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SD08 0006—2024内河智慧航道 信息化建设指南.docx
-
资源ID:1407345
资源大小:68.01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SZSD08 0006—2024内河智慧航道 信息化建设指南.docx
ICS35.240CCS1.67SZSD数字山东程标准SZSD0800062024内河智慧航道信息化建设指南InlandsmartWaterWaySInformationconstructionguide2024-06-01实施2024-04-15发布济宁市大数据中心发布本文件按照GB/T1.1-20204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木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近任。本文件由济宁市大数据中心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梏.本文件起草单位I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济宁市大数据中心、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娜、陈永剑、张亚、杨景军、张英明、石国安、高峰、陈爽爽、胡羽媒、军希良、侯东海、薛乃玉、典文峰、万海霞、马愆卿、程益、侯保华、王超亮、何海、张智稼、李思洋、张景春。内河智慧航道信息化建设指南1范围本文件提供了内河智慈肮道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犷建内河智慈航道的信息化设计及建设.2规楚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目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0263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507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GB/T2818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39620沿海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电站技术要求GB50057建筑物防褥设计规范GB50343建筑物也子伯息系统防的技术规苞JT/T679收高频(YHF岸台技术要求总则港口信息基础数据元航道信息条础数据元船舶信息基础数据元JT/T697.1交通信息耗础数据元第1部分:JT/T697.3交通信息荔础数据元第3部分:JT/T697.1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第1部分:JT/T697.5交通估息基础数据元第5部分:JTS/T160水运视频赛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JTS/T181-1内河航标技术规范JTS195-3内河电子航道图技术班的IEC61162-1海上导航和无规电通信设备及套统数字接口第I部分:单通话器和多方收听器(MaritimeraviatinandradiocoMiunicationequip三entandsystems-DiRiIaIinterfaces-Part1:Singletalkerandmultiplelisteners)ITU-RM.1371-5在YHF水上移动频段内使用时分多址的自动识别系统的技术特性(Technicalcharacteristicsforan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using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intheVHFmaritimemobilefrequencyband)IHOS-52ECD1$海图内容和显示规范(SpecificationsforChartContentandDisplayAspectsofECDIS>IlK)S57IHo-宇海道测量数据传输标准(IH0TransferStandardforDigitalHydrographicData)IHoS-63IHo数据保护方案<IH0DataProtectionScheme)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航道waterway在江、河、湖、海等水域中,为船舶航行所规定或设置的船舶肮行通道.3.2智航道smartwaterway以数据为关键蹙素和核心察动,融合运用5G、北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航道网动态运行管埋服务、船舶与航道高效协同的现代化航道.3.3感知设备sensingdevice为铅的、航道通航环境、航道璃础设施等各类信息要素诳行采集、传输、处理和识别的设施设备统称.3.4网络地图服务webmapservice一种基于网络服务接口,住第从,个或多个地理信息数据库传输有地理定位的地图图像数据的地图服务.3.5网t地图切片股务webmaptileservice一种采刖预定义图块方法、提供切片地图访问操作的网络服务,3.6网络要素服务webfeatureservice一种用于传怆矢fit地理要素数据的同络服务.4缩略语下列缩略谙适用于本文件.AIS:船的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GIS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aationSystem)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MMSIt水上移动通信业务标识码(MaritimeMobi1eServiceIdentify)(X;C:开放地理空间协会(OpenGeospatialConsortiu>WFS:网络要素服务<lebFeatureService)WMS:网络地图限务(WebHapService)WMTS:网络地图切片服务(WebMiipTileService)VHF:国高频(VeryHi曲Frequency>5星本原则5.1 内河智卷航道信息化建设宜符合全市智惑港航总体框架.