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通达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罗花崖煤矿主副斜井井筒矿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
资源ID:1204858
资源大小:342.60K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宁夏通达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罗花崖煤矿主副斜井井筒矿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第一章 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第一节 编制依据 1某某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某某煤矿主副斜井井筒矿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某某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某某煤矿主副斜井井筒矿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图。 3爆破安全规程GB6722;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 1 390;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煤矿安全规程(200 7);煤矿建设安全规定(试行)1 99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l884;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4本公司现有施工力量、技术水平、技术装备和机械化程度。5现场实际情况。第二节 编制原则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正确选择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案和方法,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基本建设法规、经济及施工政策,狠抓主链锁工程及关键工程的施工,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人力、物力,确保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建设工期的实现。使用行之有效的先进经验,选用成熟配套的施工设备,提高机械化程度,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确保施工安全。坚持严格的质量标准,确保实现创优质工程的目标。第三节 编制范围1某某煤矿副斜井井筒掘砌工程。2为某某煤矿副斜井井筒掘砌工程建设工程服务所必须的临时项目的建设,临时供风、供水及供电系统,混凝土生产运输系统,金属结构的加工制作及安装工程,临时生产生活用房及通讯系统。第二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工程概况(一) 井田概况 1、交通位置某某井田位于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开发区线驮石矿区西北部,极值地理坐标:东经105°5400105°5545,北纬3 7°1215,37°1400,井田面积5.64km2。井田西邻刘家沟井田,东接芦草井井田,东北部与石炭沟煤矿相邻。行政区划隶属于吴忠市红寺堡开发区。矿井南距同心县30km,北距红寺堡镇28km,距盐(池)兴(仁)公路5.5km,有简易公路与之相连,向南有简易公路与银(川)平(凉)公路相连,交通便利,详见图1-1-1。2、地势、地貌线驮石矿区为残山丘陵半荒漠地貌,海拔14501590m之间,总体趋势为东南高,西北低,相对高差90140m。井田北东侧有烟筒山,南西侧为黑阴湾山,两山体均呈北西走向。井田地形地貌参见图2。3、水系井田内沟谷发育,无地表径流,汛期形成暂时眭流水,很快泄出区外。4、气象本区属典型大陆性干旱、半干旱的半荒漠气候区,冬寒长、夏热短,日照充足,蒸发强烈。据同心县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903,最高为3 7.2,最低一2 7.3。日照为3038h,无霜期1 75天。夏季多东南风,平均风速16ms;冬季多北、西北风,平均风速63ms。每年1 0月开始封冻,翌年3月开始解冻,冻土深度为137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0345ram,多集中于7、8、9三个月;年平均蒸发量达2 1 2 16mm,是降水量的7倍。(二)巷道工程量概述1、副斜井井筒技术特征副斜井井筒长1020 m,倾角24º,半圆拱形断面,净断面80 M。,支护形式基岩段为锚喷支护,支护厚度100mm,表土段为钢筋砼,支护厚度350mm。2、断面特征见附图。(二)主要技术特征描述1、辅助系统 独立系统2、施工工期划分 井筒期一期3、瓦斯涌出量 低瓦斯矿井4、涌水量 <2m3h5、排矸方式 汽车排矸(l 000m)第二节、工程地质(一)井田地层某某井田位于线驮石矿区的西北部,属基岩半裸露地区。基岩地层主要出露于井田西北部及部分沟谷中,主要为石炭系土坡组和石炭一二叠系太原组,二叠系大黄沟组和红泉组,上覆盖层为古近系寺口子组及第四系,分述如下:1、土坡组(Ct)出露于井田北部边界。下部为杂色页岩、粉砂岩,中厚层细粒铁质、硅质石英砂岩夹少许中薄层或透镜状灰岩;中部为细粒铁质石英砂岩与页岩不等厚互层;上部为杂色页岩夹不稳定煤层,顶部为中薄层中细粒石英砂岩。本区未见底。与下伏臭牛沟组呈整合接触。2、石炭二叠系太原组(CPt)出露于井田北部,地层平均厚度3 1 338m。岩性为灰、灰黑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炭质泥岩夹灰白色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生物碎屑灰岩及煤层,是本区的主要含煤地层。