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学习教育心得体会汇编(30篇).docx
党纪之严在于“爱之深责之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划好党员干部履职用权、行为处事的红线和底线,明确“清单”和“代价”,一旦触碰必定“买单”,任何侥幸“逃单”都是徒劳。加强纪律建设,不仅不会不利于发展,恰恰是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讲,纪律规矩的约束是对党员干部最大的保护,党纪之严在于“爱之深,责之切”,在于“惩前患后、治病救人”,只有深入骨子里的严管厚爱,才能使党员干部在为人民服务的路上行稳致远,从而不断迈向新台阶、取得新作为、赢得新人生、实现新价值。“严管”和“厚爱”结合,纪律既是“高压线”,也是“通行证爰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J严格的事前监督,胜过遗憾的事后查处,治病“在膜理”而非“在骨俺”,才能真正让党员干部少犯错、少后悔。有种错误观点认为条条框框影响自己自由施展,事实上,遵守纪律规矩才是干事创业的最大底气。无数案例证明,党员''破法",无不始于“破纪如若监督管理失位、纪律意识匮乏,认为吃几顿饭、喝几瓶酒、收点小东西无伤大雅,但“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久而久之“小节不慎,大节难保”,最终铸成大错、悔之晚矣。如若思想道德滑坡、价值观念扭曲,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造成党的决策部署“肠梗阻”,最终影响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更阻碍了党的事业健康发展。条例遵循管党治党的规律,坚持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就是为了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纪律既是“高压线”,也是“通行证”。只有潜心学纪、笃悟知纪、立规明纪、知戒守纪,切实将党纪党规深烙入脑、铭刻在心、力践于行,养成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习惯,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获得真正的自由。“约束”和“激励”并重,纪律里有“紧箍咒”,也有“护身符”。修订后的条例,不仅划出“红线”,标出“禁区”,列出“负面清单”,同时也指出:“党员行为虽然造成损失或者后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所引起的,不追究党纪责任。”坚持实事求是和主客观相统一,强调违纪行为需要同时具备客观违规性和主观有贲性,明确了对没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行为不追究党纪责任的基本规则,避免了因纯粹客观归责挫伤党员、干部积极性。这次条例的修改完善,为精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奠定了党纪处分方面的基础制度,体现的正是“约束”和“激励”并重,促使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敢用、会用容错纠错机制,精准做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以免除广大党员、干部投身干事创业、改革创新、推动发展的“后顾之忧党员干部亦应念好“紧箍咒”用好“护身符”,切实将党章党规党纪作为规范自我、提升自我、保护自我的“尚方宝剑”,以如履薄冰的谨慎守住红线、守牢底线,不断提升拒腐防变能力,始终在人生道路上干干净净、清清白白。“担当”和“作为”一体,纪律立起“指示牌”,扬越“奋蹄鞭”。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条例不仅对洁身自好有纪律要求,同样对担当作为也有相关纪律要求。明确指出,针对一些干部满足于做太平官,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难往上交等突出问题,专门增加对不敢斗争、不愿担当,面对重大矛盾冲突、危机困难临阵退缩行为的处分规定。同时,增写了“新官不理旧账”的处分规定。权力意味着责任。共产党人干事创业,图的是造福百姓,为的是家国兴旺。条例为党员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行使权力立起“指示牌”,扬起“奋蹄鞭”。广大党员干部既要在风纪上“管住身心”,也要在事业上“放开手脚”,把遵规守纪融入到谋事担事上,把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与真抓实干、紧抓快干、埋头若干结合起来,以心中时时装着百姓的一腔赤诚,练就不惧歪风邪气的“钢筋铁骨”,以“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事业心,诠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责、为民造福,做到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不负组织重托、不负群众期盼,不断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切问近思笃行'让党纪学习教育积厚成势”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再次强调要抓好党纪学习教育,他指出:“温水煮青蛙,前车之鉴不可忘却,每个人还是要好好复习一下。脑子里要有个紧箍咒反腐败永远在路上,没有敬畏感就会迷了道。”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的重要保障。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念好“紧箍咒”,坚持在党纪学习教育中“切问、近思、笃行”,真正让党的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勤学切问”的信仰厚度,成“挺纪在前”的忠诚之势。在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序言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十分生动的,我们的学习也应该是生动的。回首我们党的百年征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从中汲取能量、获取能力,尤其是当前全党上下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更要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工作重点,全面系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原原本本学习、逐字逐句研读中强化对党章党规党纪的敬畏之心,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细究近思”的清廉厚度,成“明纪在胸'的规矩之势。党纪不仅仅只是一部部规章制度,更蕴含着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对党的性质、宗旨、纪律等方面的深刻反映,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也不仅是要求熟读纪律条文,更要细悟条例制定修订背后的主旨和要义、目的和意义,真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紧绷政治纪律这根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主动将党纪学习教育和推动工作紧密结合越来,切实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坚决抵制各种诱惑和腐蚀,以清正廉洁、无私用权带动身边人、影响周围人、感染更多人,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积“实干笃行”的担当厚度,成“守纪在身”的奋进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激励干部群众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党员干部更好地服务人民,其核心生命力在于开展实践、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定期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时常叩问和守护初心,主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