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于加快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

    • 资源ID:131087       资源大小:18.1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关于加快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

    关于加快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的实施方案为扎实推进我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根据省、市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方案,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一、目标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和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要求,广泛开展农村学法用法教育,加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促进农民群众法治素养明显提升,乡村法治环境明显改善,乡村治理能力明显增强,为谱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到2022年底实现50%的行政村有学法用法示范户,到2025年底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学法用法示范户,到2035年力争每个行政村的学法用法示范户数量和效果都符合当地法治工作要求。二、培育对象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必须为具有当地户籍、长期生活在本行政村,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的家庭。优先从符合条件的村“两委”班子成员、村妇联执委、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老党员、老村干、退休教师、退伍军人、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的家庭村中遴选。(-)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家庭主要成员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熟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宪法、民法典等公共法律知识,以及乡村振兴促进法、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种子法等主要农业农村法律法规;(三)能够自觉运用法治方式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四)能够带动本村及周边农民群众提高法治意识,帮助指导解决法律问题;(五)积极协助并主动参与矛盾纠纷劝导、化解工作,防止矛盾激化、纠纷升级,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三、培育内容区农业农村局、司法局要加强对各镇街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的统筹指导,注重结合实际,利用现有法治宣传教育平台、人才培养项目资源和联系对接机制等开展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开展法治培训。各镇街要对照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基本标准,将农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运用法治讲堂、田间课堂等多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培训。依托全国智慧普法平台、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崇农云讲堂及当地法律网络培训平台等,组织在线学法用法培训,提供在线法律咨询服务。(二)组织“结对子”。各镇街要切实落实普法工作要求,落实普法责任,组织工作人员采取包区包片等方式,与学法用法示范户“结对子”,做到每个学法用法示范户都有工作人员结对联系;通过到户指导、电话、微信等方式,每年为示范户开展以案释法、以案说法,有针对性的培育指导和跟踪服务。(三)建设培育基地。充分利用农村文化礼堂、法治文化长廊、法治宣传栏、农民法治公园、农民法治广场、农家书屋等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具备法治普及功能的单位机构,依托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符合农民需求的农村法治教育基地,打造农民学法用法平台,更好地服务农民学法用法。四、培育管理(-)组织认定。自2022年开始,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每年组织一次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认定工作,具体程序如下:L村级推荐。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采取农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自荐或村指定的方式,由行政村上报所在镇街。2 .镇街审核。镇街对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审核合格后,报区农业农村局和司法局确认。3 .区级确认。区农业农村局会同司法局对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进行确认,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并由区农业农村局进行登记造册,颁发农业农村部统一规定的标志牌,并将公布的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名册于每年10月20日前报市农业农村局、市司法局备案。(二)监测评估。区农业农村局会同司法局组织对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进行监测评估,及时掌握示范户学法用法和示范带动情况,并实行动态管理,适时进行调整、增补。示范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区农业农村局会同司法局及时提出撤销示范户称号的建议意见,由市农业农村局、司法局审定并汇总上报省农业农村厅审核同意后,及时予以撤销并收回标志牌。1 .示范户家庭成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2 .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3 .违反公序良俗;4 .违反村规民约;5 .煽动、教唆他人违法犯罪;6 .其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情形。(三)跟踪调研。要加强对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调研,注重挖掘和宣传报道示范户学法用法典型案例,组织讲好农村学法用法故事。要善于总结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经验,探索推广一批可复制、可操作的培育模式,巩固拓展示范户培育工作成果,推动构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各镇街先进典型请及时报送。五、工作要求各镇街要将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作为提升普法针对性和时效性的重要抓手,采取有力措施,统筹推进。(-)加强组织领导。区农业农村局、司法局将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纳入“八五”普法规划,统筹部署落实,建立组织领导推进机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创新培育思路和方法,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机制方法和推进措施,绘制时间表、路线图。根据本地行政村和涉农社区底数,围绕2022年、2025年的培育目标要求,细化每年的培育计划。(二)构建协同机制。建立区农业农村局、司法局和镇街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各环节联结、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要将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与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培养“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等工作有机结合,组织广大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普法志愿者对示范户开展服务对接,合力推进培育工作。(三)注重培育实效。区农业农村局、司法局要加强对示范户培育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培育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扎实推进培育工作。要切实改进作风,既要落实好示范户培育的时序进度要求,更要注重把握好示范户培育工作的质量,力戒官僚主义,避免给基层组织增加不合理负担。(四)强化激励机制。将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纳入本地“八五”普法规划实施的考核范围。要积极探索提高示范户学法用法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将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情况作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评选命名依据,将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先进典型列入各级普法先进表彰中,引导示范户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在乡村振兴各项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各镇街请于每年12月15日前将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情况、镇街工作人员与学法用法示范户“结对子”情况、农村法治教育基地建设情况等报区农业农村局。

    注意事项

    本文(关于加快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