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单元综合复习(八)第四章-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docx
-
资源ID:1327321
资源大小:136.09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4单元综合复习(八)第四章-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docx
4单元综合复习(八)第四章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限制一、单向选择题:1、原始误差是指产生加工误差的“源误差”,即(D)。A、机床误差;B、夹具误差;C、刀具误差;D、工艺系统误差。2、加工原理误差是指采纳了近似的成形运动或近似刀刃轮廓进行加工而产生的误差,因此在生产中(C)。A、不能采纳;B、可以采纳;C、误差允许,可广泛采纳。3、误差的敏感方向是(C)。A、主运动方向;B、进给运动方向;C、过刀尖的加工表面的法向;D、过刀尖的加工表面的切向。4、馍床主轴采纳滑动轴承时,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八)。A、轴承孔的圆度误差;B、主轴轴颈的圆度误差;C、轴颈与轴承孔的间隙;D、切削力的大小。5、在采纳滚动轴承的主轴结构中,(B)不会影响主轴的回转精度。A、滚动轴承外环滚道对其外圆的偏心;B、主轴轴颈的圆度;C、滚动轴承内环滚道对其内孔的偏心;D、轴承座孔的圆度。6、机床主轴产生轴向窜动时,对(C)的加工精度影响最大。A、外圆;B、内孔;C、端面。7、在一般车床上用三爪卡盘夹工件外圆车内孔,车后发觉内孔与外圆不同轴,其最可能的缘由是(B)。A、车床主轴径向跳动:B、卡爪装夹面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C、刀尖与主轴轴线不等高;D、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8、在车床上就地车削(或磨削)三爪卡盘的卡爪是为了(D)。A、提高主轴回转精度:B、降低卡爪装夹面的表面粗糙度;C、提高装夹稳定性;D、保证卡爪装夹面与主轴回转轴线同轴。9、外圆磨床上采纳死顶尖是为了(C)OA、消退顶尖孔不圆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B、消退导轨不直度对加工精度的;C、消退工件主轴运动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D、提高工艺系统刚度。10、车床上像孔,若走刀方向在垂直平面内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则加工出的孔为(B)。A、圆锥孔;B、双曲线孔;C.、圆柱孔。11、对于卧式车床,影响加工精度最小的床身导轨误差是(B)误差。A、水平面内的直线度;B、垂直面内的直线度;C、导轨间的平行度。12、机床的传动链误差对于车(B)时的精度影响很大。A、外圆;B、螺纹;C、内孔;D、端面。13、为减小传动元件对传动精度的影响,应采纳(B)传动。A、升速;B、降速;C、等速;D、变速。14、通常机床传动链的(C)元件误差对加工误差影响最大。A、首端;B、中间;C、末端;D、两端。15、工艺系统刚度等于工艺系统各组成环节刚度(D)。A、之和;B、倒数之和;C、之和的倒数;D、倒数之和的倒数。16、机床部件的实际刚度(D)按实体所估算的刚度。A、大于;B、等于;C、小于;D、远小于。17、工艺系统刚度表达式:Kxt=Fyy,其中y是(D)作用下的变形量。A、Fy;B、Fy和Fx;C、Fy和Fz;D、Fy、FX和Fz。18、在车床两顶尖间加工一根长径比很大的光轴,工件刚性很差。此时,由工艺系统刚度的影响所造成的加工误差,使工件呈(C)OA、中凹马鞍形;B、锥形;C、腰鼓形;D、双曲面形。19、误差复:映系数E的最佳值是(C)。A、=1;B、<1;C、<<1.20、误差复映系数与工艺系统刚度成(B)。A、正比;B、反比;C、指数关系;D、对数关系。21、接触变形与接触表面名义压强成(八)。A、正比;B、反比;C、指数关系;D、对数关系。22、为了减小机床零部件的热变形,在零部件设计上应留意(D)。A、加大截面积;B、减小长径比;C、采纳开式结构;D、采纳热对称结构。23、磨削床身导轨面时,由于切削热的影响,会使加工后床身导轨面呈(八)误差。A、中凹;B、中凸;C、都有可能。