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梁、板制作与安装质量通病防治.docx

    • 资源ID:1098857       资源大小:19.7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梁、板制作与安装质量通病防治.docx

    一、梁、板体裂缝1.形成原因:(1)预制梁底模或支架基础不密实或强度较低,引起不均匀沉降导致梁体裂缝。现浇箱梁支架不均匀沉降引起梁体开裂。(2)用标准养护的混凝土试件强度作为施加张拉的条件,当标准养护的试件强度达到设计的张拉强度时,由于梁板养护条件不同于标准养护,其强度可能尚未达到设计的张拉强度,如果进行,易导致大梁副弯矩负弯矩区产生裂缝。(3)混凝土石子的最大粒径过小,级配差使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偏小。(4)波纹管道于梁宽方向的偏位造成梁端负弯矩偏心而引起的预应力梁端部侧面有纵向裂缝。(5)波纹管竖向偏位过大,造成零弯矩轴偏位。(6)冬季施工时,蒸汽养护升温或降温速度过快,易引起大梁的温差裂缝。(7)堆放时支点位置不当造成大梁处于受扭状态产生裂缝甚至剪断。(8)梁板出坑起吊不规范,与底模表面吸力过大而裂缝。2.防治措施:(1)应对底模或支架基础进行预压,加强基础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坚持现浇箱梁支架按设计要求预压和沉降测量,并应保留完整的记录。(2)混凝土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宜过小。(3)保证混凝土有较好的级配。(4)坚持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试验。(5)应将控制张拉的抗压强度试块与梁同条件养护,待强度达到规定值方可张拉。(6)波纹管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7)钢绞线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规定。(8)蒸汽养护应准备测温装置,控制降温在5oC-10*C/h,做好升温、恒温、降温记录。(9)梁堆放耐支点位置应对称,斜撑应设于翼板跟部,不能撑于翼扳外缘。(IO)梁板出坑应从一头轻吊,消除底模表面间真空后再双点起吊。二、预应力损失过大1.形成原因:(1)未及时进行孔道压浆而导致钢绞线锈蚀。(2)压浆不饱满或水泥浆强度低引起握裹力不够。(3)在孔道水泥浆强度未达到梁板自身混凝土强度的60%也未超过22MPa时即进行吊运,导致水泥浆开裂,握裹力降低。(4)压浆后未及时封锚导致锚端锈蚀。(5)用电弧焊或氧焊割断已张拉的钢绞线。2.防治措施:(1)应在张拉后Md内做好孔道的水泥压浆,并应保留孔道压浆记录。做好水泥压浆的抗压试块。(2)在孔道水泥压浆强度达到梁板自身混凝土强度的60%且大于22MPa时才能进行吊运。(3)压浆后应及时封锚。(4)用砂轮等冷切割方式割断钢绞线。三、梁的起拱值偏大或偏小1.形成原因:(1)波纹管竖向偏位过大,造成零弯矩轴偏位,则最大正弯矩发生变化较大导致梁的起拱值过大或过小。(2)用标准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弹性模量作为施加张拉的条件。当标准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设计的张拉强度时,由于梁板养护条件不同,其弹性模量可能尚未达到设计值,导致梁的起拱值大。(3)混凝土弹性模量不稳定导致梁的起拱值的不稳定。钢绞线的自检频率不够,钢绞线张拉双控的伸长指标计算时弹性模量值均采用2X105Mpa或采用其他'k的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值。当计算所采用的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值大于实际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值时,则计算伸长量偏小,这样造成了实际预应力不够。当计算所采用的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值小于实际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值时,则计算伸长量偏大,将造成超张拉。