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浊证中医证候诊断与临床应用指南》编制说明.docx
《《血浊证中医证候诊断与临床应用指南》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浊证中医证候诊断与临床应用指南》编制说明.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团体标准血浊证中医证候诊断与临床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本团体标准项目血浊证中医证候诊断与临床应用指南由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于2023年10月24日审核批准立项并发布团体标准立项公告,本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提出,由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归口。2 .编制背景和意义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也是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好中医药“五种资源”优势,把中医药工作融入到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医药卫生改革发展大局中推动和落实。201
2、6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指出:“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推动中医药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要求。血浊理论是中医药理论之一。“血浊”二字首见于灵枢逆顺肥瘦,日:“刺壮士真骨,坚肉缓节监监然,此人重则气涩血浊。”张志聪注:“其人重浊,则气涩血浊。”此处“血浊”有血液浑而不清之义。后世医家多有将“痰浊”“湿浊”“秽浊”“浊毒”等并称者,对“血浊”的论述则较少。后世医家多有将“痰浊”“湿浊”“秽浊”“浊毒”等并称者。现代医家将血浊定义为作为一种病,特指血脂异常。实际上,血液中成分众多,除了血脂以外,还包括血糖、尿酸等其他代
3、谢成分,可导致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等。国医大师王新陆将“血浊”概念重新提出,并赋予了新的内涵。王新陆教授指出:血浊是指血受体内外各种致病因素影响失却其清纯状态,或丧失其循行规律,影响其生理功能,因而扰乱脏腑气机的病理现象。西医学中的血液成分改变、血流动力学异常以及血液循行障碍等皆可称之为血浊。目前尚未见血浊证相关标准发布,从而影响了临床诊疗和科研过程中证候诊断的规范性、一致性和可重复性。此外,201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与之前以“疾病”为核心的临床评价方法不同,该指导原则提供了“证候”评价的具体思路和方法,回归到中医药辨“证
4、”论治的治疗特色,为临床验方的开发提供了具体实施路径。然而,血浊证相关标准的缺乏,导致血浊证相关新药研发缺乏辩证基础。因此,有必要组织行业内专家制定血浊证相关标准。项目起草组根据中医证候标准化的相关要求,以传统中医辨证论治为核心,文献研究、临床调查、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制定血浊证中医证候诊断与临床应用指南团体标准。3 .工作过程及安排1)标准立项2022年8月起,通过开展大量文献分析、理论研究,咨询调研,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完成了血浊证中医证候诊断与临床应用指南项目立项申请工作,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组织了团体标准立项评审,经专家评议、研究论证,经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立项评
5、估通过,于2023年10月24日发文批准团体标准立项。2)标准起草阶段2023年3月,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组织召开了本项目团体标准启动会,会议上成立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大学、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单位组成的标准起草工作组,会议经与会单位充分讨论确定了本标准的项目名称、主要内容及框架结构。标准启动会后标准起草组开展了标准文本的相关文献采集分析,对血浊证相关的西医病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明确了血浊证的中医证候诊断、与现代疾病的关系、辨证论治等内容,初步形成了血浊证中医证候诊断与临床应用指南草案。标准编制期间召开了4次线下标准起草工作会议,积极了解吸纳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浊证中医证候诊断与临床应用指南 血浊证 中医 候诊 临床 应用 指南 编制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