24、工艺实力系数与零件公差(八)。A、成正比;B、成反比;C、无关;D、关系不大。25、表面粗糙度的波长与波高比值一般(八)oA、小于50;B、等于50200;C、等于2001000;D、大于1000。26、表面层加工硬化程度是指(B)。A、表面层的硬度;B、表面层的硬度与基体硬度之差与基体硬度之比;C、表面层的硬度与基体硬度之差;D、表面层的硬度与基体硬度之比。* 27、强迫振动的频率与外界干扰力的频率(D)。A、无关;B、相近;C、相同;D、相同或成整倍数关系。* 28、削扁链杆的减振原理是(D)。A、悭杆横截面积加大;B、像杆截面矩加大;C、基于再生自激振动原理:D、基于振型偶合自激振动原理。* 29、自激振动的频率(C)工艺系统的固有频率。A、大于;B、小于;C、等于或接近于;D、等于。* 30、试切n个工件,由于推断不准而引起的刀具调整误差为(C)。36A、3b;B、6b;C、而;D、而。二、多向选择题:1、主轴回转误差可以分解为(A、B、D)等几种基本形式。A、径向跳动;B、轴向窜动;C、偏心运动;D、角度摇摆。2、如习图4X2-5所示,零件安装在车床三爪卡盘上车孔(内孔车刀安装在刀架上)。加工后发觉被加工孔出现外大里小的锥度误差。产生该误差的可能缘由有(B、DA、主轴径向跳动;B、三爪装夹面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C、刀杆刚性不足;D、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3、影响零件接触表面接触变形的因素有(A、B、C)。A、零件材料;B、表面粗糙度;C、名义压强;D、名义面积。4、在车床上车削光轴(习图4X2-7),车后发觉工件A处直径比B处直径大,其可能的缘由有(B、C)。A、刀架刚度不足;B、尾顶尖刚度不足;C、导轨扭曲;D、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5、在车床上以两顶尖定位车削光轴,车后发觉工件中部直径偏大,两头直径偏小,其可能的缘由有(A、C)OA、工件刚度不足;B、前后顶尖刚度不足;C、车床纵向导轨直线度误差;D、导轨扭曲。6、如习图4X2-8所示,零件安装在车床三爪卡盘上钻孔(钻头安装在尾座上)。加工后测量,发觉孔径偏大。造成孔径偏大的可能缘由有(B、C、D)。A、车床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B、钻头刃磨不对称;C、尾座套筒轴线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D、刀具热变形。7、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的内部热源主要有(A、B)oA、切削热;B、摩擦热;C、辐射热;D、对流热。8、下列误差因素中属于常值系统误差的因素有(A、C)。A、机床几何误差;B、工件定位误差;C、调整误差;D、刀具磨损。9、下列误差因素中属于随机误差的因素有(B、C、D)。A、机床热变形;B、工件定位误差;C、夹紧误差;D、毛坯余量不均引起的误差复映。10、从分布图上可以(A、B、C)。A、确定工序实力;B、估算不合格品率;C、判别常值误差大小;D、判别工艺过程是否稳定。11、通常依据X-R图上点的分布状况可以推断(B、D)。A、有无不合格品;B、工艺过程是否稳定;C、是否存常值系统误差;D、是否存在变值系统误差。12、零件加工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A、B、C、D)有重要影响。A、耐磨性;B、耐蚀性;C、抗疲惫强度;D、协作质量。13、影响切削残留面积高度的因素主要包括(A、B、C)等。A、切削速度;B、进给量;C、刀具主偏角;D、刀具刃倾角。14、影响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有(A、C、D)等。A、切削速度;B、切削深度;C、进给量;D、工件材料性质。15、影响外圆磨削表面粗糙度的磨削用量有(A、B、C、D)。A、砂轮速度;B、工件速度;C、磨削深度;D、纵向进给量。16、消退或减小加工硬化的措施有(A、B、C)等。A、加大刀具前角;B、改善工件的切削加工性;C、提高刀具刃磨质量;D、降低切削速度。17、避开磨削烧伤、磨削裂纹的措施有(A、C、D)等。A、选择较软的砂轮;B、选用较小的工件速度;C、选用较小的磨削深度;D、改善冷却条件。期、消退或减弱铳削过程中自激振动的方法有(A、B、D)。A、提高工艺系统刚度;B、增大工艺系统阻尼;C、加大切削宽度;D、采纳变速切削。三、推断题:1、在机械加工中不允许有加工原理误差。