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三年行动方案.docx
-
资源ID:1244889
资源大小:19.19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关于新时代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三年行动方案.docx
关于新时代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全县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与水平,增加优质健康资源与服务供给,强化医防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助力健康建设,推动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及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生态优先、融湾发展、开放创新、担当实干”的发展思路,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全方位、全要素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持续推动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县打造“三大产业集聚区、一个示范、一个后花园”筑牢健康基础。(二)工作目标。落实县“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以重点行动、重点项目、重点工作为抓手,以建设高素质卫生健康人才队伍为关键,坚持固底板、补短板、扬优势,力争用三年时间,促进全县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质增效,实现“一年有突破、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到2025年底,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6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7.5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6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3.5人,建立适应时代新要求、满足群众新期盼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推进健康建设迈上新台阶。二、重点任务(一)公共卫生能力提升行动1.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快推进县疾控中心建设项目工程进度,确保2025年前正式投入使用。持续提升县疾控中心标准化水平,加强县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不断优化传染病快速诊断和溯源网络。启动“智慧疾控”应用建设,到2025年底,完成县疾控中心信息体系建设,提升信息化效率。完善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到2023年底,县级公立医院按规范综合设置公共卫生科。(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委编办)2 .提升重大疫情应急处置能力。优化完善PCR实验室建设,提升检测能力。依托现有条件储备应对突发传染病防控所需的集中隔离资源,优化集中隔离资源的统筹调配,完善梯次储备方案。到2023年底,按照常住人口数不低于每万人配备1名流调人员标准做好流调队伍配备。(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发改委、县财政局)3 .提升重大疫情救治能力。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救治能力提升工程。新建县第三人民医院设立独立传染病病区,传染病床位数设置50张。建立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网络和应急救治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中医疫病防治专业队伍建设,提升综合医院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西医协同救治能力。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建立并落实重大疫情医疗资源动态储备机制,特别是做好急危重症患者应急抢救设施设备等储备。推进定点(亚定点)医院达标化建设,加强呼吸、感染、重症等重大疫情救治相关学科建设,实施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综合ICU监护单元建设和升级改造,到2023年底前规范设置重症救治床位40张(含可转换20张),到2025年底设置重症救治床位95张(含可转换60张)。(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卫健委、县人社局)4 .促进健康教育行动。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到2025年底县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均设置相关部门(科室)负责健康教育工作。持续巩固省第一批优秀健康县创建成果,每年创建一批健康乡(镇)、健康单位(机关)、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健康社区(村)、健康家庭、健康促进医院等健康细胞。拓宽健康知识普及渠道,加强与县内主流媒体合作,办好富有特色和影响力的健康教育专栏。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不断完善县健康科普巡讲系统,常态化开展“点单式”健康科普巡讲活动,提升健康教育“六进”成效,进一步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到2025年底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以上。(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行动5 .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医疗服务资源横向整合与纵向联合,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能力。组建县总医院,将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保院和乡镇卫生院以及公有产权村卫生室纳入总医院成员单位管理,形成“责权统一、分工协作、县乡一体、上下联动、信息互通”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6 .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支持县人民医院做强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急救中心。推动县中医院顺利通过第五周期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复评工作,同步推进县人民医院创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县中医院升级为三级中医医院工作。依托县级医院提标扩能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县妇保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县第三人民医院项目建设,到2025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7.5张。(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财政局、县发改委)7 .遴选培育临床重点专科。统筹建立县级重点学科建设规划,扶持建设一批重点学科,打造医疗卫生特色优势专科,增强我县医疗行业核心竞争力,重点向重症医学、呼吸、麻醉、感染等疫情救治相关学科倾斜和培育心血管内科、急诊、妇产科、儿科、骨伤科、治未病科、中医肺病科、针灸康复科、医学影像科等重点专科。到2025年,力争建成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骨科、心内科和县中医院骨伤科等4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责任单位:县卫健委)8 .提升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推进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建设,提升全县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到2025年底按县城每3万人口、农村地区每1万人口配置1辆救护车标准,全县救护车辆配备不少于20辆且负压救护车占比不低于40%,合理配置救护车随车工作人员,确保满足转运需要。