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docx
2014年,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卜行压力和严峻互杂的经济形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以建设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为统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止缓、回稳、促增”的总要求,紧抓综改区建设、同城化推进等多重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为着力点,统筹稔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主动作为,大胆创新,精准发力,破解难题,全市经济和社会实现了平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持续增加,稳增长工作成效明显2014年,我市积极应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和严峻兔杂的经济形势,认更落实国、省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出台了晋中市“煤炭10条”等扶持政策,全市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的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排全省第二位,比2013年前移两位。三次产业比求由2013年的9.2:50.5:40.3调整为9.9:47.5:42.6,经济结构趋于优化。农业生产再获丰收.粮食生产稔中有升,优势农产品集中片区布局更优“工业生产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7.2%,快于全省4.2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2位。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年第三产业投资完成518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的46.8%,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9个百分点,拉动产业快速发展。(二)"双十二"改革全面铺开,转型综改统筹推进深入推进“转型综改攻坚年”活动,12项强大改革和12项或大事项取得实质性进展,30项更大转型项目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持续加大。财政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土地管理改革不断深化;金融服务机制创新走在全省前列;核心全大事项推进顺利。(三)“项目见效年”成绩显著,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六位一体"目标超额完成“认真落实”项目见效年”活动,加强项目服务和管理,出台了普中市重点项目建设管理指导意见,率先在全省实现重点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重点工程.六位一体”全面超额完成省定任务目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园区建设升级上档;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有效提升。Wq)区域综合优势进一步凸显,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快。与国旅集团签署故略合作协议开通从太原和周边地市直达平遥古城、祁县古城、王家大院等能区的10条直通车线路。实施重点旅游项目35项,帧力实施景区提升工程。区域“大物流"顺利推进。三普综合保税物流港加快建设,太原铁路枢纽(北六堡)物流中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中储综合物流园、经纬仓储设施、苏宁电器配送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文化"大晋中"加速发展。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晋中国际柔力球交流大会。启动实施全民文化行动,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快推进,E王家大院3、兴隆门客栈片太行奶娘等5部新作品搬上舞台,杼华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国际柔力球交流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水平稔步提升市城区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市城区8大类85项“百亿城建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27.2亿元。北部新区集中连片开发进展加快。旧城区改造,羊名街、迎宾广场、普华片区和迎宾东区4大片区以及S个城市棚户区、14个城中村改造完成投资65.6亿元。锦纶路拓宽改造建成通车。市政公用设施服务保障能力进步提高。重点城镇组群建设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六)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积极推进污染减排。出台£生态环境保护多元投入机制实施方案,大力开展大气、水污染防治行动,完成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15100辆.实施新能源替代,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加速实施城乡绿化工程。平川现代林业展示区和东山生态经济林业示范区加快建设。启动中幼林抚育财政补贴试点。全市新修森林防火道路IlOo公里;33项市级重点造林绿化工程基本完成;高速公路、旅游公路及河道沿线绿化90公里。完成造林50万亩(其中干果经济林15.3万亩),植树l0万株;完成育苗8.8万亩,林木绿化率增加1.1个百分点。全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加强节能评估审查,甲静汽车试点桎步推进,积极推动公交车电动化.(七)社会事业统筹推进,民生民利不断改善教育改革纵深推进;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加大;继续用深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群众文化工作广泛开展;安全发展基础更加扎实。201S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根据市委三届六次全会精神,本若“枳极稳妥、实事求是”的原则,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从我市转型跨越发展需求实际出发,结合晋中“十二五”规划目标要求,2015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11标为:地区汽产总值同比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以上;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隹总额同比增长1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万元GDP粽合能耗下降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岗位3.6万个;六项污染物减排完成省下达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实现2015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着力谋求改革红利,持续引深转型综改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以20项重大改革、30项重大事项和30个重大项目为重点,全面深入推进转型综改试险区建设.推进关键领域改革。