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黄袍加身”:从郭威到赵匡胤(下).docx
《两次“黄袍加身”:从郭威到赵匡胤(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次“黄袍加身”:从郭威到赵匡胤(下).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两次富袍ADM“:从郭三U赵国HCR三、过渡时期的柴荣后周世宗柴荣(921959)是郭威的养子,也是郭威发妻柴氏的内侄。郭威有一后三妃。柴氏在郭威发达之前就去世了,后来被迫封为圣穆皇后。淑妃杨氏也是在郭威称帝之前去世的,只有贵妃张氏看到了郭威的成功。郭威的几个儿女究竟是哪位夫人所生,史载不详,但在张氏与两个儿子都被后汉隐帝刘承祐残忍杀害之后,郭威就没有了亲生儿子。因此,他称帝后乃以内侄及养子柴荣为太子。柴荣比郭威小十七岁,史称他“年未童冠,因侍圣穆皇后,在太祖左右,郭威与柴氏结婚是在926年,当时柴荣只有五岁。估计是在几年后,柴家就把柴荣送到了姑姑家鞠养。“时太祖无子,家道沦落,然以帝谨厚,故
2、以庶事委之。帝悉心经度,资用获济,太祖甚怜之,乃养为己子。”按照本纪的说法,柴荣最初只是帮助郭威打理家事、经商理财,后来才成为了郭威的养子。刘知远称帝后,郭威以佐命之功而为枢密副使,柴荣开始在军中任职,为左监门卫将军,这是一个虚衔,实际只是郭威帐下的一个军官。有一次,柴荣在京郊巡游,要拜访当地的县令,县令正在赌博的兴头上,竟然懒得见他。乾祜二年(949),郭威出镇邺都,柴荣升为天雄军牙内都指挥使,统领郭威的牙兵。次年,郭威人平内难,以柴荣留守邺都。尽管柴荣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名声,但在郭威称帝之前,他并没有独当一面的文武政绩。王夫之读通鉴论曾分析柴荣的处境说:“自朱、李以来,位将相而狂争者,非一人
3、也。郭氏之兴,(柴)荣无尺寸之功,环四方而界立者,皆履虎噬人之武人,荣虽贤,不知其贤也,孤雏视之而已。”后周广顺三年(953)正月,柴荣从外地入京,任开封府尹,封晋王。显德元年(954)正月,又兼总内外兵马。过了十几天,郭威驾崩,柴荣登基,是为后周世宗。就在这个当口,割据河东的北汉刘崇(895954)率兵来犯,柴荣决意亲征,冯道力主不可。资治通鉴记录了当时的场面:“世宗闻北汉主人寇,欲自将兵御之,群臣皆日:刘崇自平阳遁走以来,势蹙气沮,必不敢自来。陛下新即位,山陵有日,人心易摇,不宜轻动,宜命将御之。帝日:崇幸我大丧,轻朕年少新立,有吞天下之心,此必自来,朕不可不往。冯道固争之,帝日:昔唐太宗
4、定天下,未尝不自行,朕何敢偷安!道日:未审陛下能为唐太宗否?帝日:以吾兵力之强,破刘崇如山压卵耳!道日:未审陛下能为山否?帝不悦。惟王溥劝行,帝从之。”群臣反对的理由是周太祖新丧,人心易摇,不宜轻举妄动。其中反对态度最为坚决的是冯道,他认为柴荣能力不够,并连连发问:唐太宗亲征,陛下您能和唐太宗比吗?泰山压卵,陛下您以为自己是山吗?然而,柴荣力排众议,调兵遣将,亲上前线,在高平地区大败北汉。在潞州休整期间,柴荣还整顿军纪,诛杀了临阵逃脱的禁军将领樊爱能、何徽。高平之战,让群臣对柴荣刮目相看。入伍不过六年的青年军官赵匡胤(927976),就是在这次战斗中崭露头角的。四、赵匡胤的蹿升宋太祖赵匡胤出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两次 黄袍加身 郭威到赵匡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