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泵的对中找正探讨(附设备打表找正对中方法).docx

    • 资源ID:1374237       资源大小:168.32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泵的对中找正探讨(附设备打表找正对中方法).docx

    一、泵对中的重要性泵和电机的联轴器所连接的两根轴的旋转中心应严格的同心,联轴器在安装时必须精确地找正、对中,否则将会在联轴器上引起很大的应力,并将严重地影响轴、轴承和轴上其他零件的正常工作,甚至引起整台机器和基础的振动或损坏等。因此,泵和电机联轴器的找正是安装和检修过程中很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二、联轴器找正是偏移情况的分析在安装新泵时,对于联轴器端面与轴线之间的垂直度可以不作检查,但安装旧泵时,一定要仔细地检查,发现不垂直时要调整垂直后再进行找正。一般情况下,可能遇到的有以下四种情形。1) S1=S2,al=a2两半靠背轮端面是处于既平行又同心的正确位置,这时两轴线必须位于一条直线上。2) S1=S2,ala2两半靠背轮端面平行但轴线不同心,这时两轴线之间有平行的径向位移e=(a2-al)23) SIS2,al=a2两半靠背轮端面虽然同心但不平行,两轴线之间有角向位移a。4) S1S2,ala2两半靠背轮端面既不同心又不平行,两轴线之间既有径向位移e又有角向位移a。联轴器处于第一种情况是我们在找正中需要努力达到的理想状态,而其他三种状态都不正确,需要我们进行调整,使其达到第一种情况。在安装设备时,首先把从动机(即常说的泵头)安装好,使其轴线处于水平位置,然后再安装主动机(即常说的电机),所以找正时只需要调整电机,即在电机的支脚下面加调整垫片的方法来调节。三、找正时测量调节方法下面主要介绍在检修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测量调整方法,根据测量工具不同可分为:1)利用刀形尺和塞尺测量联轴器的不同心和利用楔形间隙轨或塞尺测量联轴器端面的不平行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弹性联接的低转速、精度要求不高的设备。2)利用百分表及表架或专用找正工具(如激光对中校正仪)测量两联轴器的不同心及不平行情况,这种方法适用于转速较高、刚性联接和精度要求高的转动设备。注意:1)在用塞尺和刀形尺找正时,联轴器径向端面的表面上都应该平整、光滑、无锈、无毛刺。2)为了看清刀形尺的光线,最好使用手电筒3)对于最终测量值,电机的地脚螺栓应是完全紧固,无松动。4)用专用工具找正时,作好同一记号,为避免测量数据误差加大,应把靠背轮均分为4-8个点,以便取到精确的数据5)作好记录是找正的重要一环。加调整垫面时有以下方法:1)直观法(经验加、减垫方法)。因为在检修中,一些泵的找正并没有完全具备良好的条件和工具,在调整时,老师傅的经验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每次加、减垫都应考虑电机螺栓的松紧状况及其余量。2)计算法。I、原始状态II1.调节后的轴心线(1)先消除联轴器的高差电机轴应向上用垫片抬高h,这是前支座A和后支座B应同时在座下加垫ho(2)消除联轴器的张口在A、B支座下分别增加不同厚度的垫片,B支座加的垫应比A支座的后一些。因此,总的调整垫片的厚度为:前支座A=Ah+AC;后支座B=Ah+BD,(其中,AC和BD的计算方法大家可以思考下,如何通过可测量的数据得来。)泵联轴器找中心偏差标准(单位:mm)Wfl£3000SOaQSOM<»00SO04SOoi<1900SO06soa<noSJOM10t<8006M102泵联轴器的端面距离设备打表找正对中方法单表对中找正的装架示意图图1为单表双打使用单表双打对中法的前提条件B转子图2图中:S一两转子轴头之间的距离;D一联轴节的外径。