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编版小学五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要点梳理+单元检测.docx
最新统编版小学五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要点梳理+单元检测第单元基础知识梳理一、易读错的字白昼(zhu)供(gong)耕织稚(Zhi)子(Zi)水满陂(Zi)银铳(zheng)玉磬(qing)浸寒漪(yi)提供(g6ng)桑田(sang)短笛(出)耘田(yUn)铲地(chn)蚂蚱(mdzhd)明晃晃(hudng)樱桃(ying)葬送(Zdng)腮边(Sdi)玷污(didn)蚌壳(bdng)蚌壳(k6)倭瓜(w6)拔草(bd)拴住(ShUGn)秉性(bing)凉飕飕(s6u)撩乱(IidO)华侨(qi6o)眷恋(judn)二、易写错的字:白昼耕耘桑树破晓蝴蝶蚂蚱樱桃拔草瞎闹铲子锄头分割承认拴住水瓢逛街昼:中间部分是“日”,不要错写成“目”,注意不要丢掉最下面的i横。耘:左半边是“耒”,不要错写成“丰晓:右半边是“尧”,注意不要多加一点。拔:右半边是“发”,不要错写成“发”。割:左半边中间部分是“丰”,不要少写一横。承:中间共有三横,不要多写或少写。逛:半包围结构,不要将“力”错写为部首。三、形近字组词晓:破晓桑:桑树锄:锄头蝴:蝴蝶拨:挑拨浇:浇水嗓:嗓子助:帮助湖:湖水拔:拔河蚂:蚂蚱尾:尾巴瞎:瞎闹瓢:瓢虫拴:拴上妈:妈妈屋:房屋割:割草飘:飘动栓:血栓四、近义词承认一认可孤单一孤独闪烁一闪耀萌动一萌生徘徊一彷徨陪衬一衬托无垠f无际旖旎f美丽澄澈f清澈分外f格外欺凌一欺侮巍峨一雄伟训斥f斥责偶尔f有时稀罕稀奇骨气一气节秉性一本性马马虎虎一粗心大意不可胜数一不计其数五、反义词随意一拘束存心f无意承认一否认澄澈一混浊徘徊果断顶天立地f卑躬屈膝稀罕一普遍郑重一随意平凡f伟大欺凌一保护训斥一赞扬马马虎虎一认认真真凉飕飕一暧烘烘不可胜数一屈指可:数广阔f狭窄低头折节一不屈不挠六、词语积累ABB式词语:胖乎乎圆滚滚明晃晃毛嘟嘟蓝悠悠孤零零AABB式词语:马马虎虎整整齐齐忙忙碌碌平平安安干干净净ABAC式词语:顺风顺水百发百中自由自在人来人往描写景色的词语:烟波浩渺风光旖旎无边无垠鸟语花香山清水秀七、常考句型读诗句,说说眼前浮现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J画面: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一个“学”字使儿童天真的形象跃然纸上。不仅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还表现了他们耳濡目染大人们的勤劳,从小就热爱劳动的优秀品版。“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铳。”画面: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丝穿起来,提在手中当铳来敲。这两句诗主要对稚子进行了动作描写,“脱”“穿”等动词生动表现了稚子弄冰的动作。“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画面: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横”坐不是规规矩矩地坐着,表现了牧童的天真顽皮。2 .围绕一个情景写句子。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分析:在描写情景的时候,可以先总写事物特点,再具体表现。这样能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体会到所描写的情景。【举例】忙一一他最近工作特别忙,忙得常常来不及吃饭,忙得一周只能回家两次。我每次看到他,他都像一个旋转的陀螺,一直转个不停。冷一一瑟瑟的寒风呼呼地刮过,吹起了地上的落叶,各家的窗户都紧紧实实地关着,似乎人们都不欢迎“威风凛凛”的寒风。街上空无一人,只有寒风在街上徘徊。吵一一下课了,教室里立刻吵闹起来,像炸开了的锅一样,又像鞭炮厂起了火,僻里啪啦的,乱成了一锅粥。静一一教室里出奇的静,钟表嘀嗒嘀嗒的声音听得清清楚楚,假如掉根针在地上,或许也能听得见。快一一号令一响,他便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而去,两条腿摆动的频率之快使人很难分清左右腿,他跑过的地方仿佛有风呼啸而过,一眨眼他就冲到了终点。辣一一这碗面可真辣啊!辣得他鼻涕、眼泪直流,辣得他不停地打喷嚏。3 .运用对比手法写句子。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分析:表达时可以通过两种事物的对比,凸显其中一种事物的特点。【举例】这里的饭菜再香,也比不上妈妈做的菜香。菊花,虽不如牡丹富贵,不如玫瑰浓艳,不如百合芳香,但它淡雅清新,颇受人们青睐(心i)。4 .描写优美的句子(1)比喻句: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榆树的叶子比喻成蚌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叶子在阳光照耀下发出光亮的样子。(2)排比句: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连用四个“在”字,写出了作者在世界各地都见到过月亮,突出了他乡所见月亮之多。(3)拟人、排比句: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这句话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睡醒”“逛”“说话”等词语将“花”“鸟”“虫子”等拟人化了,使所写之物更加形象、亲切,并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充分说明园中的一切都是鲜活的,作者的心情也是快乐、自由的。(4)拟人句:“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i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这句话运用拟写的修辞手法,把黄瓜当成人来写。园子里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是完全自由的。不光“我”是自由自在的,就连这里的植物、动物仿佛也是自由的,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没有人来干涉。(5)对比句:“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句话运用对比的手法,把世界各地的月亮与故乡的小月亮作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6)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朗润园的美丽月景。既有视觉描写月光闪耀、碧波、空蒙、一碧数顷,又有嗅觉描写荷香,还有听觉描写宿鸟幽鸣,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妙的“荷塘月色图”。5 .