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专题18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教师版).docx

    • 资源ID:1073156       资源大小:94.94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专题18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教师版).docx

    4<Z57碳、硅及无机冰金属材料1.【2022年广东卷】陈述I和11均正确但不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I陈述11A用焦炭和石英砂制取粗硅Si。:可制作光导纤维B利用海水制取嗅和镁单质Br-可被氧化,Mg”可被还原C石油裂解气能使漠的CCI4溶液褪色石油裂解可得到乙烯等不饱和正DFeel3水解可生成FC(OH)3胶体FeCl3可用作净水剂【答案】A【解析】A.焦炭具有还原性,工业上常利用焦炭与石英砂(SiO2)在高温条件卜.制备粗硅,这与SiCh是否做光导纤维无因果关系,故A符合题意;B.海水中存在滨离子,可向其中通入氯气等氧化剂将其氧化为澳单质,再经过萃取蒸储物理操作分离提纯漠单质,另外,通过富集海水中的镁离子,经过沉淀、溶解等操作得到无水氯化镁,随后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制备得到镁单质,陈述I和陈述11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B不符合题意;C.石油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进行裂解可得到乙烯等不饱和烧,从而使溟的CCk溶液褪色,陈述I和陈述11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C不符合题意;D.Fecb溶液中铁离子可发生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氢氧化铁胶体,从而可用作净水剂,陈述I和陈述I【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A。2.【2022年江苏卷】周期表中IV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甲烷具有较大的燃烧热(890.3kJmo,),是常见燃料;Si、Ge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硅晶体表面SiO:能与氢氟酸(HF,弱酸)反应生成H5R(H2SiF6在水中完全电离为H+和SiE)1885年德国化学家将硫化褚(GeS?)与H?共热制得了门捷列夫预言的类硅一错;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A.Si。?与HF溶液反应:SiO2+6HF=2H*+Si+2H,0B.高温下还原GeS?:GeS2+H2=Ge+2H2SC.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Pb-2e÷SO>PbSO4D.甲烷的燃烧:CH4(g)+2O2(g)=CX)2(g)+2H2O(g)H=890.3kJmo,【答案】A【解析】A.由题意可知,二氧化硅与氢氟酸溶液反应生成强酸HzSiR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6HF=2H*+Si+2H2O,故A正确;B.硫化错与氢气共热反应时,氢气与硫化错反应生成错和H2硫化氢,硫化氢高温下分解生成硫和氢气,则反应的总方程式为GeS?=Ge+2S,故B错误;C措高温蓄电池放电时,二氧化铅为正极,酸性条件下在硫酸根离子作用下二氧化铅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铅和水,电极反应式为止极反应PbO2+2e+SO:+4H-=PbSO4+2H2。,故C错误;D.由题意可知,I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热量为890.3kJ,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故D错误;故选A“3. (2021.1浙江真题)下列说法不正聊的是A.某些胶态金属氧化物分散于玻璃中可制造有色玻璃B.通常以海水提取粗食盐后的母液为原料制取澳C.生物炼铜中通常利用某些细菌把不溶性的硫化铜转化为可溶性铜盐D.工业制备硝酸的主要设备为沸腾炉、接触室和吸收塔【答案】D【解析】A.某些胶态金属氧化物分散于玻璃中可制造有色玻璃,如氧化亚铜分散在玻璃中可以得到红色的玻璃,三氧化二钻分散在玻璃中可以得到蓝色的玻璃,A说法正确;B.澳虽然被称为“海洋元素”,但是其在海水中的浓度太小,直接以海水为原料提取澳的成本太高,而海水提取粗食盐后的母液属于浓缩的海水,其中溟化物的浓度较高,因此,通常以海水提取粗食盐后的母液为原料制取漠,B说法正确;C.某种能耐受铜盐毒性的细菌能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硫化铜矿石,从而把不溶性的硫化铜转化为可溶性的铜盐,因此,其可用于生物炼铜,C说法正确;D.工业制备硝酸的主要设备为氧化炉(转化器)、热交换器和吸收塔,工业制备硫酸的主要设备为沸腾炉、接触室和吸收塔,D说法不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D。4. (2019全国高考真题)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答案】A【解析】陶瓷是以天然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煨烧制得的材料的各种制品。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黏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A.氧化铁为棕红色固体,瓷器的青色不可能来自氧化铁,错误;B.秦兵马俑是陶制品,陶制品是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燃烧而制成的,正确;C.陶瓷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与水泥、玻璃等同属硅酸盐产品,正确;D.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硅酸盐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具有不与酸或碱反应、抗氧化的特点,正确。故选A。5. (2018江苏高考真题)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B. SiOz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C. AL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D. 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答案】D【解析】A.NaHCo3能与Hcl反应,NaHCo3用于制胃酸中和剂,NaHCo3用于制胃酸中和齐IJ与NaHCo3受热易分解没有对应关系;B.SiOz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用于制光导纤维,Si2用于制光导纤维与SKh熔点高硬度大没有对应关系;C.AI2O3的熔点很高,用作耐高温材料,ALCh用作耐高温材料与AbCh是两性氧化物没有对应关系;D.CaO能与水反应,用于食品干燥剂,Cao用于食品干燥剂与Cao与水反应有对应关系;答案选D。6. (2020浙江高考真题)Ca3SiO5是硅酸盐水泥的重要成分之一,其相关性质的说法不F碰的是()A.可发生反应:Ca,SiOs+4NH.C1-CaSiO,+2CaCl.