的呼声,把群众所面临的难题牢牢地抓在手里、稳稳地扛在肩上,持续发扬钉钉子精神,将党纪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切实把小事办实、急事办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始终如一”让党纪学习教育“入心见行”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为深入学习贯彻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经党中央同意,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此次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广大党员干部要准确把握党纪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以党章党规党纪为安身立命之本,柳足“始终如一”的钻劲、拼劲、韧劲,把遵规守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学纪正心”“知纪律己”“明纪促行”中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入心见行。钾足“一根竿子插到底”的钻劲,在“学纪正心”中筑牢“一心向党”的忠诚底色。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而筑牢对党忠诚的首要之法便是强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惟有常抓不懈加强理论学习,才能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信念,把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党规作为必修课、常修课。一方面,要在学纪知纪上下功夫,持续对照党纪党规逐章逐条学、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切忌浅尝辄止“念标题”、浮光掠影“看大概”,在学思践悟中不断强化党性锻炼、铸就政治忠诚、夯实信仰之基,拧紧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二另一方面,要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作为立身之本,自觉经受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进一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真正使学习党纪的过程成为增强纪律意识、筑牢对党忠诚的过程。钟足“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拼劲,在“知纪律己”中永葆“一尘不染”的廉洁本色。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就是要强化认识严明纪律,查找问题及时纠正,阻塞漏洞防止滑坡。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党规党纪为标尺,常弹”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自觉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一方面,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认真对照党纪法规的具体要求,以正面榜样为标杆、以警示教育为教训,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严守纪律“底线”,不踩制度“雷区”,把遵规守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党规党纪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另一方面,要自觉敲钟警醒,强化自我约束,从思想、行为上给自己念好“紧箍咒”,深入分析查找自身问题与不足,及时纠正错误、防范风险,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钾足“一颗钉子钉到底”的韧劲,在“明纪促行”中擦亮“一往无前”的实干成色。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出发点在于“学”,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迈步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把党纪学习的最终落脚点落到干事创业上,防止学用“两张皮”,做到“干净干事''两头抓。要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职责使命,怀揣“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担当意识和拼搏劲头,以“一颗钉子钉到底”的干劲,把党纪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方法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要传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面对矛盾困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勇于挺身而出,自觉把“国之大者”作为“责之重者”,把“民之关切”作为“行之所向”,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拼劲韧劲,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筑牢心无旁警干事创业、矢志不渝为民造福的行动自觉,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中凝聚干事创业的奋进力量,以实际行动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修好党纪“三堂课”画好时代“坐标系”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清廉,腐败止于正气”,党纪学习教育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党员干部纪律意识的增强、党性修养的提高,与党员干部自身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息息相关、紧密相连。身处一个不进则退、退无可退、非进不可的时代,党员干部要修好党纪“三堂课”,画好“理念O点”“廉律X轴”“民生Y轴”,找准时代“信仰”坐标、“廉洁”坐标、“初心”坐标,以昂扬之姿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修好党纪“思想课”,画好“理念。点”,找准“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时代“信仰”坐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此次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在以“思想”启智润心,筑牢思想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进而淬炼非凡思想定力。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化党纪理论学习,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支部活动,采取“线上+线下”“集中+分散”等灵活学习方式,把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案头卷”逐条逐句学,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确保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念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正心正念,让“党纪学习”成为战胜“薄志弱行”的有力武器,以坚定理想信念的忠诚之心,在时代考验面前勇往直前,始终拥护党的领导。修好党纪“廉洁课”,画好“廉律X轴”,找准“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时代“廉洁”坐标。“廉者,政之本也”,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