含义深刻的句子: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外祖父竭力地赞美梅花的精神,赞美梅花高贵的品质和顽强的生命力。通过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秉性、骨气的热情讴歌,说明梅花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6 .转述句: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J(改为转述句)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他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他看。课文知识梳理第1课古诗三首一、四时田园杂兴1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其三十一是其中的一首,描写了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稚子弄冰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铳、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村晚描写了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后两句表现了乡野黄昏晚景的可爱,村童牛背吹笛,悠然自得,纯朴无邪而快乐,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2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作者宋代诗人范成大,能体现夏日农忙的诗句是“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从中能体会到村子里大人们勤劳能干的特点。大人耘田、绩麻,孩子学种瓜,从中体会到农村紧张劳动气氛和富有情趣的生活,农村孩子的勤劳纯朴、天真烂漫。3 .诗句鉴赏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昼白天。耘田在田间锄草。绩麻把麻搓成线。解理解,懂得。供从事。傍靠近。阴树荫。译文: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句解】写农家夏忙时大人的劳动场面,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勤劳品质的赞扬。“昼”“夜”“儿”“女”等词,从时间、人物的角度表现出农家耕织的场景:不分日夜,不分男女,村庄上下,片繁忙。写农家夏忙时儿童的活动场面,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儿童热爱劳动的品质的赞赏。这两句写得意趣横生,“未解”“也”“学”等词让人想象到儿童学种瓜时生疏、笨拙的样子,表现出乡村儿童的天真可爱。二、稚子弄冰1 .稚子弄冰作者宋代诗人杨万里,诗中的孩子在早晨用彩丝穿取一块冰。当敲打时,发出玉磬般的声音,可孩子正在高兴时,忽然冰碎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在做这种游戏时心情由快乐到失望的,从中体会到他们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2 .诗句鉴赏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钮zhng,敲成玉磬qing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稚子幼小的孩子,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铳一种金属打击乐器。磐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译文:儿童早晨起来,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线穿起来当铮。提着银锣似的冰块在树林里边敲边跑,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句解】这两句通过对小孩“脱”“穿”等动作的描写,刻画出一个天真、快乐的儿童形象。“稚”既交代了小孩的年纪小,又是“诗眼”。小孩不怕寒冷,在冬天玩冰块,突显了其活泼、爱玩的天性。轻轻敲打,清脆的响声穿林而过。忽然冰块落地,发出的声音就像玉磬发出的声音。这样描写生动具体,使人如闻其声。“敲成玉磬穿林响”使我们仿佛看到了小孩敲冰块时的得意。“忽”准确写出了冰块碎落得猝不及防,让人更容易想象出当时小孩瞬间由开心到失望的神态变化。三、村晚1 .村晚是宋代诗人雷震所写。诗中描写山村傍晚自然景色的句子是:“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描写牧童的诗句是:“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2 .诗句鉴赏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陂池岸。漪水中的波纹。腔曲调。归去回去。信口随口。译文: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句解】这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绿草碧水、青山落日图。两个“满”字,写出了池塘水草茂盛、池水高涨的景象。“衔”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落日挂在山头的景象。“浸”字生动地描绘了落日青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这两句写牧童的活动。“横牛背”和“信口吹”生动地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天真和悠闲自在。四、内容主旨古诗三首中对小孩子的称呼有童孙、稚子和牧童。表示小孩子的称呼还有小儿、幼子等。第一首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的孩子勤劳、天真;第二首诗稚子弄冰中的孩子天真可爱,自得其乐;第三首诗村晚中的儿童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第2课祖父的园子1 .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作者为女作家萧红,原名张乃莹。通过描写祖父的园子里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园子里干活、游戏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快乐、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2 .句子赏析(1)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比喻】【叠词】“我”把蜜蜂比作小毛球,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