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县在全市“强村富民”经验分享会上的交流发言.docx

    • 资源ID:1378772       资源大小:10.6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县在全市“强村富民”经验分享会上的交流发言.docx

    县在全市“强村富民”经验分享会上的交流发言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对铜仁对梵净山保护管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把''强村富民”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生态优先,突出绿色发展,绘就了一幅强基层组织、强集体经济、富农民口袋、富农民脑袋的绿色生态“强村富民”新画卷。一、强化党建引领,促基层组织强起来。一是抓基层强基础。围绕基层基础“强双基”,持续巩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深化“五好双强”党组织建设,探索出台县农村党建提质增效行动方案,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在全县开展排队抓尾工作,县乡村三级联动,深入排查整顿提升后进基层党组织,积极培育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带动中间部分创先争优,着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目前,全县排查整顿提升后进党组织11个。二是抓队伍强素质。构建村级班子队伍、头雁队伍、党员队伍“选育管用”全链条、全周期培养管理机制,创新实施跟岗挂职、结对帮带等“五个一批”培育措施,推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截至目前,选派17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跟岗挂职,动态储备培养村(社区)后备力量210人。三是抓减负强效能。项目化推进村级基础数据”一张表”工作,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全面为村级组织“减负松绑”。同时,充分整合村级公共资源,按照“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的原则,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便民服务,提高村级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促进村级服务水平提质增效。二、坚持生态优先,促集体经济强起来。一是主导产业带动。围绕生态茶、中药材、冷水鱼和蛋鸡养殖“3+1”主导产业,培育引进贵茶集团、国药集团、农夫山泉等龙头企业,引导各村(社区)通过股份合作、联合经营等模式参与主导产业链上中下游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既按股份分红,又获取生产经营收益。目前,全县10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至50万元的有38个、50万至100万元的有17个、100万元以上的有11个。二是政策保障推动。组建县乡村三级强村富民公司,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机制,明确对不可抗力致使公司遭受损失的,由村企共担风险。探索出台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激励措施“十条"(试行),从金融、资金等10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保障,同时供给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保险产品,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抗风险能力。三是发挥优势撬动。充分发挥绿色生态比较优势,借助东西部协作机遇,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引导各村(社区)按照资产资源入股、提供社会服务、组织订单生产等路径,积极推进林下中药材、生态茶等“一村一品”“三品一标”农产品建设,抱团使用“梵净山”字号区域公共品牌,促进梵净山珍农产品出山进莞入湾,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三、突出绿色发展,促农民“口袋”富起来。一是组织务工就业。建立“1+10+N”劳务市场布局,在稳定已就业农民群众岗位同时,积极开辟就业岗位,集中推荐、组织化输出到县内、省外务工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目前,在县江城劳务公司和10个乡镇(街道)劳务工作站统筹下,全县共成立村级劳务公司36个。2023年全县组织化输出到省外务工2.5万人,推荐到县内强村富民工坊务工1.2万人,人均年增收1万余元。二是盘活闲置资产。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引导农民以土地、房产、农业生产设施等资产入股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按照农民股份合理制定最低分红标准进行分红。同时,鼓励农民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村闲置住房发展农家乐、民宿,依托梵净山等6个A级景区景点发展乡村旅游服务等业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三是多种经营融合。以村为单元,根据每个农户家庭人口及劳动力情况,对具备劳动能力和生产经营能力的农户,采取生态茶园、国储林等基地返租倒包,林下中药材、冷水鱼、生态萝卜猪、抹茶等采用订单生产等方式发展家庭农场,带动1万余农户直接参与适度规模的产业生产经营,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四、倡导文明新风,促农民“脑袋”富起来。一是推进移风易俗。以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为抓手,结合“多网合一”,建立并全面推行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一约四会”制度,引导农民群众坚决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炫富攀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逐步内化为自觉、外化为习惯。二是强化示范引领。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宣传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对梵净山保护管理工作重要批示精神,深化文明村寨、文明家庭创建,激发农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感觉恩、听党话、跟党走,形成向上向善向好的生态文化自信与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目前全县评选文明村寨80个,“文明家庭”“美丽庭院”500个。三是培育新型农民。建立教育培训I、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增强农民个人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创业发展能力,带动乡村人口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进一步提升,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目前,全县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家庭农场主、农村经纪人等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新型职业农民8500余人。

    注意事项

    本文(县在全市“强村富民”经验分享会上的交流发言.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