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相关专业实践能力考点解析(18):常见传染病.docx

    • 资源ID:1142730       资源大小:120.37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相关专业实践能力考点解析(18):常见传染病.docx

    传染病学第二单元常见传染病细目一病毒性肝炎要点一病原学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是肝炎病毒,目前已证实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病毒是病毒性肝炎的致病因子,但不除外仍有未发现的肝炎病毒存在。要点二流行病学甲型、戊型肝炎的传染源为急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的传染源为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二2 .传播途径(1)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经粪口途径传播。(2)乙型肝炎、丁型肝炎主要经堡7播和血液、体液传播。(3)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输血和注射传播,也可通过母婴传播。3 .易感人群(1)甲型肝炎:抗HAV阴性者。(2)乙型肝炎:抗HBS阴性者。(3)丙型肝炎:普遍易感。(4) 丁型肝炎:与HBV同时感染或在慢性HBV感染基础上感染。(5)戊型肝炎:青壮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4 .流行特征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多呈散发、暴发交替出现。乙型肝炎有明显的地域、性别差异,有家庭聚集现象。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类似,但主要与手术及输血等有关。丁型肝炎的流行特征与乙型肝炎相似。要点三病机病理1 .西医发病机制及病理(1)甲肝病毒在肝细胞的内质网增殖,早期主要是HAV本身的致病作用,随后是一种免疫病理损害。其主要病理改变是点状分布的肝细胞变性、液化坏死,并有一部分细胞浆脱水、紧缩、形成嗜酸小体。乙肝病毒进入人体,通过血液到肝脏,进入肝细胞内复制。肝细胞病变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应红(3)丙肝病毒感染机体主要是通过激活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引发肝损伤。(4) 丁肝病毒通过对肝细胞直接损害引起肝脏病变。(5)戊肝病毒主要由免疫应答介导,可诱发肝脏的坏死。2 .中医病因病机病揖性肝炎屈中医“黄疸”、“胁痛”等范畴.急性肝炎多是在饮食不洁(节),或劳累过度,或嗜酒过度等因素下,“湿热疫毒”入侵而发病。湿热疫毒郁于中焦脾胃,交蒸于肝胆,以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发为黄疸。慢性肝炎是由于湿热缠绵,邪正相争,日久则“湿热毒瘀邪未尽,肝郁脾肾气血虚”,病程迁延不愈。病位在肝、胆、病胃。要点四临床表现1.急性肝炎病程在6个月内,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3 .慢性肝炎仅见于乙、丙、丁型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依病情轻重可分轻、中、重度。4 .重型肝炎发病率低,但病死率较高。根据病理组织学特征和病情发展速度,可分为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其中2010年病毒性肝炎指南将慢性重型肝炎分为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5 .淤胆型肝炎黄一深,且持续时间长,皮肤瘙痒,大便灰白,可有肝脾肿大等。6 .肝炎肝硬化根据肝脏炎症情况,分为活动性与静止性两型;根据肝脏组织病理及临床表现,分为代偿性肝硬化和失代偿性肝硬化。要点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血赏规部分慢性肝炎患者可有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的减少。7 .肝功能检查可有血清转氨的、白蛋白、球蛋白、胆红素、凝血前原时间、凝血酹原活动度等不同程度的异常。8 .病原学检查(1)甲型肝炎:抗一HAVIgM是近期感染的标志,有早期诊断价值。(2)乙型肝炎SHBSAg阳性是现症感染标志,HBeAg、HBCAg、抗一HBCIgM、HBV-DNA阳性均为病毒复制活跃指标,抗一HBS为保护性抗体。(3)丙型肝炎:抗一HCv为非保护性抗体,是病毒感染的标志。HCV-RNA阳性是HCV感染及友制活跃的标志。9 4)丁型肝炎:In)Ag是HDV感染的直接标志。(5)戊型肝炎:抗一HEvIgM是HEV近期感染的标志,有早期诊断价值。4 .肝组织病理检查是确定诊断的标准,是判定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及评估疗效的指标。5 .