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六年级上册《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
资源ID:1191966
资源大小:22.8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统编六年级上册《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统编六年级上册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目标】1 .会读“青棵、鱼饵”等词语,能理解“收敛”等词语的意思。2 .能结合小说的主要情节体会老班长的人物形象。3 .能读好描写对话和心理的语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联系上下文形象的作用。【教学重点】1 .会读“青棵、鱼饵”等词语,能理解“收敛”等词语的意思。2 .能结合小说的主要情节体会老班长的人物形象。【教学难点】能读好描写对话和心理的语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联系上下文形象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补充资料1 .出示七律长征,学生齐诵。2 .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这篇课文,就是长征过程中的一个缩影,你对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的这段历史有哪些了解?(1)生交流预习成果(2)出示资料3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却出现了许多革命英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伟大的炊事班长,齐读课题一一金色的鱼钩。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1 .出示词语(1)生读2组词语青棵搪瓷碗鱼饵抽噎瞻仰高额骨收敛奄奄一息(2)(出示课文句子)“收敛”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自己读读句子,想一想。指生交流。师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2 .字词障碍我们解决了,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指生交流。师总结概括长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预设:对于这样的长课文,我们就可以像穷人里学的那样,抓住主要事件来简要概括内容。)三、运用方法,品读人物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这一位怎样的老班长?默读课文,谈谈你的感受。A.抓住人物语言、心理等描写,并做简要批注。B.不明白的地方小组合作解决问题。C.小组合作读好片段。2 .学生自读课文,圈画批注3 .小组交流,合作读好情节4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结合情节,抓住人物语言、心理等描写,谈出感受,并相机指导朗读。1. “硬咽”情节(对话、心理)(1)抓住两人的对话,体会语气的变化(掩饰一一劝说一一严厉地批评),更加深入了解老班长的品质。(2)抓住“我”当时的心理描写体会。(4)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2. “命令”情节(心理)(1)抓住“我”当时的心理描写体会我对老班长的敬重,进一步体会老班长的品质。3. “牺牲”情节(对话、心理)(1)抓住人物对话,关注提示语和标点,读好对话,感受对话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2)抓住“我”2处心理描写体会作用。第一处(27段):体会“我”对老班长的关心、担忧,也从侧面体现老班长平时钓鱼的不易。第二处(34段):体会“我”要永远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以及“我”希望子孙后代能牢记革命前辈的感人故事,铭记革命前辈的崇高品质。5.小结:运用我们之前学过的“结合情节,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等方法,就能直观、深切地感受人物形象,在以后的阅读中,我们可以运用这些方法,读好小说的人物形象。四、比较辨析,总结提升1.课文主要刻画了老班长这一形象,为什么不以“老班长”为题,却以“金色的鱼钩”为题?(1)指生交流(2)理解题目的含义(预设:鱼钩是贯穿文章的线索,老班长用鱼钩挽救了小战士的生命,金色的鱼钩象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品质,代表了老班长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2.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1)指生交流(2)师总结方法五、拓展阅读(一)运用方法,迁移阅读草地夜行1 .生快速阅读文章,圈画批注2 .交流感受,体会人物形象(二)课下推荐阅读七根火柴(后附带文及教学反思)草地夜行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干粮早就吃光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背上的枪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会儿也好啊!迎面走来一个同志,冲着我大声嚷:“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他这样小看人,真把我气坏了。我粗声粗气地回答:“别把人看扁了!从大别山走到这儿,少说也走了万儿八千里路。瞧,枪不是还在我的肩膀上吗?”他看了看我,笑了起来,和我并肩朝前走。他比我高两头,宽宽的肩膀,魁梧的身材,只是脸又黄又瘦,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小同志,你的老家在哪儿?"他问我。“金寨斑竹园!听说过吗?”“啊,斑竹园!有名的金寨大暴动,就是从你们那儿搞起来的。我在那儿卖过帽子。”一点儿不错,暴动前,我们村里来过几个卖帽子的人。我记得清清楚楚,爸爸还给我买了一顶。回家来掀开帽里子一看,里面有张小纸条,写着“打倒土豪劣绅”。真的想不到,当年卖帽子的同志竟在这里碰上了。我立刻对他产生了敬佩的感情,就亲热地问他:“同志,你在哪部分工作?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呀?”“我吗?在军部。现在出来找你们这些掉队的小鬼。”他一边说,一边摘下我的枪,连空干粮袋也摘了去,“咱们得快点走呀!你看,太阳快落To天黑以前咱们必须赶上部队。这草地到处是深潭,掉下去可就不能再革命了。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下了一大段。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命!”一一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七根火柴卢进勇看着这情景,眼睛像揉进了什么,一阵酸涩。在掉队的两天里,他这已经是第三次看见战友倒下来了。“这一定是饿坏了!”他想,连忙抢上一步,搂住那个同志的肩膀,把那点青棵面递到那同志的嘴边说:“同志,快吃点吧!”那同志抬起一双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吃力地抬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翕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了几个字:“不,没没用了一卢进勇手停在半空,一时不知怎么好。他望着那张被寒风冷雨冻得乌青的脸,和那脸上挂着的雨滴,痛苦地想:“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他抬起头,望望那雾蒙蒙的远处,随即拉住那同志的手腕说:“走,我扶你走吧!”那同志闭着眼睛摇了摇头,没有回答,看来是在积攒着浑身的力量。好大一会,他忽然睁开了眼,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腋窝,急急地说:“这这里!”卢进勇惶惑地把手插进那湿漉漉的衣服。这一刹那间,他觉得同志的胸口和衣服一样冰冷了。在那人腋窝里,他摸出了一个硬硬的纸包,递到那个同志的手里。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小堆火柴。焦干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簇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一共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数完了,又询问地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子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了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爆发着一种喜悦的光。只见他合起党证,双手捧起了它,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进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他的脸。“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这以后的路,卢进勇走得特别快。天黑的时候,他追上了后卫部队。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在风雨、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着一层雾气,洋瓷碗里的野菜“唯一一噬”地响着卢进勇悄悄走到后卫连指导员的身边。映着那闪闪跳动的火光,他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其余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同时,又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教学反思:本篇课文是略读课,所以在设计时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基本思路。在学习课文时,以学校“四环四学”模式为依托,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和课前学习提示,放手让学生先自读感悟人物形象,再小组合作交流体会,然后汇报成果,在互助学习的基础上总结方法,最后反思收获,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升。另外,课文的学习领悟离不开朗读,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课文,在朗读中加深对人物的理解。本课教学还有很多不足,比如,环节设置可以再精简,对于内容分析过多,可以再大胆放手,在学生掌握方法后,进行带文阅读,进一步运用方法,加深学生的理解,体现略读课文的特色,增加课堂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