实际预应力超过设计预应力易引起大梁的起拱值大,且出现裂缝。(5)未推算初应力伸长值,而是在施加应力之前设置一个零点至初应力时的位移作为初应力伸长值,不符合规范规定。则导致钢绞线实际伸长值小于要求伸长值,造成了实际预应力不够,拱值小于设计值。(6)持荷时间不足。2.防治措施:(1)波纹管的安装定位应准确。(2)控制张拉的试块应与梁板同条件养护。(3)增加钢绞线的自检频率。伸长值的计算采用同批钢绞线弹性模量的实测值。张拉时,应将钢绞线10%-20%Ok之间的测量伸长值作为初应力10%的伸长值,一般待张拉到10%ok时相对于一基准点量一长度,再等到张拉到20%。七时相对于该基准点量一长度,两长度之差412即为初应力时的推算伸长值。(5)按要求的时间持荷。四、梁体混凝土出现空洞1 .形成原因:钢筋较密混凝土振捣不实。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因锚板为倒坡倾向梁端,其后面混凝土不易浇筑,由于振捣不够,混凝土出现空洞。2 .防治措施: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如减少集料粒径、增加混凝土混合料坍落度、掺入减水剂。(2)应采用小直径的振捣棒加强振捣,改进施工工艺。五、板梁较接缝未按规范进行凿毛1 .形成原因:施工单位质量意识差,对板梁较接缝凿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 .防治措施:应对板梁较接缝凿毛引起足够重视,待板梁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凿毛,以确保较接缝连接质量符合要求。六、板梁支座脱空。1.形成原因:支座高程未控制好。(2)支座垫石顶的砂浆还未干,即放好支座安装梁。(3)预制板梁底板翘曲。2 .防治措施:(1)板梁安装前应做好测量工作:调整支座到规定高程。(2)应待支座垫石顶的砂浆稍凝固再安放板梁。(3)预制板梁底板应平整密实,无翘曲。七、板梁支座偏位较大3 .形成原因:(1)放样不准确。(2)施工控制不到位。4 .防治措施:(1)做到准确放样。(2)采用不同的基准线校核。八、支座垫块不平整5 .形成原因:质量意识差。6 .防治措施:(1)采用水平尺办法检查。(2)应用砂浆整平或用钢板垫平。九、安装好的梁板底未勾缝7 .形成原因:河道上不易搭支架。(2)对勾缝认识不清。2.防治措施:(1)应于桥面上安装挂篮脚手架进行勾缝。(2)于桥下搭脚手架勾缝。(3)提高质量意识。十、桥梁伸缩缝损坏1、形成原因:(1)浇筑混凝土强度低。(2)混凝土未及时养护。(3)伸缩缝安装不合格。2、防治措施:确保混凝土强度。(2)混凝土应及时养护。(3)根据施工气温和设计要求设置安装时的缝宽,接缝钢筋与梁、台钢筋焊接顺序应符合设计规定。十一、桥头跳车8 .形成原因:(1)压实机具不适用,使得靠近台背处回填土压实不够,工后沉降大。(2)软基路段台前预压长度不足。(3)软基路段桥头堆载预压卸载过早。(4)软基路段桥头处软基处理深度不到位,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5)回填厚度过大以及回填不及时积水而引起的桥头回填土压实度不够。9 .防治措施:(1)选用合适的压实机具,确保台背回填压实度达到要求。(2)保证足够的台前预压长度。(3)连续进行沉降观测,保证桥头沉降速率达到规定范围内再卸载。(4)确保桥头软基处理深度符合要求,严格控制软基处理质量。(5)在台背画出回填层厚线,确保回填厚度在规定范围内。及时回填。(7)采用砂石料等固结性好、变形小的填筑材料处理桥头填土。十二、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的早期破坏10 形成原因:(1)常规性破坏与一般路面破坏原理相同。(2)特殊破坏和联锁破坏:桥头跳车和伸缩缝破坏引起的连锁破坏。桥梁结构的大变形引起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破坏。水害引起沥青混凝土铺装的破坏。11 防治措施:(1)常规破坏同路面通病防治。(2)大变形对沥青混凝土的破坏应专题立项进行研究,以寻找防治方法。(3)桥梁应加强桥面排水的设计和必要的水量计算。

    注意事项

    本文(梁、板制作与安装质量通病防治.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