以达到数据共享、业务例同.提升航运信息化建设成果效能,5.2 内河智型肮道信息化建设宜根据各地管理特色和各工程建设要求,在先进、适用的前提下确定具体建设内容。5.3 内河智恩航道信息化建设宜充分融合应急、物流、海5、航道、污染防治等方面的信息,建立内河区域资源共享开放接口,形成基于多部门多要素资源的例同工作机制.5.4 内河智线肮道信息化建设在整体适用的前提下,在基础便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等方面积极选用安全、可相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5.5 内河智龙肮道信息化建i殳框架,按主体内容分为感知层、传输网络层、支撞层和智代应用层,见图1.6.1总剜6.1.1 第知设备布局宜采用立体感知体系,分为航道水面感知、航道水下感知、航道空中感知三类,6.1.2 俄遒水面感知设脩目包括视频监控、AIS基站、VHF荔站、缶达、航标遥测遥控、气象监测、哲能卡I等.6.1.3 航道水下感知设施宜包括流速流向监测、水位遥测遥报、航道水下地形扫测等.6.1.4 航道空中感知设施宜包括无人机、高分影像等.6.1.5 感知外场设备供电宜优先选用市电,在市电困难或规缆敷设难度大的区域,宜采用风光互补供电,其番电池容量立满足不小于连续3天阴雨天气的要求.616外场感知设施及杆件的防缶接地设做宜符合GB50057,GB50343的有关规定。6.2航道摄像机1 .2.1布设间距宜为lk三2km:在航道交汇处、转弯处、汉口处、渡II、临湾河设施、码头前沿等重点区域宜适当加密肮道摄像机.6 22宜具需对航道交通运行状态、航道基础设施状态实时监控能力,并满足JTS/T160的规定.6.2.3监控数据存储保留时间宜不少于90天.6.2.4安装高度宜以消她观察周国水域的交通状况无遮挡为前提,优先利用航道岸何建筑物、临跆河设施、航标等安装。6.3AF基站6.3.1航道AIS基站的布设宜统一规划,合理布设组网,实现全域干规航道AIS信号全耀凌.6.3.2单座AlS菸站信号豆靛半径直不小20km,633数据接收功能宜能接收CIaSSA和ClassB船栽AIS终端的全部消息语句.634数据输出宜符合IEC61162-1及ITU-RM.1371-5最新要求.6.3.5宜在航道岸例已有高层建筑物或铁塔上安装AIS基站,当需单独建设铁塔时宜与智盛航道其他外场设备合并建设。6.3.6AIS基站的建设宜符合GB/T39620的规定。64VHF岸台1.1 .1航道VHF岸台的布设宜统一规划,合理布设组网,实现全域干我航道VIIF信号全置釜.6.4 .2单座VHF岸台信号徵靛半径直不小于20km,且与AIS明站同址建设.64.3航道YHF岸台从事遇险安全通信业务和日常通信业务,宜配置一个遇险安全呼叫守听领道(YHFCH16和至少一个工作姣道.6.4.4VHF岸台的建设宜符合JT/T679的规定.65雷达65.1在船制等重要通航建筑物附近宜设置雷达系统,了解附近船舶的动态信息和交通状况,6.5.2所达系统宜能实现渐达目标的判定和跟踪、甫达目标与RIS目标的融合、危险判断和报警等踪合处理,实现对管辖水域船的航行状态的总体施觇,65.3雷达设品的鼠置宜根据作用距离、分辨力和定位精度等要求确定。654宜在航道岸恻已有高层建筑物或铁塔上安装雷达天规,当需单独建设铁塔时,宜与智慈航道其他外场谀备合并建设.6.6航标遥测遥控661航道航标支配祝航标遥测遥控终端,来集、发送航标设;的运行多数,662航标遥测遥控终端宜至少包括中央控制模块、存储模块、测控模块、通信模块、扩展模块、电源模块等,6.6.3航标遥测遥控终端宜支持北斗单模功能.664航标数据采集频率直能支持根据实际需求设定,采集间隔时间不宜超过1次/3Omin,6. 6.5肮标遥测遥控设备宜符合JTS/T1811的规定.6.7气象监测系统67.1在船闸、湖区航道等处宣布设气象站。气象站宜与其他外场感知设符同址布设.6.7.2气象站宜具备实时监测风速、风向、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降雨量、大气能见度等数据.并具有监测数据智能分析、自动预警等功能。6.7.3宜在无高大障碍物阻挡的位置安装气象仪,68智能卡口68.1在航道重要通肮建筑物'航道交通繁忙航段等处在设置智能卡I.具体在筋航桥梁上或肮道岸边立杆安装。68.2智能卡口系统宜至少集成高清抓拍摄像机、激光雷达等设备,使用激光扫描及视频Al技术作为主要的技术手段.6.8.3智能卡0系统文具有船的流Ift统计、船舶抓拍、船型识别等基本功能要求,他鲂对船舶特定行为如邮我都限、未开启AIS、未穿救生衣等诳行识别。69流速流向监测691宜在沿江沿海门门处航段、船刚、汛期行洪造成横流较大影响船珀航行的航段等处布设流速流向监测设备。692流速流向监测仪宜具备采集水流流连、流向、流量等功能.693宜集合考虑现场施工条件、建设成本、维护难度以及各类流速仪适用条件合理选用流速流向监测设备.6.10水位遥测遥报6.10.1直在码头、船闸、水上限务区、锚地、支汉河口、水位变幅较大航段、阳航桥梁等处布设水位遥测遥报监测设备.610.2水位潮测遥报系统宜至少包括水位计、遥测遥报枭集终端、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并具符实时来集和发送航道水位数据的功能,6.10.3宜综合考虑现场施工条件、建设成本、维护碓度以及各类水位计适用条件合埋选用水位计的类型.611航道水下地形扫测6.11.1 航道水下地形的为刈宜为等距离采集,绘制里程较长航遒时,航道水下地形数据采集宜采用多波束测深仪。6.11.2 除航道水下地形外,宜对航道两侧至少50«范围的堤岸、码头、碍航物、跨河建构筑物等进行测班,测绘内容至少包括所在航道、经纬度、建筑类型、基本参数等.6.11.3 电子航道图的建设宜符合JTS1953的规定.6.12无人机6 121在具备水上交通态势及应急而控、航道基础设施状态若划、通航桥装巡杳等能力,宜第成高清摄影抵像.提供岚活高效的控制监管功能.7 .12.2巡航避开高压线路、无或基站、电视信号发射塔等强电磁干扰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