(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财政局)9 .加强无偿献血服务能力建设。推动无偿献血事业稳健发展,提升全县无偿献血比例,确保无偿献血满足临床用血需求。巩固无偿献血者及其亲属用血直报成果,推动无偿献血“三免”政策落地见效。到2025年底,实现固定采血点常态化开展无偿献血服务,力争千人口献血率达10%Oo(责任单位:各部门(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10 .加快精神卫生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精神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到2025年底县人民医院和安康医院规范设置心理(精神)门诊,全县具备心理治疗师资格(含精神科医师)人数达50人以上。全面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平台,依托基层综治中心或城乡社区综合服务机构,设立心理服务或社会工作室,充分发挥现有卫生、教科体、政法、妇联、工会行业主管心理服务平台和场所作用,推动社会心理服务走深走实。(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卫健委、县委编办、县教科体局、县妇联、县总工会)(三)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I1.深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新核定乡(镇)卫生院编制数,探索实施用人控制数管理。推进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乡村医生实行“乡聘村用”,享受乡(镇)卫生院聘用人员同等待遇,按有关规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单位负担部分由财政保障,到2025年底基本实现全覆盖。(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财政局、县发改委、县委编办、县人社局)12 .补齐基层公共卫生短板。加大财政投入,加强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门诊)和公共卫生科标准化建设,到2025年底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及实施整体搬迁后的乡(镇)卫生院规范设立发热门诊,其他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发热诊室,全县80%的乡(镇)卫生院建成标准化公共卫生科。(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财政局、县发改委)13 .提升基层医疗救治能力。加大财政投入,持续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暨等级医院评审工作,到2023年底社溪镇中心卫生院、寺下镇中心卫生院完成一级甲等医院创评,到2024年底11个乡镇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及以上。实施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建设,完成营前镇中心卫生院项目建设,到2025年底营前镇中心卫生院升级为二级综合医院。启动东山镇卫生院搬迁工程,提升卫生院的救治能力。改善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到2025年底配备常用诊疗设备,提升基层首诊能力。组织县级公立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到2025年底实现受援全覆盖。着力打造基层特色科室,建成寺下镇中心卫生院蛇伤科、营前镇中心卫生院消化内科、社溪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东山镇卫生院中医内科等基层重点特色科室,推进各乡镇卫生院依据本院建设特色科室。(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四)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14 .提升县域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做强做精县中医院治未病科,同时,依托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接入中医馆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大力支持县中医院针灸康复、骨伤、肺病、脾胃、肝病等优势专科专病做优做强。加强县中医院针灸康复医学科建设,持续续完善县乡医疗机构康复医学联盟,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康复服务能力。支持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设立中医馆(中医阁)等中医综合服务区,提升内涵建设,遴选厂2所乡(镇)卫生院积极打造基层“旗舰中医馆"。到2025年底,实现乡(镇)卫生院中医药综合服务建设全覆盖,100%的乡(镇)卫生院和8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财政局、县发改委)15 .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以“赣十味”“赣食十味”等道地药材为重点,协同相关部门推进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种植,积极组织辖区中医药种植合作社(企业)申报定制药园建设项目。推进热敏灸产业与中医药健康旅游、食疗产业、康养产业融合发展,鼓励符合条件乡镇(社区)、村(居)积极申报基层热敏灸综合服务区建设项目。(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卫健委、县文广新旅局)(五)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行动16 .提升优生优育服务能力。健全出生缺陷防治网络,完善产前筛查机构和婚检婚登机构紧邻设置。实施新生儿先天结构性畸形、遗传代谢病、功能性疾病免费救助项目。实施基本公共卫生基本避孕服务项目,促进生殖健康保护生育力。探索建立以优生优育指导中心为龙头、“向日葵亲子小屋”为基础的计生协优生优育服务体系,建设一批优生优育指导专家队伍,规范开展优生优育指导工作。到2025年底,力争建成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和“向日葵亲子小屋”。(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计生协会、县科创中心)17 .提升托育服务能力。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重点支持普惠性社区托育服务机构建设,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业园区等用人单位参与普惠托育服务,提升城市社区托育服务机构覆盖率。根据省市要求做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推荐申报工作。规范化建设县托育服务中心,到2024年投入使用,到2025年全县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教科体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总工会、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城市社区管委会)18 .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县妇保院整体搬迁项目,2024年底前完成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支持县妇保院发展月子中心,加强县人民医院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和提质增效,推动妇幼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发改委、县财政局)19 .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2024年底前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要规范设置老年医学科。加快推进县医养中心建设项目,2024年底前完成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鼓励乡(镇)卫生院结合实际转型发展老年健康服务,鼓励引进社会资本建设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机构等老年健康服务机构。加快各级医疗机构适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