+4NH.+2H0OB,具有吸水性,需要密封保存C.能与SO2,反应生成新盐D.与足量盐酸作用,所得固体产物主要为SiO2【答案】D【解析】将Ca3SiO5改写为氧化物形式后的化学式为:3CaOSi2,性质也可与Na2SiO3相比较,据此解答。A.Ca3SiO5与NHKl反应的方程式为:Ca3SiO5+4NH4Cl=CaSiO3+2CaCl2+4NH3+2H2O,A正确;B.CaO能与水反应,所以需要密封保存,B正确;C.亚硫酸的酸性比硅酸强,当二氧化硫通入到Ca3SiO5溶液时,发生反应:3SO2+H2O+Ca3SiO5=3CaSO3+H2SiO3,C正确;D.盐酸的酸性比硅酸强,当盐酸与CaaSiOs反应时,发生反应:6HC1+Ca3SiO5=3CaCl2+H2SiO3+2H2O,D不正确;故选Do7. (2013江苏高考真题)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答案】A【解析】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从而可以使环境的温度降低,因此可用作制冷剂,正确;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但是可以与氢氨酸发生反应,而石英器皿中的含义大量的二氧化硅,因此不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错误;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也可以与C12发生反应,因此不可用来干燥氯气,错误;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但是由于该物质是分子晶体,无离子,因此不能用于电解制铝,错误。答案选A。8. (2019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不叱硬的是A.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C.天然石英和水晶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D.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硫单质、硫化物和硫酸盐等【答案】B【解析】A.液氯就是液态的氯气,与钢瓶不反应,可以储存在钢瓶中,正确;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错误;C.石英、水晶、硅石、沙子的主要成分均为二氧化硅,正确;D.硫在地壳中主要以硫化物、硫酸盐等形式存在,火山口处有硫单质,正确。故答案选Bo9. (2010江苏高考真题)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B.水玻璃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C.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D.石油分馅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答案】D【解析】A.从高纯度的SiOz熔融体中,拉出直径约100m的细丝,就得到光纤,SiOz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正确;B.水玻璃是Na2SiO3的水溶液,水玻璃具有黏性,水玻璃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正确;C,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溶液(如饱和NazSCU等)后,可以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做盐析,盐析析出的蛋白质仍可以溶解在水中,不影响原来蛋白质的性质,因此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正确;D.石油裂解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错误;答案选D。10. (2009广东高考真题)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A.B.C.D.【答案】C【解析】硅元素是地壳中大量存在的元素,是许多种岩石和矿物的基本构成元素之一,故正确;水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故错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错误;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且陶瓷应用极早,故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11. (2018海南高考真题)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Na2O2可与C02反应放出氧气,可用于制作呼吸面具B. SiCh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和光电池C.聚四氟乙烯耐酸碱腐蚀,可用作化工反应器的内壁涂层D.氯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张.织物等【答案】B【解析】A.Na2O2可与CO2反应放出氧气,可用于制作呼吸面具,A不符合题意;B.SKh不导电,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但光电池的主要成分是硅B,符合题意;C.聚四氟乙烯耐酸碱腐蚀,可用作化工反应器的内壁涂层,C不符合题意;D.氯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张.织物等,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2. (2011.江苏高考真题)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A.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发生钝化,可用铝制容器贮运浓硫酸B.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C.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弱,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答案】A【解析】A、因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但遇到金属铝、铁要发生钝化,因此常温下可用铝、铁制容器贮运浓硫酸,正确;B、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Si2+4HF=SiF4+2H2O,错误;C、二氧化氯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是因为其具有强氧化性,而不是还原性,错误;D、要减缓船体的腐蚀,应连接比铁更活泼的金属,如锌等,这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错误;答案为A。13.(2009重庆高考真题)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表中对应系错误的是材料主要化学成分A刚玉、金刚石三氧化二铝B大理石、石灰石碳酸钙C普通水泥、普通玻璃

    注意事项

    本文(专题18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教师版).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