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职业学院关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docx

    • 资源ID:1278705       资源大小:72.43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职业学院关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docx

    XX学院关于制订20XX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和培养方式的总体设计,是专业教学改革思路的具体体现和专业建设的载体,也是学校组织教学、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依据。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XX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等文件精神,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现就制订20XX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紧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推动从教到学的转变,以信息资源与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平台,推行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对接、自主学习与互动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三)以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强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构建能力本位和三个对接(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三个符合度(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培养结果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以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学生第二课堂能力互动,全面启动以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二,编制原则(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人才规格的高等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培育融入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重视通识教育基础与专业基础的培养,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终身学习能力,以保证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二)树立现代职教理念,凸显教育类型的职业性系统培养岗位技术能力,通过三年高职教育,使学生养成职业道德、具备职业技能、取得职业资格,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强调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三)明确培养目标定位,突出课程设置的特色性各专业要瞄准突出专业特色,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创业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体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四)加强职业能力训练,重视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各专业培养方案要坚持双证书制,坚持实践性学时不低于50%,通过采取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和校内实习实训等多种实践教学环节,全程工学结合、开展各级技能竞赛等措施来体现高职教育课程的实践性。探索1÷X证书制度,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五)系统构建面向职业需求(职业发展)和成长渠道畅通两个体系,兼顾就业与发展的协调性既要有扎实的职业实践能力培养,也要兼顾基础知识培养,协调培养学生就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兼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创新性和发展性。三.教学学期与学时、学分安排(一)教学学期安排1 .根据学院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定位,采用学年两学期制人才培养模式。每学期教育教学周数原则上按19周安排,第19周为期末考试周,三年制总教学周为112周(第一学期为17周)。2 新生第一学期军训2周。3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安排在体育课课外学时进行。(二)学时、学分安排1 .各专业的课内教学总学时一般以16002200学时为宜。采用2+1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课内总学时控制在1600-1800学时;经学院批准采用'25+0.5模式的专业,课内总学时不得超过2200学时。在第一学年课堂教学周学时不超过28学时第二、三学年原则上不超过24学时均含专业限选课,不含公共选修课。2 .各专业毕业总学分为160分左右。课程学分计算:一般理论为主的课程、理论和实践融合的课程,每16-18学时的课内学时计1学分;根据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重要程度可适当加权,但重点课程不超过5门,权重系数增加值不超过0.5,对加权的课程需专门注明。集中安排的实践课程,每周计1学分;学分最小单位为0.5o3 .实践教学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原则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应达到Ho四.通识教育课程与教学安排(一)公共、基础必修课全校三年制高职教育各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统一安排开课。1 .军事理论:2学分。安排在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课,周2学时,共36学时,考查。由社科部负责课程建设、教学实施与管理。2思想政治理论课:8学分。认真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程进课堂不少于12学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8学时3学分),周4学时,安排在第一学期,考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64学时(4学分),周4学时,可安排在第二、三学期,考查。形势与政策32学时(1学分),安排在第一、二学年各学期,每学期8学时,考查。由社科部负责课程建设、教学实施与管理。3 .普通话:0.5学分。开在第二或三学期,8学时。