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系统通信规约:系统与站级监控系统通信规约.docx

    • 资源ID:1163875       资源大小:149.50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系统通信规约:系统与站级监控系统通信规约.docx

    ICSQ/GDW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XXXXX-2013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系统通信规约:系统与站级监控系统通信规约Communicationprotocolbetweenoperation&managementsystemandsupervisory&controlsystemofstationforEVcharingandbatteryswapservicenetwork(草稿)2013-XX-XX 实施2013-XX-XX发布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系统通信规约:系统与站级监控系统通信规约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系统(以下简称运营管理系统)与站级监控系统之间通信的接口和报文规范。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的运营管理系统与站级监控系统之间的通信。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8487.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GB/T29317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术语DL/T634.5101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T634.5104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3术语和定义GB/T18487.1和GB“29317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符号和缩略语APDU:应用规约数据单元(ApplicationProtocolDataUnit)APCI:应用规约控制信息(ApplicationProtocolDataUnit)ASDU: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PPIiCationSerViCeDataUnit)5总则5.1 通信接口运营管理系统与站级监控系统之间通信的接口应支持TCP/IP协议。5.2 端口号端口号宜采用2406o运营管理系统与站级监控系统通信应采用网络传输层的可靠传输协议TCP,运营管理系统为TCP服务器端,站级监控系统为TCP客户端,站级监控系统主动进行TCP连接,运营管理系统被动响应TCP连接。6通信协议结构本标准的通信协议结构应符合图1的要求。应用功能初始化用户进程本标准中定义的ASDU应用层(第7层)APCI(应用规约控制信息)传输接口(用户到TCP的接口)TCP/IP协议子集(RFC2200)传输层(第4层)网络层(第3层)链路层(第2层)物理层(第1层)注:第5,第6层未用图1通信协议结构7应用层数据结构7.1 概述1 .1.1应用层数据结构应符合图2的规定。应用用户数据应用(用户)过程APCIASDU/APDU应用层图2应用层数据结构7 .1.2APCI的定义参见DLn'634.5104。7. 1.3ASDU的定义参见DLZT634.5101。8. 2通用说明9. 2.1类型标识号定义表1、表2定义了在监视方向和控制方向上过程信息和控制信息的类型标识号。表1监视方向上类型标识的语义在监视方向上的过程信息类型标识=TYPEIDENTIFICATION:=UI818<1>:不带时标的单点信息M_SP_NA_1<11>:测量值,标度化值,长度小于等于2字节<15>:累积量(不带时标)M_IT_NA_1<130>:充电桩业务数据M_RE_NA_1<131>:换电系统业务数据M_CM_NA_1<132>:测量值,标度化值,长度大于2字节M_MD_NA_1表2控制方向上类型的语义在控制方向上的过程信息类型标识=TYPEIDENTIFICATION:=UI8l-8<100>:总召唤命令C_IC_NA_1<101>:计数量总召命令C_CI_NA_1<103>:时钟同步命令C_CS_NA_1<133>:下发数据项C_SD_NA_110. 2.2可变结构限定词可变结构限定词=VARIABLESTRUCTUREQUALIFIER:=CP8数目,SQN=数目:=UI7l7<0127>< 0>:=应用服务单元不含信息对象< 1-127>:f=应用服务单元信息元素的数目SQ=单个或顺序:=BS18<O1>< 0>:=寻址同一类型的许多信息对象中单个的信息元素或者信息元素的集合< 1>:=寻址ASDU单个信息对象中顺序的单个信息元素或信息元素的同类集合。SQ位规定寻址后续信息对象或单个信息元素/信息元素集和的办法。7.2.3传送原因传送原因=CAUSEOFTRANSMISION:CP818,定义如表3所示:表3传送原因的语义原因=Cause:CP8l8<0255><0>:未用<I>:周期、循环per/cyc<2>:背景扫描back<3>:突发(自发)spont<4>:初始化init<5>:请求或被请求req<6>:激活<7>:激活确认<10>:激活终止<20>:响应站总召introgen<21>:请求或被请求(数据加密)<37>:响应计数量召唤<44>:未知的类型标识<45>:未知的传送原因<46>:未知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47>:未知的信息对象地址7.2.4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UI8b16<065535>其中<0>:=未用<165534>:站地址<65535>:全局地址站级监控系统或虚拟站控对接时,该项设置成站地址,站地址根据站编号查表得到。