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在大学文学院召开的新教师入职欢迎仪式上的发言.docx

    • 资源ID:115360       资源大小:15.31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在大学文学院召开的新教师入职欢迎仪式上的发言.docx

    在大学文学院召开的新教师入职欢迎仪式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老师:上午好!感谢学院领导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作为教师代表给入职的新教师说几句心里话。首先,我们要注重廖续文学院前辈学者献身学术的精神。文学院这一舞台已经有71年的历史了。在这一舞台上,*等一大批已经离开了我们的前辈学者,不仅在此挥洒过他们的青春,而且还把自己的生命与学院融为一体。正是在他们的精心耕耘下,昔日的中文系、今日的文学院才有了如此之多的成绩、才拥有了当下的山东省双一流学科等荣誉称号。在今天这一入职仪式上,我建议,全体起立,以表达我们对前辈学者的无限缅怀之情和廖续其学术精神之志!其次,我们要注重向学院的一大批已经退休多年的资深学者学习。这批学者有的已经九十来岁了,有的八十来岁了,年轻的也六七十岁了。他们退休之后并没有退出学术的舞台,继续矢志不渝地耕耘在学术园地里。像李衍柱老师、吕家乡老师、宋遂良老师、夏之放老师等学者,尽管早就在中国学术史上确立了自己的位置,但他们并没有停止学术研究的脚步,还在继续著书立说。他们在校园漫步时步履蹒跚、但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却是脚步轻盈的。每每看到这一场景,我便充满了继续献身学术的勇气。这些资深老师可谓我们身边看得见的楷模。再次,我们要注重向学院的一大批在岗的老教师学习。在全国诸多高校的文学院中,山师文学院之所以还能够有一定的影响力,关键在于有些标志性指标上还有一席之地。像守森老师在去年获得山东省社科一等奖之后,今年在文史哲又发表了重要论文;像魏建老师在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之后,今年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年会上被推选为副会长,成为我们学院继田仲济老师、朱德发老师之后的又一位当选研究会副会长的老师,这对提升学院的学术软实力至关重要;像均平老师、石玲老师等东岳学者,他们的身上仍没有一丝的人生秋意,依然勃发着学术创新的浓郁春意。最后,我们要注重向学院的同龄人学习。同龄人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重要参照坐标。在文学院的历史上,一名学者的崛起大都与同龄人的崛起互为动力。像吴义勤、张清华、季广茂、张玉来、张光芒、赵奎英等一批“六零后”学者,当年便是在互相学习、互相切磋、互相竞争中共同走向全国学术界的前线。这批老师尽管已经离开了文学院,但他们当年崛起的文化土壤并没有就此流失一一这便是老教师提携年轻教师、年轻教师尊重老教师,青年教师互相竞争但不互相拆台,即便在有些事情上做不到同心、但为了学院的发展能够做到协力,正是在这诸多历史合力的共同驱动下,个人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超越、学院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跨越。在诸多青年教师的同龄人中,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入职仅一两年的韩存远博士,他不仅在一般C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而且还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这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标杆。我从求学算起来到文学院已有38年、担任教师已有31年。当年,我入职时觉得未来的日子非常多,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太着急。实际上,日子过得太快了,眨眼间,30多年的时光已经化为历史。这便提醒我们,趁着青春作伴,我们需要以前辈学者那种“学术研究即为人生的展开方式”的生活态度为自己的座右铭,以追赶者的姿态,昼夜兼程,做出点成绩,以便我们再过三五十年回顾文学院的历史时,发现自己也像前辈学者那样,为文学院的发展作出过自己的贡献,从而无愧于文学院为我们提供的人生大舞台!

    注意事项

    本文(在大学文学院召开的新教师入职欢迎仪式上的发言.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