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感染性疾病科伤寒诊疗常规.docx

    • 资源ID:122963       资源大小:18.9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感染性疾病科伤寒诊疗常规.docx

    感染性疾病科伤寒诊疗常规【诊断要点】1 .流行病学:病前2-3周有不洁饮食或与伤寒病人接触史,既往未患过伤寒,未进行伤寒菌苗接种,或进入伤寒流行疫区后,在几日至三周可发病。2 .临床表现:潜伏期多为1-2周(3-60日)。典型伤寒的自然病程约为四周左右,可分为四期。(1)初期:相当于病程第1周。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体温呈阶梯形上升,可在5-7日内达到39-40,常伴全身不适。本期末已能触及肿大的脾脏与肝脏。(2)极期:病程的第2-3周,有典型表现,且易出现肠出血与肠穿孔等并发症。高热:稽留热为典型的热型,常持续2周左右,39-40Co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腹胀、腹部不适或有隐痛,以右下腹明显。相对缓脉。肝脾肿大。意识朦胧、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重者呈现虚性脑膜炎表现。玫瑰疹:约于第3病日出现,躯干上部为多,为色淡红、稍高出皮肤的小形斑丘疹,约1周消退。(3)缓解期:病程第3-4周,体温逐步下降,病情缓解,仍应注意肠出血及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4)恢复期:病程第5周,体温,症状及体征均回复正常。3 .临床类型:本病可有下列各型(1)轻型。(2)暴发型(重型)。(3)迁延型。(4)逍遥型。(5)顿挫型。(6)小儿伤寒。(7)老年伤寒。(8)妊娠伤寒。4 .复发与再燃:本病复发率一般为10%左右。在病程的2-3周左右,潜伏在体内病灶巨噬细胞内的伤寒杆菌重新繁殖,再次引起菌血症而引起复发或再燃。5 .实验室检查(9) 一般检查血象:白细胞总数常减低。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严重病人病程较长,或并发肠出血时,可出现贫血表现。尿:高热病人可有轻度蛋白尿。粪:在肠出血情况下,可有粪便潜血或血便。(10) 细菌培养:进行伤寒杆菌的病原学检查是本病的确诊依据。检材可取自血液、骨髓、粪、尿、玫瑰疹刮出液等。血培养:尽可能在应用抗菌药物前采血,以含胆汁的培养基为好。抽血量需10m1.。第1-2周阳性率可达70-90%o骨髓培养:适用于血培养阴性的疑似伤寒的患者。阳性率可达90机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本试验在病程第1周常呈阴性反应,第2周开始阳性率上升,第4周阳性率可达70-90机约10-30%的患者在整个病程中,本反应的效价很低或阴性。有条件可选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被动血凝试验。【鉴别诊断】本病早期(第1周以内)应与病毒感染、疟疾、钩端螺旋体病及病毒性肝炎鉴别。极期(第2周)以后,须与败血症、粟粒型肺结核、布氏杆菌病、地方性斑疹伤寒、结核性脑膜炎及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相鉴别。【治疗原则】1 .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尤以护理及饮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病人按消化道传染病隔离,注意体温、脉搏、血压、腹部、大便等变化。应给予热量高、易消化的饮食,发热期间宜流质或无灌饮食,少量多餐。退热后2周左右才恢复正常饮食。对过高热及症状重且已确诊者可酌情给予强的松5T0mg,每日1次,至症状改善即停。2 .病原治疗:(1)瞳诺酮类:成人首选。可选用氯筑沙星(氨嗪酸)、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诺氟沙星(氟哌酸);疗程是体温正常后继续使用2周,孕妇及幼儿慎用。(2)氯霉素:对氯霉素敏感的非多重耐药株感染可选用。成人用法每次0.5g口服,每日4次;重型患者每日0.75-1.0,静脉滴注,每日2次,体温正常后剂量减半,疗程10T4天,。新生儿、孕妇和肝功能明显异常者忌用,;注意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偶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3)头抱菌素类:其是第三代头抱菌素中的头抱曲松(头抱三嗪)、头范哌酮、头抱他咤等;疗程一般2周。(4)复方磺胺甲恶噗(SMZ-TMP):用于敏感菌株的治疗,每次2片口服,每日2次,疗程2周。3 .并发症的治疗(1)肠出血及肠穿孔:与外科共同治疗。(2)其它并发症如中毒性心肌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中毒性肝炎、胆囊炎、肺炎、甚至D1.C等,应按相应疾病的方法处理。4 .慢性带菌者的治疗:慢性带菌者的治疗常较困难。一般认为合并胆石症或胆囊疾患的慢性带菌者,须同时进行胆囊切除术,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药物可选用氧氨沙星0.2bid或环丙沙星0.5bid,疗程4-6周;氨节西林0.5qid,可联合丙磺舒0.5qid口服,疗程4-6周以上。【预防】1 .一般措施:对急性期伤寒患者隔离,排泄物作无害化处理。对恢复期患者,在病后1、3、6及12个月做大便伤寒培养,发现带菌及时处理。对恢复期及慢性带菌者作抗菌等治疗,并应追查随访一年。搞好三管(管粪、管水、管饮食),一灭(灭苍蝇)。个人做到不饮生水,饭前洗手。2 .预防接种:易感人群皮下注射三联疫苗,成人第1次注射0.5m1.,第2、3次各注射Ind,每次间隔1周。保护期可达2-3年,保护率可达70,

    注意事项

    本文(感染性疾病科伤寒诊疗常规.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