(F)2、主轴的径向跳动会引起工件的圆度误差。(T)3、一般车床导轨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不大。(T)4、采纳预加载荷的方法可以提高接触刚度。(T)5、磨削机床床身导轨,由于磨削热会使导轨最终产生中凸。(F)6、工件的内应力不影响加工精度。(F)7、切削过程中的热效应将使加工表面产生张应力。(T)8、只要工序实力系数大于1,就可以保证不出废品。(F)9、零件表面的位置精度可以通过一次装夹或多次装夹加工得到。(F)10、零件表面粗糙度值越小,表面磨损越小。(F)11、零件表面残余应力为压应力时,可提高零件的疲惫强度。(T)12、粗糙表面易被腐蚀。(T)气、在T-R中,只要没有点子越出限制限,就表明工艺过程稳定。(F)*14、在车床上运用切断刀切断工件时的重叠系数等于0。(F)*15、冲击式减振器特殊适于低频振动的减振。(F)四、填空题:1、加工精度是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态和位置)与志向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2、工艺系统中凡是能干脆引起加工误差的因素都称为原始误差。3、误差敏感方向是对加工误差影响最大的那个方向(即通过刀刃的加工表面的法线方向)o4、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主要是机床几何误差、刀具误差、夹具误差、测量误差和调整误差。5、机床几何误差主要有主轴回转误差、导轨误差和传动链误差。6、主轴回转误差可分为纯径向跳动、纯轴向窜动、纯角度摇摆。7、系统性误差分为常值系统性误差和变值系统性误差。8、探讨加工精度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即因素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9、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法主要有分布曲线法和点图法。10、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内容是表面层的几何形态误差和表面层金属的物理力学性能的改变。11、表面粗糙度的形成缘由大致可归纳为几何因数和物理因数这两个因数。12、产生表面层残余应力的缘由有冷态塑性变形、热态塑性变形、金相组织改变。13、机械加工中,振动的类型有自由振动、强迫振动和自激振动三种。此、机床主轴是工件或刀具的安装基准和运动基准。五、问答题:1、原始误差可归纳为那几个方面?答:加工原理误差;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引起的误差和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引起的误差等四个方面。2、试举例说明加工原理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3、像床上镶孔时,工作台进给(下左图所示),即工件直线进给运动,链杆旋转运动。导轨在水平面、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有何影响?答:孔径没有误差,有圆柱度误差。轴线不直。因为误差敏感方向不断改变。4、若镀杆进给,即锚杆既旋转又移动(上右图所示),导轨误差对加工精度有无影响?答:不会产生孔的形态误差,但会产生孔的位置误差。5、端铳时,若主轴回转轴线与工件进给方向不垂直,会产生何种加工误差?作示意图。答:加工表面与定位底面不平行,(图略)6、何谓工艺系统?何谓工艺系统的刚度?何谓接触刚度?答:机械加工中,由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系统就是艺系统;工艺系统整体反抗变形的实力就称为工艺系统的刚度;连接表面间的接触变形称为接触刚度。7、试写出工件受热时的热变形公式。(匀称受热:b1.=a3,不匀称受热:/=W回二。)87/*8、表面质量对机器零件运用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答: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耐磨性、工作精度、疲惫强度和抗腐蚀性能。教材:4-4、答:1、误差敏感方向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