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doc

    • 资源ID:1286476       资源大小:358.28KB        全文页数:6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doc

    目录第1章工程概况31.1工程概况31.2工程地质条件31.3施工管理目标61.4编制依据6第2章施工总体部署82.1施工顺序82.2施工总体计划横道图82.3施工队伍组织92.4施工队伍人员及施工机械组织9第3章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03.1.1旋挖灌注桩施工103.1.2预应力锚索施工193.1.3深层搅拌桩施工253.1.4喷锚网施工283.1.5微型钢管桩施工303.1.6冠梁及腰梁施工31第4章施工进度计划334.1施工计划编制说明33第5章施工平面布置345.1施工平面布置345.2临时供水、临时供电345.3施工便道布置345.4施工临时设施布置34第6章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356.1安全生产措施356.2基坑应急除险措施406.2.1降雨量过大引起基坑坍塌的预防措施:426.2.2土方开挖安全应急预案:43第7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467.1质量目标467.2质量控制原则467.3质量保证体系467.4质量自检体系507.5工程质量控制体系517.6主要人员职责527.7各主要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537.7.1旋挖排桩施工质量保证措施537.7.2钢筋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547.7.3锚索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557.7.4网喷射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567.7.5搅拌桩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587.7.6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597.8工地试验室的建立61第1章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1.1.1 工程规模某某绿洲十四期建筑位于增城市某某镇某某绿洲小区内。本基坑占地面积约3.2万m2,周长约830m。高层建筑物设二层地下室。西侧建筑±0.00m标高为城建高程+16.500m,东侧建筑±0.00m标高为城建高程+13.200m。高层建筑基础型式预应力管桩基础和筏板基础。二层地下室底板顶绝对高程分别为(结构标高)为7.600m和5.800m,非塔楼部分底板及垫层厚450mm;塔楼部分:筏板基础厚1.0m,褥垫层厚200mm;桩基础位置由于承台较密,考虑承台及垫层开挖深度1.6m(底板结构顶面算起)。基坑开挖面标高分别为:7.15m(西侧非塔楼部分);6.40m(西侧塔楼筏板基础部分);5.35m(东侧商铺非塔楼部分)4.20m(东侧商铺塔楼部分),基坑开挖深度6.6-9.70m,电梯井距离基坑边较远,可放坡开挖。北侧现在为正在施工十三期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与本基坑一致,可不必支护;东侧为源章路(市政道路),距离地下室边约20m,西南侧为某某绿洲小区道路,距离基坑约5.0m;西侧为已建某某绿洲四期建筑,设一层地下室,塔楼距离本地下室边约33m,地下室边距离本地下室边最近约25.0m。周边均为新建建筑,除东侧源章路存在部分管线外(有电信、移动管线、以及地面位置存在一条市政供水铸铁管),其余周边无管线。基坑安全等级为:整体为二级。1.2 工程地质条件1.2.1 地形地貌场地原为耕土,目前已经回填,但地面有一定起伏变化,地面高程12.6222.40m,相对高差±9.78m,地势呈北高南低趋势,地貌属山前冲积平原类型。1.2.2 地层描述(一)岩土分层及其特征根据钻孔揭露所取得的地质资料,经综合整理,可将场地内岩土层自上而下划分为人工填土层、耕土、第四层冲积层、残积层、花岗岩四大类。现分述如下:第四系人工填土(Qml) (层号<1>)<1> 人工填土广泛分布,灰色,棕红色,局部灰褐色,湿,松散,由粉质粘土和砂质粘性土组成,堆填时间较长,稍压实,但未完全固结。层厚1.308.70m,平均厚度3.61m;标贯试验29次,实测击数28击,实测平均击数5.2击,校正击数1.97.1击,校正平均击数4.9击,标准击数4.5击。<2> 耕土灰色,湿,含腐植质。层顶标高8.0016.50m,层顶埋深1.806.80m,层厚0.401.00m,平均0.52m;标贯试验3次,实测击数36击,实测平均击数4.7击,校正击数2.95.7击,校正平均击数4.5击。冲积层(Qal)(层号<3>)<3-1>中细砂中细砂:浅灰色,饱和,稍密松散,含粘粒、粘结。呈透镜体断续分布,层顶标高9.1516.10m,层顶埋深2.404.50m,层厚1.104.70m,平均2.62m;标贯试验11次,实测击数513击,实测平均击数7.6击,校正击数4.412.0击,校正平均击数6.9击,标准击数5.7击。<3-2>(含砂)粉质粘土 浅灰色,灰黄色,灰白色,湿,可塑,局部呈软塑,粘性较差,含较多砂粒。呈透镜体断续分布,层顶标高6.2613.10m,层顶埋深1.307.40m,层厚0.605.70m,平均2.14m;标贯试验47次,实测击数412击,实测平均击数6.6击,校正击数3.810.1击,校正平均击数6.0击,标准击数5.6击。<3-3>淤泥质土灰色,饱和,软流塑,具粘性,含细砂和有机质。呈透镜体断续分布,层顶标高5.5610.97m,层顶埋深2.7010.00m,层厚0.405.40m,平均2.24m;标贯试验24次,实测击数14击,实测平均击数2.8击,校正击数0.93.5击,校正平均击数2.5击,标准击数2.2击。<3-4>(淤泥质)细砂灰色,饱和,松散稍密,颗粒均匀,分选性好,个别地段含淤泥质或粘粒。