。自村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开展后,收集解决各类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0多个,基本做到村民问题不出组、村。抓党员聚合力,绘制“同心圆二乡村振兴只有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党群一心、携手共进,才能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突出红色引领。*村作为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故里,在党员教育培训上注重与红色革命传统相结合,用红色血脉激发红色活力。挖掘红色资源开发3堂培训课程、布局建设4个红色体验点、用活永远的叔衡戏剧等方式,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感染身边人,让党员在教育培训中继承先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凝聚越乡村振兴的奋进力量。抓实积分管理。结合党员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行业属性,对全村122名党员分类开展积分管理,建立“先锋基础分+作用分+鼓励分-扣减分”的模式,以“小积分”撬动党员“大队伍特别是将积分管理融入基层治理、服务群众全过程,比如,在疫情防控、自建房排查、森林防火、人居环境等重点工作中,设立党员责任区、先锋岗。同时,坚持按月公示党员积分“红黑榜”,加强对评价标准、考核方式、结果运用的跟踪反馈,促使党员自觉比积分、比服务、比担当,有效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