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工程施工方案.docx
室外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室外工程主要为:室外道路,以及地下的雨水、污水管道系统及部分绿化等。2、本工程的道路采用混凝土面层,底层为两层150厚的粉煤灰混铺碎石,150厚的6%水泥稳定碎石,上部为200厚的C25混凝土面层。3、本工程雨污水检查井采用砖砌检查井,化粪池采用钢筋混凝土1-3#化粪池。二、室外雨污水工程1.施工作业流程测量放线一现场临时封闭一沟槽挖土和支护一管道基础平整一铺设管道一检查井砌筑及接入原有检查井T隐蔽验收一沟槽回填(先回填砂)一现场恢复2、施工技术措施1)测量放线根据施工管道直径大小及管道铺设线路,按规定的沟槽宽定出边线,开挖前用白粉画线来控制,在沟槽外窖井位置的两侧设置控制桩,并记录两桩至窖井中心的距离,以备校核。2)沟槽开挖、支护设施雨水管的沟槽采用放坡开挖,边坡1:1,沟槽用挖掘机开挖,人工修坡。开挖时,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一定余量,避免超挖,槽底以上200mm用人工修整底面,槽底的松散土、淤泥、大石块等要及时清除,并保持沟槽干燥。修整好底面,立即进行基础施工。槽边堆土高度不得高于1.5m(堆土边坡内侧按照1:1.5控制),在电杆、变压器附近堆土时其高度要考虑到距电线的安全距离,离槽边距离不得小于1.2m,施工机具设备放置离沟槽距离不小于0.8mo3)管道基础施工排水管道敷设在老土上需做砂垫层基层,砂的粒径60mm0沟槽开挖后,在槽底每IOm用钢筋桩设置一个标高控制点。根据图纸要求室外排水管沿管道通长基础。4)铺设管道施工时以逆流方向进行铺设,承口应朝向上游,插口对向下游,铺设前承口和插口用清水刷净。稳管时相邻两管底部应平齐。管道接口需严密,管枕、垫尖、管道不得左右晃动。排管铺设结束后,必须进行一次综合检查,当线形、标高、接口、管枕等符合质量要求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5)检查井本工程检查井砌筑检查井,井内的踏步随砌随安,位置准确,踏步安装后,未达到砌筑强度前不得踩踏。此外,检查井的预留支管应随砌随安,预留管的直径、方向、标高必须准确,管与井壁衔接处必须严密,预留支管用砂浆砌筑封口并抹灰。6)管道坞膀管道坞膀采用中粗砂或符合要求的素土,回填砂需回填至管顶以上200mm处,中粗砂干重不得小于16KNm3o回填对称均匀,洒水振实拍平,密实度满足要求。7)沟槽回填管道回填需要在管道四周回填细土或沙子,不得回填颗粒较大的杂±o沟槽回填后,管顶以上的回填土将变为管道上的竖向土压力施加在管道结构上,因此,采取措施减小竖向压力强度就意味着减少管道的荷载,采用中松侧实法施工。先用手扶式振动夯、冲击夯将管道两侧分层回填压实,分层厚度为250mm,道管顶以上500mm后,再采用大型压实机械回填。3、保证地下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管道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的质量检验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质量,隐蔽工程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进行。开槽埋管质量总要求为:沟渠坡度正确,不允许倒泛水,沟管接头密闭,闭水试验符合要求。隐蔽工程验收后应对工程的质量做出鉴定,填写隐蔽验收单作为竣工验收的原始资料。施工人员必须在安排施工前到现场进行检查和核对图纸工作,熟悉现场周围情况。检查基层质量,包括平整度、路拱、密实度等是否符合要求。有新埋地下管线,要检查沟槽回土的密实度是否达到。三.管道铺设及覆盖黄砂或符合要求素士的质量控制1、室外管网施工前,由项目总工牵头,施工部、质检部、施工班组参加,讨论研究该管道敷设的质量控制,并做出技术交底由各部门签字。2、管道敷设分区段进行,施工前由技术部计算好各区段所需黄砂,各区段施工完毕,黄砂的使用量必须符合要求。3、专职质检人员负责监督管道的黄砂保护,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及时提出整改意见。4、作业班组选择有管网施工经验的队伍,班组负责人有责任心,熟悉施工规范,善于施工管理。以保证施工质量。四、室外道路1.工艺流程本工程的道路采用混凝土面层,底层为双层150混铺碎石,150厚的6%水泥稳定碎石,上部为200厚的C35钢筋混凝土面层。2、施工技术措施复核图纸,熟悉现场。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层的标高和路纵横坡度,放出路中线和路边线及接缝线。在浇捣混凝土之前,必须检查基层的压实度、平整度、路横坡度等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新埋管与窖井附近的回填土要检查是否夯实。侧石准备:侧石采用混凝土预制侧石。准备工作完成后,可以进行路基的施工,对现场道路区域地面进行整体夯实,打夯震动压路机反复碾压,对碾压土体进行压实度检测,达到设计要求后,开始进行级配碎石的施工。