影像学检查B型超声检查对肝硬化、脂肪肝及肝内占位病变的诊断、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有意义。要点六诊断与鉴别诊断1 .诊断有流行病学史、相应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病原学检查阳性可予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根据HBeAg诊断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2 .鉴别诊断(1)急、慢性肝炎出现黄疸者,要与溶血性黄疸、肝外阻塞性黄疸等相鉴别,后两者都有诱发因素。(2)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如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和脂肪肝等鉴别。要点七治疗1.治疗原则急性肝炎以保证足够的休息、合理营养为主,一般具有自限性,不需病原治疗;慢性肝炎目前一般认为应以抗病毒治疗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过劳和应用损害肝脏的药物。3 .中医辨证论治(1)急性肝炎阳黄证:湿热蕴蒸型,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方药用茵陈蒿汤加减。湿重于热,可用置陈五苓散加减。阴黄证:寒湿阻遏型,治疗原则为健脾和胃,温中化湿。方药用茵陈术附汤加减。无黄证:肝郁气滞型,治疗原则为疏肝理气。方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或逍遥散加减。(2)慢性肝炎肝胆湿热型, 肝郁脾虚型, 肝肾阴虚型, 瘀血阻络型,治疗原则为清利湿热,凉血解毒。方药用茵陈蒿汤加凉血解毒药。 治疗原则为疏肝和胃。方药用逍遥散加减。治疗原则为养血柔肝, 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滋阴补肾。方药用一贯煎或滋水清肝饮化裁。散结通络。方药用血府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或鳖甲煎丸化裁。脾肾阳虚型,治疗原则为健脾益气,温肾扶阳。方药用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或四君子汤合肾气丸加减。(3)重型肝炎在毒热炽盛型,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凉血救阴。方药用控座丹加减。脾肾阳虚、痰湿蒙闭型,治疗原则为健脾温肾,行气利水,化痰开窍。方药用茵陈四逆汤合营蒲郁金汤加减。气阴两虚、脉络瘀阻型,治疗原则为益气救阴,活血化瘀。方药用生脉饮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要点八预防1 .控制传染源I传染源。急性患者应隔离治疗至病毒消失。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应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是本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防止经血液、体液传染他人。2 .切断传播途径(1)甲型和戊型肝炎:重点在搞好卫生防护,防止“病从口入”。(2)乙、丙、丁型肝炎:重点在于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3 .保护易感人群(1)甲型肝炎:在甲型肝炎流行期间,易感人群应注射甲肝疫苗。i施。意外暴露于HBV的易感(2)乙型肝炎:接种乙旺疫苗是我国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最关者及HBo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可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获得被动免疫“(3)目前对丙、丁、戊型肝炎尚缺乏特异性免疫预防措施。乙型肝炎的保护性抗体是A.抗一HAV8 .抗一HCVC.抗一HBCD.抗一HBSE.抗一HEVf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乙型肝炎:HBSAg阳性是现症感染标志,HBeg.HBCAg、抗-HBcIgM.HBV-DNA阳性均为病毒复制活跃指标,抗TBs为保护性抗体。丙型肝炎的抗一HCV是A.保护性抗体9 .非保护性抗体C.病毒复制活跃指标D.近期感染的标志E.现症感染的标志r正确答案Br答案解析丙型肝炎:抗-HCV为非保护性抗体,是病毒感染的标志。HCV感染及复制活跃的标志A.HBsAg阳性B.抗一HeV阳性C.HCV-RNA阳性D.抗一HAvIgM阳性E.抗一HEVIgM阳性正确答案Cr答案解析丙型肝炎:抗-HCV为非保护性抗体,是病毒感染的标志。HeV-RNA阳性是HCV感染及复制活跃的标志。HDV感染的直接标志是A.HBsAg阳性B.抗一HCV阳性C.HCV-RNA阳性).HDAg阳性E.抗一HEVIgM阳性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丁型肝炎:HDAg是HDV感染的直接标志。HEV近期感染的标志是AHBSAg阳性B.抗一HCV阳性C.HCV-RNA阳性D.