7.2.5信息对象地址信息对象地址使用三个八位位组来定义,在控制方向作为命令字,在监视方向作为源地址。信息对象地址取值范围<0-16711425>,本标准中遥测、遥信、遥脉信息的起始地址均为0。7.2.6七个八位位组二进制时间CP56毫秒,分,时,日,月,年(年2000)o7.2.7品质描述词(单个八位位组)(QDS)参见DL/T634.5101o8通信报文规范8.1初始化站级监控系统(被控站)与运营监控系统(控制站)建立连接以后,首先上送协议标识帧,告诉运营监控系统使用哪个协议驱动进行数据解析;运营监控系统接收到此帧以后回一个确认帧,确认帧与发送的协议标识帧格式内容一致,被控站收到确认帧以后发送U帧启动连接。STARTDT_CONTSTOPDT_CONT图3使用U帧启动/停止数据传输协议标识帧格式如表4所示:表4协议标识帧格式字段名称字段长度数据格式备注起始标识IByteBlN码固定68H协议类型IByteBCD码Ol表示104协议,02表示376.1协议站地址2ByteBCD码通道号8.2总召图4总召过程8.2.1总召过程如图4所示。8.2.2类型标识1O1X1X11对应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参见DL/T634.5101。8.2.3类型标识。32表示测量值、标度化值,用于测量值长度大于2字节的情况。132对应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如表5所示。表57应用服务数据单元:M_MD_NA_1(SQ=O)1OOOO1OO类型标识(TYPE)数据单元标示符O信息对象数i可变结构限定词(VSQ)在7.2.3中定义传送原因(COT)在7.2.4中定义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在7.2.5中定义信息时象地址信息对象1信息时象长度ValueIVNTSBBLOOOOVQDS带品质描述见7.2.7在7.2.5中定义信息对象地址信息对象i信息时象长度ValueIVNTSBBL000OVQDS带品质描述见7.2.7i:在可变结构限定词中定义的信息对象的数目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2应用服务数据单元:M_MD_NA_1(SO=D10000100类型标识(TYPE)数据单元标示符0信息对象数i可变结构限定词(VSQ)在7.2.3中定义传送原因(COT)在7.2.4中定义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在7.2.5中定义信息时象地址信息对象1信息对象长度信息对象1ValueIVNTSBBL000OVQDS带品质描述见7.2.7信息时象长度信息对象iValueIVNTSBBL000OVQDS带品质描述见7.2.7传送原因用于类型标识132:M_MD_NA_1传送原因<1>:周期/循环<2>:背景扫描<3>:突发(自发)<5>:被请求<20>:响应站召唤<21>:响应第1组召唤<22>:响应第2组召唤至<36>:响应第16组召唤8.2.4被控站返回的遥信、遥测信息参见附录A、附录B。8.3计数量总召8.3.1计数量总召过程如图5所示。图5计数量总召过程8. 3.2类型标识101X15对应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参见DL/T 634.510k8.4时钟同步命令8. 4. 1时钟同步过程如图6所示。图6时钟同步过程8. 4.2类型标识103对应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参见DL/T 634.5101。8.5变化数据传输8. 5. 1变化数据传输过程如图7所示。图7变化数据传输过程8. 5.2类型标识1对应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参见DL/T 634. 510k8. 5.3变化遥测参见附录A、附录B中的监测数据。8.6业务数据传输8.6.1业务数据传输过程如图8所示。图8业务数据传输过程8.6.2类型标识130对应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如表6所示。表6应用服务数据单元:M_RE_NA_1(SQ=O)1OOOOO1O类型标识(TYPE)数据单元标识符O信息对象数i可变结构限定词(VSQ)在7.2.3中定义传送原因(COT)在7.2.4中定义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在本节中定义记录类型信息对象在附录B中定义充电桩业务数据记录类型1:鉴权数据2:在线情况下停止充电时上传记录数据3:离线交易上线后上传交易记录数据8.6.3类型标识131对应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如表7所示。表7应用服务数据单元:M_CM_NA_1(SQ=O)1OOOOO11类型标识(TYPE)数据单元标识符O信息对象数i可变结构限定词(VSQ)在7.2.3中定义传送原因(COT)在7.2.4中定义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在本节中定义记录类型信息对象在附录A中定义换电

    注意事项

    本文(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系统通信规约:系统与站级监控系统通信规约.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