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docx

    • 资源ID:1219464       资源大小:25.7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docx

    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背景认识: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通过鼓励外商直接投资型加工贸易的发展,已深度融入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中。从所占据的全球价值链环节与产业国际竞争力主体二维视角判断,我国仍处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的中低位次,经济发展的收益性、自主性和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其一如何正确衡量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不同的国际分工形式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在传统国际分工中,以最终产品为分工对象和生产要素在国家间不可流动的假设下,一般认为,一国的出口额占全球比重越大、机电产品(或高科技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份额越高,则表明该国处于国际分工的有利地位。因为这意味着该国的国民通过出口创造并获得更多的财富或福利。在新型国际分工背景下说一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表现为该国出口总额占全球比重或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的增加,更重要的是看一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研发、设计、关键零部件、品牌运营等高附加值的“战略环节”上是否具备竞争优势,以及这些竞争优势是否来自本国生产要素或企业的贡献,经分析我国仍从于新国际分工的中低位次所获利益甚微。其二: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的地位位于“微笑曲线”的底端而且曲线谷底不断加深,反映出我国劳动力、自然资源与发达国家技术交换交易条件日趋不利,实际收入增长落后于产量增长,中国正在陷入-种“丰收贫困”的陷阱。表4制造业郭口贸易构成(%)及NET制ISIC代码制造业部门名称199«迸口出口进口出口NlflNET15食品帔料制造业4.2S30.222.52.40.1116烟草制品业0.00.00.910.0().00.7917纺织业9.710.20.132.76.20.5018服装、鞋、帽制品业0.813.40.91().25.3().9619皮革、毛皮及羽毛制品业1.75.30.5X0.34.40.X920木材加工及木制品业1.01.30.240.21.30.8321造纸及纸制品业4.10.6-0.681.40.5-0.3722出版、印刷及记录媒介复制0.30.40.210.3OJ0.132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嬷斗加工业0.10.30.43().30.1-0.212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19.77,-0.3613.75.8-0.2925橡胶及塑料制品业3.04.00.252.12.90.302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12.80.530.72.40.6227基本金JI加工业7.94.1-0.227.65.7-0.0128金属制品业2.84.70.351.54.50.6029机械设备制造业15.65.7-0.3710.88.80.0330办公室、会计和计算机械制造业0.11.()0.8()3.55.70.3531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06.60.156.87.30.1632无线电、电视及通信设爸制造业14.010.20.0530.720.30.0«33医疗、光学仪器及钟表制造业4.14.00.0910.94.2-0.3334汽车、挂车及半挂车制造业1.70.6-0.372.42.00.(M35其她运送设备制造业1.32.20.360.72.20.6036家具制品及其她制造业0.89.60.S70.77.7().87平均值0.230.29数据来源:IN('o11radeDUUIbaW并经作者计算解决。统计显示,我国2005年对外贸易为14221.2亿美元,同比增长23.2班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增长28.4%;进口6601.2亿美元,增长17.6%o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出口最终目的地国,2005年对美出口1629亿美元,进口487.3亿美元,顺差1141.7亿美元。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已经成为严峻的问题。2005年我国主要进口国(地区)是:日本(1004.5亿美元)韩国(768.2亿美元卜东盟(750亿美元)中国台湾(746.8亿美元)。我国进出口贸易主要特点是Q)东亚地区的商品通过我国组装向美国出口;(2)50驰以上出口来自外资投资企业;(3)进口商品尤其是大宗原材料商品价格暴涨,而出口价格难以抬升,出现“买啥啥贵,卖啥啥便宜”的严重被动局面,“微笑曲线”越来越陡,竞争态势越来越不利。“微笑曲线”中具有高附加值的研发、行销都掌握在外资手中,而且国际垄断资本掌握了全球大部分自然资源,如石油、金、铁、铜、铝、锌等,其实质是,国际垄断资本运用其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攫取利益,中国只是取得很少的加工费用,并且对环境、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我国出口商品的主要特点是价格低廉,数量巨大,利润微薄。例如,2001年,美国取消29种纺织品服装配额,2002年上半年对美出口数量大量增加,而价格却下跌了30%50%。大量廉价商品出口到美国,导致Q)大量的物质财富向美国转移(2)极大地增进了美国消费者的福利,据摩根士丹利公司统计,从1996年到2003年,中国廉价商品为美国消费者节省了6000多亿美元量升价跌,收益增长远远低于总量增长,利润由中国转移到美国;导致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引发政治和外交问题。大量廉价出口商品,对中国来说(1)大量顺差;(2巨额外汇储备;(3)工资水平难以提高,损害劳动者福利;(4)消耗自然资源;(5)破坏环境。15:1JTl.t199820022006初级产品半成品口一甑件口资本品消费品图1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产品内贸易卬出口份额变化()数据来源:LNCcHnlradeDiiLiKimj并经作者计算解决。中美经济已经建立高工高度的相互依赖关系,中美之间除了商品交换,还有资本循环关系。中国依靠美国的市场输出商品,换取美元,美国消费者使用美元购买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美国使用中国的资金,在全球市场内攫取利润,根据英国财经时报的数据,美国可以取得1。5班的利润,其中向中方支付3%:中美两国国内消费与储蓄的关系都是畸形的,美国高消费、低储蓄,两者正好相反,中国低消费、高储蓄。美国把低附加值的制造业上转移到中国,利用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生产廉价商品,攫取利润,满足消费者需要,利用美元优势地位、用本身没有价值的物质换最重物质财富,利用自身强大的政治、实力控制原材料生产国,制造紧张气氛,抬升原材料价格,利用中国的资金在全球金融市场上谋求利益最大化。中国通过对美贸易,提高了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取得美元资产,为国内的工业化提供资金,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两者各取所需,由于中内容提纲本文通过贸易数据进一步分析,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国际分工体系中竞争力和地位进行评判。研究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产品内分工体系中专业化层次较低要扮演“加工车间”,尽管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品发展迅猛,但竞争力集中在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生产阶段从中获取分工利益极为有限,总体而言,当前处在新国际分工体系中低端位置。,但纵向比较成果显示,中国在很短时间内实现了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阶段性目的,比较优势逐渐向全球价值链中高品位延伸,国际分工地位也有了明显改进。参考文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范黎波吴勇志1徐康宁、王剑要素禀赋.地理因素与新国际分工,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2吴福象、刘志彪中国贸易量增长之谜的微观经济分析:1978-2007,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3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垂直专门化与中美贸易,世界经济2006年第5期。4RobertKoopman,ZhiWang,Shang-JinWei,HowmuchofChineseexportsisreallymadeinChina?Assessingdomesticvalue-addedwhenprocessingtradeispervasive,NBER,WorkigPaper,no.14109,2008.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加工贸易政策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11期.6Lemoine,F.,Denizunal,K.,ChinaintheinternationalSegementationofproductionprocesses.CEPII,no.(2002).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