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1265.古代书院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现代启示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1193489       资源大小:84.50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265.古代书院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现代启示毕业论文.doc

    毕 业 论 文题 目:古代书院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现代启示 专 业: 公共事业管理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指导单位: 社会科学系 日期:摘 要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在千年之久的办学历史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正是从书院教育的宗旨、内容、方法、管理方式入手,归纳总结出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教学与学术研究并重、盛行讲会制度、提倡教学相长、注重人格教育。书院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一、自由讲学,注重交流是学校保持竞争力、提高学术水平的必须;二、教授治校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基本原则;三、教学和研究相统一是现代高等学校的基本要求;四、自学与讲学并重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五、加强传统美德的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保证;六、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的成绩,健全学生的人格重要途径。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书院的教学特色,对于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批判地吸收书院教学方面的经验,古为今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关键词:古代书院;人才培养; 现代启示ABSTRACTCollege is an important organization form of education in the feudal society of china. It has showed exuberant vitality and unique charm since it is born. During thousands of years of running a school, college gradually forms a characteristic pattern of schooling which makes the traditional old-style private school more regulation and systematic and it also makes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college cultivates the talent are: teaching weighs the same as academic research, arranging regular lecture, unifying teaching with learning, concentrating on personality. 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the purpose, content, method, management pattern and characteristic of college education, then summarizes the enlighten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from the cultivating pattern of college.Key Words: ancient college;talent cultivating;modern enlightenment目 录 第一章 引言11.1问题的提出11.2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11.3问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4概念的界定2第二章 源远流长的古代书院4 2.1书院简史及特点42.2书院的功能6第三章 古代书院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点8 3.1书院的办学宗旨8 3.2书院的教学内容8 3.3书院的教学方法9 3.4书院的管理模式113.5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11第四章 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当代的启示134.1自由讲学,注重交流是保持竞争力、提高学术水平的必须134.2教授治校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基本原则134.3教学和研究相统一是现代高等学校的基本要求144.4自学与讲学并重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144.5加强道德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保证154.6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水平、健全学人格重要途径15结束语17致谢18参考文献19第一章 引言1.1问题的提出书院是中国独特的教育遗产,它历时千余载,制度完备,成就辉煌,影响深远。由于历史原因,1901 年“新政”之后,书院或改制成学堂,或被废止。这个曾代表着中国古代教育辉煌与骄傲的名字就这样逐渐淹没于历史的滚滚尘烟之中,但是,书院历经千年而蕴积的教育、思想精华并没有随之终结而影响至今。那么,书院的教育模式和特点究竟是什么呢?这其中又有哪些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呢?1.2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当代对书院教育的研究成果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书院教育的特点及现实意义,如黎磊、赵观石的以生为本的书院教育理念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理论纵横 中国成人教育 2007年1月);李金莲的试析书院教育对我国当今高校管理的启示(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350007)等;(二)书院的历史,如李广生、刘建岱的明清书院兴与衰(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 年03 月26 日)和宋元书院之盛衰(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 年 03 月19 日);胡适的书院制史略等;(三)大师的教育思想研究,如秦红梅,万民的朱熹在白鹿洞书院的教育思想研究(南昌高专学报2006 年第1 期);毛小庶的论南宋书院大师的学术精神(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330022)等。以黎磊、赵观石的以生为本的书院教育理念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为例,该文从书院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归纳出书院教育的四个特点,(1)“传道而济斯民”的办学目的;(2)机会均等的教育理想;(3)“完人”的人才培养;(4)通识课程的设置,并从这些特点出发,总结出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1)推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2)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均衡发展;(3)改革高校管理模式,实行人性化管理。而彭拥军、唐慧君的中国书院与高等教育改革一文,归纳了书院的教学特点:(1)教学与科研相结合;(2)盛行“会讲 ”和“讲会”制度 ,提倡百家争鸣;(3)在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4)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5)师生关系融洽,并由此提出了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启迪。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研究书院历史、书院藏书、大师思想的论文、书籍,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1.3问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书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 也是当代思想文化工作的宝库。教育是立国、强国之本,21 世纪,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迈向了一个新台阶,合理引进和吸取西方的教育经验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浪潮,但同时,积极批判的继承我国传统教育的优秀经验亦是我国教育改革不可忽视的一面。西方教育经验本土化与民族传统教育精华结合,将是我国教育改革的走向。书院教育作为我国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以批判继承的态度充分挖掘其宝贵经验,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当今的教育改革。循历史的脉络,书院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本土力量,与当代大学教育有许多共性,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时至今日,研究书院对我们当今的教育革仍然有着非常大的借鉴意义。本文将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书院教育德培养目标,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以及与之相关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总结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对当代教育的合理的启示。1.4概念的界定1.4.1书院书院是指封建社会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机构。大体分两类:(1)中央官府设立,用于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2)民间设立,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官学衰败,许多读书人避居山林,遂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创立书院,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是实施藏书、教学与研究三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书院制度萌芽于唐,完备与宋,废止于清,前后千余年的历史,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北宋时,以讲学为主的 日渐增多。南宋时随理学的发展,书院逐渐成为学派活动的场所。书院大多是自筹经费,建造校舍。教学采取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以自学为主。它的特点就是为了教育、培养人的学问和德性,而不是为了应试获取功名。明代书院发展到一千两百多所,但其中有些是官办书院。一些私立书院自由讲学,抨击时弊,成为思想舆论和政治活动场所。最著名的有江苏无锡东林书院。明朝统制阶级曾先后4次毁禁书院,然而书院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多次毁而不绝,在严酷的政治压迫下,书院师生宁死不屈。东林书院的对联写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清代书院达2000余所,但官学化也达到了极点,大部分书院与官学无异。到了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诏令各省的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的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至此书院退出了历史舞台。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民间设立,供个人读书治学书院,而非官办书院。1.4.2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就构成要素上来说,包括人才培养者、人才培养措施和人才培养对象三个。就教育角度来讲,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人才培养者采取某种人才培养措施以使人才培养对象(学生)的身心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的活动。也就是说,人才培养者在培养活动开始之前就预先设立了一个目标,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作用于培养对象,以使培养对象的身心发生变化。如果培养对象达到了培养者预先设立的目标,那么,一个培养过程就算完成了。由此可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目标和培养措施是两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模式”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由此,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人才培养标准样式。现代汉语词典对“标准”有两种解释:(1)衡量事物的准则;(2)本身合乎准则,可供同类事物比较核对的事物。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标准”取第二层意思为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人才培养模式做一个概括: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的标准形式(或样式),它合乎一定的准则,使人可以照着做。具体来说,“人才培养模式”是指

    注意事项

    本文(1265.古代书院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现代启示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