呈透镜体断续分布,层顶标高3.7610.84m,层顶埋深3.809.80m,层厚0.502.30m,平均1.13m;标贯试验14次,实测击数514击,实测平均击数9.6击,校正击数4.412.5击,校正平均击数8.4击,标准击数7.2击。属强透水层。<3-5>粉质粘土灰黄色,红黄色,湿,可塑,粘性较好,由粘粒和少量的粉粒组成,截面较光滑。厚度变化大,层顶标高3.7717.10m,层顶埋深1.409.7m,层厚0.5010.50m,平均3.83m;标贯试验64次,实测击数514击,实测平均击数9.9击,校正击数4.211.8击,校正平均击数8.4击,标准击数8.0击。<3-6>中粗砂灰白色,局部黄褐色,饱和,稍密,局部呈松散,级配较好,个别地段含少量粘粒,岩芯呈团状、柱状。呈透镜体断续分布,层顶标高1.2711.23m,层顶埋深2.5017.50m,层厚0.508.40m,平均3.03m;标贯试验77次,实测击数618击,实测平均击数11.3击,校正击数5.014.7击,校正平均击数9.4击,标准击数9.0击。属强透水层。<3-7>粉质粘土灰黄色,浅灰色,湿,可塑,粘性较好,切面较光滑。呈透镜体断续分布,层顶标高-2.439.60m,层顶埋深4.5015.80m,层厚0.509.20m,平均3.61m;标贯试验71次,实测击数517击,实测平均击数7.5击,校正击数3.512.6击,校正平均击数5.8击,标准击数5.5击。<3-8>粗砂灰黄色,局部红褐色,饱和,稍中密,局部呈松散,级配较好,主要由中粗粒石英砂组成。呈透镜体断续分布,层顶标高-5.236.01m,层顶埋深6.8020.10m,层厚0.509.40m,平均2.88m;标贯试验55次,实测击数623击,实测平均击数14.1击,校正击数4.616.5击,校正平均击数10.6击,标准击数10.0击。 <3-9>粉质粘土浅灰色,浅黄色,湿,可塑,局部呈硬塑,粘性稍强,个别地段含少量中粗砂。呈透镜体断续分布,层顶标高-5.164.46m,层顶埋深9.6018.50m,层厚0.506.00m,平均2.44m;标贯试验13次,实测击数610击,实测平均击数7.5击,校正击数4.37.0击,校正平均击数5.6击,标准击数5.2击。<3-10>粗(砾)砂灰白色,黄褐色,灰黄色,饱和,稍中密,级配较好,个别地段的底部含碎石和角砾。呈透镜体断续分布,层顶标高-6.233.66m,层顶埋深11.6019.80m,层厚0.607.40m,平均3.65m;标贯试验15次,实测击数1221击,实测平均击数15.4击,校正击数8.414.9击,校正平均击数11.4击,标准击数10.6击。 残积层(Qel)(层号<4>)<4-1>可塑状砂质粘性土浅红色,灰白色,湿,可塑,粘性强,截面光滑,含少量石英颗粒,具滑腻感,岩芯遇水软化,为花岗岩风化残积土。呈透镜体断续分布,层顶标高1.2012.00m,层顶埋深6.2020.00m,层厚2.009.60m,平均5.53m;标贯试验25次,实测击数916击,实测平均击数11.0击,校正击数6.412.4击,校正平均击数8.6击,标准击数8.2击。<4-1>硬塑状砂质粘性土褐黄色,稍湿,硬塑,稍有粘性,成份除石英外,其余成份已风化成土状,由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呈透镜体断续分布,层顶标高-8.478.50m,层顶埋深9.0023.00m,层厚0.8010.40m,平均5.22m;标贯试验112次,实测击数929击,实测平均击数20.0击,校正击数6.322.3击,校正平均击数14.2击,标准击数13.7击。燕山期花岗岩(52(3)) (层号)<5-1>全风化花岗岩灰褐色,岩芯呈土状,结构已完全破坏,长石已高岭土化,可见残余结构,遇水易软化,为极软岩。该层广泛分布,层顶标高-13.475.70m,层顶埋深10.8027.50m,层厚0.609.70m,平均3.92m;标贯试验101次,实测击数3049击,实测平均击数35.9击,校正击数21.034.3击,校正平均击数25.4击,标准击数24.7击。<5-2>强风化花岗岩褐黄色,岩芯极破碎,呈土柱状,结构可辨,长石未完全土化,遇水易崩解,岩质极软,为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类。该层于各孔均揭露到,层顶标高-18.581.80m,层顶埋深14.0035.00m,厚度0.3021.50m,平均6.56m;标贯试验108次,其中2次标贯试验反弹,另106次,实测击数5082击,实测平均击数62.5击,校正击数35.057.4击,校正平均击数43.8击,标准击数42.7击。<5-3>中风化花岗岩黄褐色,灰色,岩石较破碎,呈短柱状、块状,采取率63.1%,RQD=16.5%,岩质较软,为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类,揭露厚度0.402.50m,平均1.09m。<5-4>微风化花岗岩青灰色,岩石较完整,岩芯呈长柱状为主,节长647.0cm,采取率=90.5%,RQD=88%,岩质坚硬,为坚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类。揭露厚度0.505.00m,平均2.40m。1.2.3 水文地质勘察区位于增城市广园东路某某绿洲内,场区相邻无河流经过,地下水位变化幅度较大,动态不稳定,勘察期间测得钻孔地下水水位埋藏深度为0.506.70m,水位标高为8.520.2,平均14.35m。根据本期勘察揭露各岩土层特征,主要含水层的岩土条件,按照地下水的赋存方式可分为第四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是区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根据水质分析结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B50021-2001第12.2节进行判定,场地环境类型为类;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1.3 施工管

    注意事项

    本文(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doc)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