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临床氧气疗法作用及无效吸氧、误伤、误吸、腹胀、鼻粘膜损伤、院内感染、肺组织损伤、氧中毒等氧疗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docx

    • 资源ID:1219883       资源大小:16.7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临床氧气疗法作用及无效吸氧、误伤、误吸、腹胀、鼻粘膜损伤、院内感染、肺组织损伤、氧中毒等氧疗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docx

    临床氧气疗法作用及无效吸氧、误伤、误吸、腹胀、鼻粘膜损伤、院内感染、肺组织损伤、氧中毒等氧疗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氧气疗法(OXygentherapy,简称氧疗)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症患者常规和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具有纠正缺氧、缓解呼吸困难、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促进疾病痊愈的重要作用。氧疗作为一种诊疗方法,既可给患者带来有益的治疗作用,也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氧疗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及对应预防措施无效吸氧发生原因:(1)中心供氧或氧气瓶气压不足。(2)吸氧装置连接不紧密、导管脱落、连接错误。(3)吸氧管挤压、弯折。(4)患者气道分泌物过多,导致氧气不通畅。预防措施:(1)使用氧气瓶时应先连接压力表,确保氧气瓶内压力20.2Mpao(2)佩戴前,检查确认流量表、管路、给氧装置及湿化装置等连接紧密,并确认氧气通畅。(3)吸氧管路妥善固定,并嘱患者注意勿按压或打折。【使用内棱为六边形设计的管路,可有利于避免管路弯折所致的不通气。】(4)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患者气道通畅。误伤发生原因:中心供氧氧气装置因老化或固定不牢固偶尔会发生意外脱落,导致患者被砸伤;使用氧气瓶时,若固定不妥当,导致瓶体倾倒,误伤患者。预防措施:(1)避免将病床摆放在中心供氧装置下方。(2)氧气装置安装完毕后,再次检查,确认牢固方可使用;若发现连接口松动,流量表易弹出,应及时报修。(3)使用氧气瓶时,应尽量放置在角落,妥善固定。误吸发生原因:(1)湿化液过满。(2)湿化装置倾斜过大或倒置。预防措施:(1)湿化装置内灌液不应太满(不超过1/2满为宜)。(2)嘱患者翻身、活动时注意勿拉扯吸氧管,避免湿化瓶过度倾斜。腹胀发生原因:在使用鼻导管进吸氧的过程中,部分较小年龄的儿童会因为鼻导管插入较深,从而误入食管,造成患儿出现腹胀的现象。预防措施:针对小儿氧疗的过程中,需要正确掌握鼻导管的使用方法,严禁将患者的鼻导管误插入食管,从而保障吸氧中的安全性。鼻粘膜损伤发生原因:(1)氧气湿化不充分。(2)氧流量过大(患者自行调节)。预防措施:(1)吸氧流量24Lmin,或环境干燥、呼吸道分泌物多、黏稠不易排出,或吸氧流量4Lmin但患者主诉上呼吸道干燥不适时,应给予湿化。(2)悬挂警示标识,告知患者及家属勿自行拆装吸氧装置及调节流量。(3)鼻导管给氧时,氧流量不宜超过5Lmin,流量需求更高时宜选择其他给氧装置。院内感染发生原因:(1)中心供氧管道、氧气流量表未及时规范消毒。(2)吸氧装置、湿化装置、湿化液污染。(3)气管插管时导致黏膜破损发生感染。预防措施:(1)定期规范消毒,相关装置按时更换。(2)湿化液应使用无菌蒸储水或灭菌注射用水(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S08-2019成人氧气吸入疗法护理)。(3)使用带有除菌功能的吸氧管,可降低氧疗过程中院内感染的风险。(4)插管时动作轻柔,注意保护患者呼吸道黏膜。(5)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行鼻导管给氧或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时,佩戴一层医用外科口罩,并尽量闭口经鼻呼吸。肺组织损伤发生原因:短时间内大量高压、高流量氧气充入患者肺部。预防措施:(1)调整氧流量前,先撤出鼻导管/面罩,调整好并确认流量无异常后再为患者佩戴。(2)由面罩更换为鼻导管吸氧时,注意调节流量以适应鼻导管给氧方式。氧中毒发生原因:持续吸氧时间过长,氧浓度过高。预防措施:(1)吸入氧浓度100%的时间不宜超过6h;吸入氧浓度260%的时间不宜超过24ho(2)掌握吸氧指征、氧中毒临床症状,发现疑似氧中毒(如胸骨后灼热感、疼痛、呼吸增快、恶心、呕吐、烦躁、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等)立即通知医生并遵医嘱处理。(3)避免患者自行调节氧流量。

    注意事项

    本文(临床氧气疗法作用及无效吸氧、误伤、误吸、腹胀、鼻粘膜损伤、院内感染、肺组织损伤、氧中毒等氧疗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