级配碎石在工厂拌制,根据设计要求,做配合比实验,根据配合比料单,称重计量,充分搅拌。铺设级配碎石需要用压路机碾压,每层碾压不少于2次,然后根据厚度要求,及时增补级配碎石,确保达到设计厚度。3、混凝土面层施工本工程的混凝土道路宽度不一,分为4.5m、9m和12m等多种形式,对4.5m的道路采取一次浇筑完成,对9m和12m的道路,需要半幅路面施工,一侧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另外一侧路面的施工。3.1 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浇筑前,认真检查模板的位置及加固稳定情况,传力杆、拉杆安装,修复破损的基层,洒水润湿基层。并检查混凝土板厚符合设计,方进行混凝土摊铺。(2)混凝土罐车到达现场后,安排一人专职进行卸料,确保准确卸料。(3)因故造成1小时以上停工或到达2/3初凝时间,致使混凝土无法振捣密实时,在以铺筑的面板端头设置施工缝,并废弃不能被振捣密实的混凝土拌合料。3.2 混凝土振捣(1)首先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在待振横断面上,每车道路面应使用2根振捣棒,组成横向振捣棒组,沿横断面连续振捣密实,并应注意路面板底、内部和边角处不得欠振或漏振。(2)振捣棒在每一处的持续时间,应以拌合物全面振动液化,表面不再冒气泡和泛水泥浆为限,不宜过振,也不宜少于30s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500mm;至模板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mo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传力杆和拉杆。(3)振捣棒插入深度宜离基层3050mm,振捣棒应轻插慢提,不得猛插快拔,严禁在拌合物中推行和拖拉振捣棒振捣八(4)振捣时,应辅以人工补料,应随时检查振实效果、模板、拉杆、传力杆和钢筋网的移位、变形、松动、漏浆等情况,并及时纠正。3.3 振捣板振捣(1)在振捣棒已完成振实的部位,可开始振动板纵横交错两遍全面提浆振实。(2)振动板移位时,应重叠100200mm,振动板在一个位置的持续振捣时间不应少于15s振动板须由两人提拉振捣和移位,不得自由放置或长时间持续振动。移位控制以振动板底部和边缘泛浆厚度3±lmm为限。(3)缺料的部位,由人工补料找平八3.4 振动梁振实振动梁应垂直路面中线沿纵向拖行,往返23遍,使表面泛浆均匀平整。在振动梁拖振整平过程中,缺料处应使用混凝土拌合物填补,不得用纯砂浆填补;料多的部位应铲除。3.5 整平饰面(1)振动梁振实后,采用拖动滚杠往返23遍提浆整平。第一遍应短距离缓慢推滚或拖滚,以后应较长距离匀速拖滚,并将水泥浆始终赶在滚杠前方。多余水泥浆应铲除。(2)拖滚后的表面宜采用3m刮尺,纵横各1遍整平饰面。(3)在抹面机完成作业后,应进行清边整缝,清除粘浆,修补缺边、掉角。应使用抹刀将抹面机留下的痕迹抹平,当烈日暴晒或风大时,应加快表面的修整速度。精平饰面后的面板表面应无抹面印痕,致密均匀,无露骨,平整度应达到规范要求。五.接缝施工1、纵缝施工根据设计图,单幅板宽均为超过4.5米,不需设置假缝。拉杆施工,我部拟将拉杆先弯成90°,一端插入混凝土,一端用朔料薄膜包好固定在模板上,有利于拆模,拆模后用套管将拉筋调直。2、横向缩缝施工根据设计图,横向缩缝5米一道,混凝土强度达到50%后,采用切割机进行切割,深度5cm6cm,宽度6mm8mm,采用沥青橡胶材料填缝。3、胀缝施工根据规范要求我标段设置两道胀缝即可。先加工、安装和固定胀缝钢筋支架,并在用振捣棒振实胀缝板两侧混凝土后再摊铺,在混凝土未硬化时,剔除胀缝板上部的混凝土,嵌入木条,整平表面。4、灌缝混凝土养生期满后,立即进行灌缝。首先采用切缝机清除接缝中夹杂的砂石、泥浆,再用水清洗,然后用空压机彻底清除尘土和其他污染物,确保清洁、干净。先挤压嵌入背衬条,再灌筵。灌筵顶面与板面齐平,填缝必须饱满、均匀、厚度一致并连续贯通,填缝料不得缺失、开裂和渗水。灌缝料养生期间封闭交通。路面胀缝填缝前,凿去嵌入的木条,涂粘结剂后,进行灌缝。六.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控制主要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控制与预防:1、严格控制填土含水量,施工时要高于最佳含水量1%2%压实施工时,土方含水量能尽量接近最佳含水量。避免出现压实时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土粒间的润滑作用不足,即压力不足以克服土粒间的磨擦力,土中的空气不能排除、土粒间无法靠拢,因而难以达到最大密实度;如果大于最佳含水量,又会产生由于水分过多,土粒被水膜包围而分散得过远,不能达到最大密实度。2、避免不利季节施工填土的含水量过大,或冻块过多,都是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的直接原因。直接危害路面的使用寿命。3、加强路基边缘压实在土方路堤的填筑过程中,往往由于路基边缘压实困难,而忽略了边缘压实强度,需采用手扶式振动夯,从而保证路基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