一是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机制;二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三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管;四是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五是健全土地再开发激励约束机制.突出抓好核心重大事项。一是重点推进108示范区建设;二是统筹推进太原晋中同城化;三是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加快建设科技三级平台建设,推进高校新区、科技创新城、市城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二)着力加速项目提质增效,加快产业转里步伐全面落实重点工程"六位一体"年度目标任务。按照“项目提质增效年”的总体工作要求,全市各类重点工程当年计划投资1060亿元。深化”个项目、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领导包项R责任制度,促进重点项H的快速推进。注重效益优先,提高公共资源利用效益。整合优化传统产业.积极推广发展循环经济,引导传统产业向产业集群发展.全面推进煤炭革命,加快形成煤炭营销新佚序。积极引导当地用煤企业与煤矿签订长期供需协议。加快建设集煤炭生产、运输、销售、库存、价格等综合信息为一体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完善矿业权交易平台,促进矿业权依法流转。启动技改矿井“两年大会战”,2015年力争14座矿井建成竣工。加大煤层气抽采力度,利用率达到40%以上。大力推进煤电化基地建设。布局实施一批煤化工项目。推动循环发展,全面启动灵石东方希望铝系循环园区建设。培育壮大新兴特色产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建立产业技术联盟和技术交易平台,推动特色产业升级上档.大力发展装符制造、新能源、新材界I、食品医药等新兴产业,努力在装备制造业上实现突破,枳极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新型材料,做强食品工业,整合发展医药和药材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业。大力实施“旅游发展攻坚年”活动,实质性推进与国旅集团的合作。加快推进重点景区道路、停车场、公共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全面开发东山生态旅游,做大做强平川晋商文化旅游。打造现代物流港,加快推进北六堡铁路货运物流中心建设;推动苏宁物流配送中心、普洛斯物流、中储物流、经纬物潦等项目开工建设.(三)若力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全面启动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及其他用益物权抵押网资、有偿转让、入股分红的具体途径。市、县两级制定出台引导和鼓励土地有序流转的政策措施,用活用好土地流转专项资金,积极扶持规模经营。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推进农业集团化经营;成立两个"1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基金和担保公司;力争太谷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建成投用;整合名特优农产品,包装打造自有品牌.发展特色现代农业。重点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区提升、设施农业发展、畜牧产业翻番工程,加快山西农产品加工中心建设。做优“村品”特色,重点打造优势农产品集中片区。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带动全市农产品销售收入160亿元以上。提升农业组织化、标准化水平。强化农业科技普及推广,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导鼓励单位职工和高校师生深入农村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推进扶贫开发,以673个贫困村为主战场,以“双百加工程为正点,统筹实施精准扶贫、定点扶贫和包村增收,确保3.97万贫困人口脱贫。Wq)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维续实施市城区“百亿城建重点工程”,力争全年完成投资120-140亿元。全面铺开北部新城产业、商业开发和公共设施建设;实质性推进羊冬片区、迎宾广场片区、晋华片区、迎宾东片区和顺城西街片区等S个片区和20个城中村、16个棚户区改造。实施路网改造、管网建设等一批功能提升工程。开工建设垃圾综合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加快建设公园绿地、公共交通等一批民生重点工程;启动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建设。供水、供热、供气普及率和生活污水处理率要完成“十二五”任务。提升城市形取“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开展综合交通、择水防涝、智慈城市、环卫设施等城市基础功能专项规划;实施城市交通智能化改造;进一步畅通微循环;深化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按照“一区两翼"布局,加快省级示范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小城做和农村新社区;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维续实施完善提质、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宜居示范四大工程;优化城乡交通条件;增强水支撵能力;实施城市排水系统改造;继续推进农网升级改造和低电压治理。(五)着力打造美丽宜居新晋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督检查,督促重点污染源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和污染物槎定达标排放,进一步推进完善环境监察网格化监管体系的规范运行。创新投入机制,通过PPP、特许经营等模式推进修更生态、发展环保产业。深入开展电力行业、焦化行业烟气治理和燃煤锅炉改造;规模化养殖场治理率达到60%以上。继续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完成"十二五"目标。不断改善大气和水环境质疥,完成全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任务1850项,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19项。细微颗粒物(PM25)浓度和颗粒物(PMIO)浓度均要比2014年卜.降2%.地表水水质达到省考核要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全面实施造林绿化。启动108国道绿化提质上档工作,实施山上治本和城乡增绿工程。加快建设城郊森林公园、植物园、湿地森林公园。全市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两侧行政村基本建成绿化示范村.力争平遥通过省级生态县验收“进一步推进市城区北山绿化工程。在加强耕地保护,确保我市耕地红线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同时大力推进生态庄园建设,力争全市达到100处。新造林30万亩(其中干果经济林面积10万亩);完成植树800万株;新育苗4万亩;改造低产低效干果经济林10万亩;林木绿化率增加1个以上百分点。强力推进节能降耗。树立低碳、绿色发展理念,继续深入开展"双百户"重点能耗企业节能行动计划。加强节能监测预警,严格执行能评制度,提高高耗能项11的准入门槛。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建设一批充电站、充电枇、甲静加注站等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六)若力改善民生民利,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继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力争昔阳、和顺、祁县、平遥4县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率先在全省实现县县达标;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