抗一HEVIgG阳性E.抗一HEVIgM阳性f正确答案Ef答案解析戊型肝炎:抗-HEVIgM是HEV近期感染的标志,有早期诊断价值。对于各型肝炎,确定诊断的标准是A.血常规B.肝功能检查C.影像学检查D.病原学检查E.肝组织病理检查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肝组织病理检查是确定诊断的标准,是判定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及评估疗效的指标。治疗急性肝炎阳黄证湿热蕴蒸型首选A.茵陈蒿汤B.茵陈术附汤C.柴胡疏肝散D.滋水清肝饮E.血府逐瘀汤r正确答案ar答案解析阳黄证:湿热蕴蒸型,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治疗急性肝炎阳黄证湿热蕴蒸型,湿重于热首选A.茵陈蒿汤B.茵陈术附汤C.茵陈五苓散D.滋水清肝饮E.柴胡疏肝散正确答案Cr答案解析急性肝炎-阳黄证:湿热蕴蒸型,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方药用茵陈蒿汤加减。湿重于热,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我国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最关键措施是A,接种乙肝疫苗加注射丙种球蛋白B.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加接种乙肝疫苗C.注射丙种球蛋白D.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E.接种乙肝疫苗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接种乙肝疫苗是我国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最关键措施。意外暴露于HBV的易感者及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可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获得被动免疫。治疗重型肝炎毒热炽盛型,首选方药是A.逍遥散B.一贯煎C.神犀丹D.血府逐瘀汤E.茵陈蒿汤加凉血解毒药f正确答案Cr答案解析J毒热炽盛型,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凉血救阴。乙型肝炎的传染源为A.急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B.慢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C.急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D.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E.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正确答案EI1答案解析甲型、戊型肝炎的传染源为急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的传染源为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A.母婴传播B.血液传播C.体液传播D.注射传播E.粪口途径传播f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肝炎主要的传播途径为A.蚊虫传播B.粪口途径传播C.污染食物传播D.输血和注射传播E.母婴传播和血液、体液传播r正确答案ef答案解析乙型肝炎、丁型肝炎主要经母婴传播和血液、体液传播。乙型肝炎的易感人群是A.人群普遍易感B.抗HAV阴性者C抗HBS阴性者D.青壮年男性E.与HBV同时感染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乙型肝炎易感人群:抗HBS阴性者。中医学认为病毒性肝炎的病位在A心、肝、肾B.肺、肝、脾C.肝、脾、肾D.心、脾、肾E.肝、胆、脾胃f正确答案Ef答案解析病毒性肝炎属中医“黄疸”、“胁痛”等范畴。病位在肝、胆、脾胃。急性肝炎病程在A. 1个月内B. 3个月内C.6个月内D. 9个月内E. 12个月内正确答案CI1答案解析急性肝炎:病程在6个月内,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下列不属于淤胆型肝炎表现的是A.黄疸浅B.皮肤瘙痒C.大便灰白D.肝脾肿大E.黄疸持续时间长f正确答案Ar答案解析淤胆型肝炎:黄疸深,且持续时间长,皮肤瘙痒,大便灰白,可有肝脾肿大等。乙型肝炎现症感染的标志是A.HBsAg阳性B.抗一HCV阳性C.抗一HBS阳性D.抗一HAVIgM阳性E.抗一HEVIgM阳性I1正确答案Af答案解析乙型肝炎:HBSAg阳性是现症感染标志,HBeAg、HBCAg、抗-HBCIgM.HBV-DNA阳性均为病毒复制活跃指标,抗-HBS为保护性抗体。乙型肝炎病

    注意事项

    本文(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相关专业实践能力考点解析(18):常见传染病.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