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职《法律常识》教案第18课远离青少年犯罪.docx

    • 资源ID:1170362       资源大小:54.4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职《法律常识》教案第18课远离青少年犯罪.docx

    课题远离青少年犯罪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青少年常涉及的犯罪和青少年犯罪的预防素质目标:完善自我品格,树立责任意识,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青少年常见的犯罪、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教学难点:青少年常见的犯罪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i并授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2min)一问题导入(5min)一传授新知(23min)-探索活动(15min)第2节课:问题导入(5min)T专授新知(25min)一探索活动(10min)一课堂小结(3min)一作业布置(2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2min)【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问题导入(5min)【教师】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中职生应如何预防犯罪?【学生】聆听、思考、回答通过问题导入,让学生主动探究青少年如何预防犯罪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传授新知(23min)【教师】讲解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重伤罪、盗窃罪、抢劫罪一、青少年常见的犯罪(一)故意伤害罪【课堂提问】【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故意伤害罪?【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它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中的一个罪名。一些青少年好胜心强,自控力差,容易因一时冲动而伤害他人,甚至致人死亡,从而犯故意伤害罪。1.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1)3BO客体。故意伤害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即自然人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完整并支配它们的权利。通过教师讲解、课堂互动、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了解青少年常见的犯罪类型(2)犯罪客观方面。故意伤害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且对他人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伤害行为的方式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不作为只有在行为人对防止他人身体健康遭受伤害负有特定的义务时才能发生。伤害的结果可以是内伤,也可以是夕M玩从伤害程度来看,伤害的结果可以是轻伤、重伤或致人死亡。轻微伤和一般的殴打行为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与法同行】【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医生为了治病给病人截肢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为什么?【学生】聆听、思考、回答(3)犯罪主体。故意伤害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2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4)犯罪主观方面。故意伤害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2.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法治之光】【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让迷途少年安全返航帮教涉罪未成年人”(详见教材),让学生了解检察机关协同相关部门建立帮教基地,开展法治教育、知识教育、行为矫治、心理疏导等帮教工作【学生】阅读、学习、理解(二)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过失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行为。它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中的一个罪名。青少年年轻气盛,敢于冒险,容易冲动鲁莽,因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而伤害他人,因而有必要了解过失致人重伤罪的相关知识。【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扫码观看“相关犯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视频(详见教材),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过失致人死亡罪有哪些构成要件?【学生】观看、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I,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构成要件(1)犯罪客体。过失致人重伤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2)犯罪客观方面。过失致人重伤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非法伤害他人身体且致人重伤。(3)犯罪主体。过失致人重伤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犯罪主观方面。过失致人重伤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2.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规定:"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以案释法】【教师】组织学生阅读“玩闹时过失致人重伤被判刑”的案例(详见教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整:过失致人重伤将面临哪些处罚?哪些情况下,可以从轻处罚?【学生】阅读、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三)盗窃罪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这里的“盗窃"是指趁公私财物所有人、管理人不在场或不备,秘密窃取(即行为人自认为被害人没有发觉而取得)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罪是侵犯财产罪中的一个罪名。有些青少年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观的影响,贪图物质享受,于是从小偷小摸逐步走向盗窃犯罪的深渊。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青少年有必要了解盗窃罪的相关知识。1 .盗窃罪的构成要件【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盗窃罪有哪些构成要件?【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1) 3巳罪客体。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2)犯罪客观方面。盗窃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盗窃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3)犯罪主体。盗窃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3(三主观方面。盗窃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2.盗窃罪的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懒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法律锦囊】【教师】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1OOO元至3000元以上、3万元至10万元以上、30万元至50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根据该解释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2年内盗窃3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学生】阅读、学习、理解(四)抢劫罪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青少年切勿铤而走险,通过抢劫获得钱财,从而误入歧途。1,抢劫罪的构成要件(I)犯罪客体。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客体的双重性是区别本罪与其他侵犯财产罪或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的重要标志。(2)犯罪客观方面。抢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持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这里的“暴力方法"是指犯罪分子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以使被害人的反抗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如使用棍棒把被害人打晕或用绳子拴住被害人的四肢使被害人无法反抗."胁迫方法”是指专日罪分子以对被害人实施某种侵害行为相威胁,使被害人不敢反抗,如持刀、枪等威胁被害人当场交出财物。"其他方法”是指除暴力、胁迫以外的造成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如采用药物、酒精等使被害人暂时丧失意识。(3)犯罪主体。抢劫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中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抢劫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4)犯罪主观方面。抢劫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扫码观看“相关犯罪:抢夺罪”视频(详见教材),并随机遨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抢夺罪有哪些构成要件?【学生】观看、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2.抢劫罪的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3年以上1()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入户抢劫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持枪抢劫的;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探索活动(15min)【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组3-5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说一说,通过哪些方法或途径可以让青少年远离犯罪?面对不良诱惑,我们应如何做?怎样做一个文明守法的青少年?【学生】查阅资料、思考、讨论、形成结论、派小组代表进行汇报【教师】评价各组的表现通过分析讨论,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加深对青少年犯罪的认识和理解第二节课问题导入【教师】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通过问题导入,激(5min)什么是诈骗罪?诈骗罪要具备哪些构成要件?【学生】聆听、思考、回答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传授新知(25min)【教师】讲解诈骗罪、寻衅滋事罪、强奸罪和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五)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青少年应谨防被骗,同时也要远离法律红线,切勿走上犯罪的道路。1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1)3巳罪客体。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2)专廊客观方面。诈骗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知并基于这种错误认知做出财产处分,从而骗取被害人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3)J巳罪主体。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专喘主观方面。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2 .诈骗罪的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法律锦爨】【教师】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OOO元至1万元以上、3万元至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

    注意事项

    本文(中职《法律常识》教案第18课远离青少年犯罪.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