前提条件:S2D/2轴端距离越大,联轴节的直径越小,计算就越准确,当S2D/2时,单表双打对中法对张口的敏感性强,对中的精度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联轴节直径比较大,端面跳动显著,建议用三表法(或双表法);联轴节直径比较小,端面跳动较小,建议用单表法,单表法适用于长联轴节(指中间接筒较长)设备对中。单表双打对中法的数据记录规定当把表架固定在A转子的轴头上,表杆头触到B转子的联轴节的外圆上时,如(E)所示,叫A打B,记ATB当把表架固定在B转子的轴头上,表杆头触到A转子的联轴节的外园上时,如(F)所示,叫B打A,记BTAO(F)图3记录如下:图4在两次打表的过程中,盘车时的旋转方向必须相同,在记录时,四个方向的数据要一一对应,便于下一步进行计算和张口方向的判断。数据有效性判则数据要“园”。当我们取在0。时表的读数为零,盘表一周回到0。位置时,表的读数要回零。否则,我们称数据不“园”,为无效数据,要查找原因。造成数据不园的原因:百分表不准(先检查表是否回零);表架没有拧紧(用手指轻敲表架,看表针是否转动);磁力表座的磁力不够,未吸牢(同上);联轴节的外圆不园,盘车时两联轴节没有转动相同的角度。(确保转动相同的角度)。遵守数据有效性判则/+«3=a2+4+j=b)+关于径向偏差的测量为什么两转子径向的实际偏差值等于表值的一半?(即为什么实际偏差值是表值的一半?)如图所示:以垂直方向为例,假设A、B两转子的高低差为h,联轴节的外圆半径为R。图5当我们以A转子的轴心为基准,可测得B转子联轴节的最高点的实际高度为:1.l=R-h当我们以A转子的轴心为基准,可测得B转子联轴节的最低点与A转子轴心的高度差Za=÷*上两式相减得:1.2-1.i=2h=(Z2-Z1)2当在顶点位置时把表调为零,即1.I=0,得:h=1.22o所以:两转子径向的实际偏差值等于表值的一半?(说明:该判则在水平方向也适用)单表对中张口方向的判断张口值的计算公式图7垂直方向的张口值的计算公式:±4=(¾+j)d/2s水平方向的张口值的计算公式:/三(4-03)÷(-l)</式中:XA一垂直方向(上下)的张口值;A水平方向(左右)的张口值;S两联轴节端面之间的距离;d一联轴节的外圆直径(打表处)。张口值计算公式的推导由于张口值计算公式的推导较为复杂,涉及到相似三角形等数学方面的知识,加之不影响我们的实际找正工作,在此不再叙述。张口值计算公式的简化关于张口值计算公式的简化我们在实际找正过程中,尤其是对小机泵的找正,都习惯于口算,很少笔算。所以为了便于运用,进行如下简化。由于张口值相对与联轴节的外径和两联轴节的距离来说很小,我们可以近似的认为S=d,则张口值的计算公式变为:垂直方向的张口值的计算公式:li4三(,+¼)2水平方向的张口值的计算公式:/=(i-)+(l-)2式中:±A垂直方向(上下)的张口值;A水平方向(左右)的张口值。注意:以上张口值的计算公式为单表找正的实际运用公式(大机组除外);在计算中要考虑实测数据的正、负。张口方向的判断垂直方向公式:l=(j÷¼)2当:_1.A>0时,上张口;J_A<0时,下张口;J_A=O时,无张口。水平方向公式:Z三(i-)+(-)2当:A>0时,右张口,向a2方向张口;当A<0时,左张口,向a4方向张口;当A=O时,无张口。加减垫子及左右调整量的计算垂直方向(上、下)加减垫子的计算公式:±m=(aj+¼)(5÷ZM)2S-¼21.月后=G+%)(S+I)25-i2当J_H>0,表示加垫子;当_1.H<0,表示减垫子;当_1.H=O,表示合适。其中:S一两联轴节之间的距离;1.前一前支腿到联轴节端面的距离:1.后一后支腿到联轴节端面的距离。水平方向(左、右)调整量的计算公式:礴=&-Wil(S+砌-(4f)/2后=15sms+呵I2S-也-当H>0,表示向a2、b2方向移动;当H<0,表示向a4、b4方向移动;当H=0,表示合适。垂直方向(上下)张口值计算公式的推导(水平方向不讲如图所示:图8

    注意事项

    本文(泵的对中找正探讨(附设备打表找正对中方法).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