根据岩性、岩相特征将太原组划分为上、下两个岩性段:(1)太原组上岩性段(CPt2)以陆相含煤地层为主,地层平均厚16553m,岩性以灰色、深灰色粉砂岩、细粒砂岩为主,夹灰黑泥岩薄层灰白色中粗粒砂岩。泥岩一般构成煤层顶板,无明显标志层,煤层对比困难,底部以中粗粒砂岩与下段分界。本段含煤38层,主要煤层位于中下部,以五煤层较稳定,余皆不稳定。(2)太原组下岩性段(CPt1)为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厚度比较稳定,地层平均厚137850本段地层颜色较深,粒度较细,岩性以灰色、灰黑色粉砂岩、泥岩为主,夹浅灰色、灰色中细粒砂岩和较稳定的薄层石灰岩24层。石灰岩白上而下编号为K1、K2、K3,可做为标志层。K3灰岩中富含蜒科动物化石,泥岩中含较多的黄铁矿结核及植物化石碎屑。含煤地层的主要特点是:韵律构造清晰,旋回之间的间距较小,煤层层数多,各煤层间距较稳定,煤层含硫较高为其特点,本段含煤81 4层,以十四、十七煤较稳定,余皆为局部或偶尔可采和不可采,反映了成煤条件的不均一性。3、二叠系大黄沟组(Pd)地表出露于井田中部,岩性为浅灰绿、灰绿、灰黑色薄中层状细中粒凝灰质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泥、页岩为一套曲流河沉积。厚度14899m,与下伏太原组为整合接触。4、二叠系红泉组(Ph)地表出露于井田中南部,岩性为紫红、灰绿色中厚层状中细粒含砾(凝灰质)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为一套辫状河沉积。井田内平均厚度7474M,与下伏大黄沟组为整合接触。5、古近系寺口子组(ES)岩性为一套灰、浅砖红色厚巨厚层状中巨砾岩,顶部时见极细粒砂岩、粉砂岩j厚度变化剧烈,为7588398m。角度不整合于香山群、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之上。其沉积环境为山麓冲积相扇根扇中泥石流、辫状河道沉积。6、第四系(Q)按岩性成因类型主要有风积黄土(马兰组Qm)、洪积层(Qh1P1)、冲洪积层(Qh1)、冲积层(Q)、风积层等,厚数米至数十米。(二)井田构造1、构造某某井田位于矿区复式向斜中段的西南翼,井田范围内表现为一向南西缓倾的单斜构造。地层总体呈北西走向,向南西缓倾,倾角1521°浅部地层产状较陡,深部地层产状变缓。沿走向方向具波状起伏,在井田中部呈现一背斜形态,背斜轴方向为近南北向,分布在4、5勘探线之间,与F3、F4断层有关。井田内断层情况见表卜21。井田内共发现断层8条,井田内断层主要受线驮石东侧正断层与黑阴湾山东侧逆断层影响,主体走向为北西向,延伸长O33km,F2、F3、F4、F5、F6断层大致呈北西向平行排列。其中对井田影向较大的断层为F6断层,落差约701 20m。将井田分为东西两个区块,F6断层以西的区块其范围较小。F1为南部边界断层,虽然断距较大,但其位于井田南部边界,对煤层影响较小。其余6条断层断距均小于50m,另在24勘探线之间有少量断距小于10m的小断层存在。小构造发育程度一般。现将井田内断层分述如下:某某井田主要断层一览表表1-2-1序号名称性质走向倾向倾角落差(m)延展长度(km)穿过煤层编号二维地震断点级别钻孔控制情况控制程度ABC合计1F1正断层NWNE70>503.55、14、172316可靠2F2正断层NWSW7003015、14、1722可靠3F3逆断层NWNE550401.65、14、17213Zk402可靠4F4正断层NWNE700401.75、14、17325Zk403Zk601可靠5F5正断层NWNE700201.25、14、17123较可靠6F6正断层SNWN70>7035、14、1713418号孔可靠7F7正断层WES70落差不详114、1711推断8F8正断层NSW7010150.75、14、1711填图可靠(二)瓦斯井田煤层瓦斯成份含量,总趋势是随煤层埋藏深度增大而升高,但是规律性不强。如CH4在五煤层中发现含量为0.0 3mLg,其余点均未发现CH4,十四煤层CH4含量升为0.30O3 9 m1g,十七煤层降低为0.06O.09mLg,最高点为163 111Lg。CO:含量普遍为0.30.62mL/g,N2含量5.9511.84MLg,最低含量为4.13 Lg,最高达12.98mLg,C2一C8含量小于O.03mLg,局部高达0.09mLg。综上所述,井田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特征与断层破碎带和覆盖层厚度有关。五煤埋藏相对较浅,覆盖层薄,煤层瓦斯易分散逸失,特别是断层带切穿煤层时,煤层瓦斯沿断裂带释放。故五煤层瓦斯含量低。十四、十七煤层同样受构造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略高于五煤。分析成果表明,井田煤层瓦斯主要成分为N2,占总含量的90左右,瓦斯含量垂直分带和水平分带性不明显,除ZK40 1孔十七煤层属氮沼气带外,其余煤层均属氮气带。为评价井田煤层瓦斯成份含量的高低,依据煤层瓦斯测定成果,采用瓦斯(CH4)相对涌出量,即矿井平均日产煤一吨的瓦斯涌出量计算,五煤、十五煤低于O.03m3t,十四煤平均O.345m。t,十七煤最高涌出量1.63m3t,平均O.63m。t。计算瓦斯涌出量均小于2m3/t,远低于lOm3/t的分级标准,属低瓦斯矿井。(三)、水文地质及井筒涌水量地质报告采用大井法预测矿井涌水量,即先期开采地段矿井正常涌水量五煤以上为275.1 38m。d,五煤以下为1 8 7.6 14M。d,全井田矿井正常涌水量为五煤以上为383.603m3d,五煤以下为261.058m3d。根据矿井的开拓开采布局,初期开采五煤,矿井设计时取矿井涌水量383603 m3/d,即1 6 m3/h,最大涌水量按正常涌水量的1.4倍计算,即22.4m3/h。第三章 施工准备第一节 施工准备一、生活场区设在工业场区附近,房屋建筑为彩钢活动板房。二、在工业广场布置压风机房、绞车房)变电所、井口值班房、机电维修房。三、混凝土拌和站设在井口附近,要求将砂石料堆放场、水泥库布置在搅拌站附近,库内应做防潮处理。拌和站尽量利用有利地形,便于砂、石料、混凝土的机械运输。四、炸药库由甲方统一安排,施工单位不预考虑。五、厕所布置在厂区边缘,且处于下风向的地方,粪便入坑并用土掩埋。六、所有临时设施尽量避开永久设施。序号名称结构单位数量备注1压风机房砖木结构M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