要求学生达到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获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由基础部负责本课程的建设管理和教学实施。4 .大学英语:8学分。安排在第一、二学期,周4学时,共128学时,考试。由公外部负责本课程的建设管理和教学实施。5 .体育:6学分。安排在第一、二、三学期,周2学时,共108学时,考试。每学期安排4学时理论,其余学时均为实践。由体育部负责本课程的建设管理和教学实施。6 .信息技术(原计算机文化基础):4学分。安排在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周4学时,共64学时,考试。各系授课安排如下:第一学期:财经系、管理系、旅游系、农林工程系、口腔系。第二学期:临床医学系、护理系、机电系。要求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及以上水平,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由基础部负责本课程的建设管理和教学实施。7 .由基础部开设的语言应用能力课程名称更改为大学语文。&创新创业教育:6.5学分。由基础部、社科部负责相关课程建设、教学实施,教务处加强指导和管理。(1)理论教学5.5学分,88学时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必修课程群,包括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就业指导四门课程,建议开设学期及学时等见F表:序号计划开设课程课程分类学时分配计划开设学期学分总学时理论实践1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必修课322210二、三学期22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16124第一学期13创业基础必修课32248第二学期24就业指导必修课880第三学期0.5(2)实践教学1学分,16学时创新创业实践由各系根据专业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并具体组织实施。本课程项目填至5-4专业必修课程设置总进度表中。(3)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新思维方法及创业能力为目的,结合当前社会对高职人才提出的素质要求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从而引导大学生毕业时既能应聘就业也能自主创新创业。将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大力推进慕课、微课教学,利用公共在线学习平台和学校在线教育平台推出创新创业在线开放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研究方法、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互联网+等方面的创新创业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举办创业讲座、沙龙、创业沙盘模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9各专业根据专业需要合理设置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10.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创新创业教育)中,由于部分课程开设学期需要各系自己选择决定,所以5-2公共必修课程设置表由各系各专业自己录入。(二)公共选修课程主要为拓展学生素质与能力、增长知识与才干、彰显个性与特长、提高文化艺术修养等目的而开设的课程。课程方向主要集中在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世界观和方法论、健康与安全、创新与创业、素质拓展等方面。公共选修课由学院统一开设,理工科专业增加人文社科类课程比例,文科专业要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公共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每门32学时,记2学分)。开设创业实务院级选修课,32学时,2学分。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院级选修课,32学时,2学分,同时各系根据专业特点开设系级心理健康专业课程。五、职业能力课程体系(一)加强职业技能训练1 .落实双证制(1)积极推进课证融通。专业核心课程、实训项目力求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结合,可根据专业、课程特点开展综合实践训练,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职业资格鉴定。(2)获得技能等级证书。学生参加各类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获得证书的可以申请学分转换认定。2 .探索1+X证书制度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培训普遍做法,尝试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3 ,保证实践教学学时(1)实践教学在专业教学总学时比例不低于50%o这一比例通过两个30%来实现,一是在整个教学环节周数分配上,要求各种实践专用周(实训、设计、顶岗实习、技能考证等)占总教学周的30%以上;二是保证课内实践学时占课程总学时的30%以上。实训周达不到30%的专业,必须提高课内实践的比例。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做合一等教学模式,从整体上保证实践学时比例不低于50%o(2)三年制2+1模式各专业实训总周数不少于30周,25+0.5模式各专业实训总周数不少于16周。特别要强调实习实训的全过程管理,突出实习的教育教学属性。4 .鼓励学生参加各级职业技能竞赛学生参加国家、省、市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获得优胜名次的队员,按XX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转换与认定管理办法申请学分转换。(二)专业核心课程设计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应当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思路,可以采用以下步骤,来实现校企专家共同参与课程体系设计。即:1.行业专家确定典型工作任务2,校内专家归并行动领域3行业专家论证行动领域4 ,校内专家开发学习领域5 ,校企专家论证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根据专业定位和特色发展的需要,各专业可以更加开放地、更具个性地设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三)推广四环相扣”教学模式1 .依托行业企业开发能力标准。立足本地区、本行业特点,根据国家职业标准、行业企业标准及认证证书的要求,开发本专业能力标准,涵盖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多个能力领域和能力单元。2,面向职业岗位设置模块课程。基于能力标准,开发的模块课程直接与岗位能力相关联。3 .立足真实任务组织工学交替。教学实施过程全面落实工学交替,通过在岗授课、现场参观、带薪实习等多种形式,有效实现形式上灵活多样、时间上可长可短的工作与学习的有机结合。4 .基于工作过程实施职场鉴定。建立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职业技能课程考核与国家职业资

    注意事项

    本文(职业学院关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