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小国史——鄂国.docx
《东周小国史——鄂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周小国史——鄂国.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东周小国史鄂国原创2023-08-0221:04历史长河边的磨坊#文化历史解析#准确地说“鄂国”不完全属于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史记*殷本纪载;“西伯昌(周朝)、九侯、鄂侯为三公。”可知鄂国存在时间很长,且与周朝同为商朝的三公,二者地位平等,只不过商周之际出现大的变故,周取代商成为天下共主,而鄂国站错队,不得不被迫南迁至今天的湖北(还有河南一带)境内。这也是湖北简称“鄂”的源头,当然这是极为简单的叙述,具体则更“复杂”。鄂国源头鄂侯篡西周晚期的“鄂侯篡”上有两行铭文;“噩侯乍王姑媵篡,王姑其万年,子子孙永保。,铭文中的“王姑”即先秦时期对贵族女性的称呼,具体类型为夫家称呼+父空族姓,因此“王姑”为
2、嫁入周王室的鄂国姑姓女子。而“姑”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明显带有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国语载;“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姑、俱、依是也。”黄帝将姑姓子孙封在鄂国(今山西乡宁县),算是一个古老的方国。当时的“鄂国”,或者说历史上的北方地区,曾经历过一段温暖湿润的时期,在当时广泛分布着亚热带的动植物,也包括只能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河流生存的“鳄鱼”与“大象(豫)”。鳄鱼在文献中多写作“看”,这个字有对应的甲骨文,类似下图,象鳄鱼之形。量的行书当然远古时期的人能用“鳄鱼”地名,只有一种情况,就是生活中会大量用到“它”。诗经中有;“圣鼓逢逢,蒙嗖奏公。
3、”指的就是用鳄鱼皮做的鼓及来演奏,另外鳄鱼的皮也可以用来作铠甲。下图就是山西镇馆之宝一一龙形觥。由以上器具,就说明二个问题,其一,鳄鱼在当时的山西是一种常见动物;其二,鳄鱼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对鳄鱼产生某种图腾式的崇拜。鄂国南迁然后在不知何种原因,大概率是气候变化,鄂国南迁,由山西迁到河南地区,即跑到商代统治的地域中。由于鄂国“文明”水平较高,已经从部落式的古国前进到“方国”的阶段,由此受到商代的重视,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为商代三公之一,与西伯昌并列。一直待到商纣王时期,商王朝矛盾压制不住,纣王想用暴力压制。纣王先是“醯”九侯,醯是古代一种酷刑,将人剁成肉酱飞鄂侯强谏,结果被“脯”之,即作
4、成肉干。西伯侯(即周文王)只敢窃叹,不敢发表意见,结果也被纣王“囚禁”。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於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喜淫,纣怒,杀之,而醯九侯。鄂侯争之强,辨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美里。在这之后,鄂国不再支持商朝,直到“武王伐纣”,周取代商成为天下的共主。鄂国虽然没有相助商朝,但仍然算殷商遗国,又占据着周代南部重要地区。迫于周朝的压力,或者被周朝强行迁移,鄂国再一次向南方转移,这次鄂国目的地应当是湖北随州一带。鄂国迁到湖北后,西周还是不放心,在此地分封了一个姬姓诸侯国一曾国,作为鄂国的监察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周 国史 鄂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