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陆》中郑武夫人母家探析.docx
《《清华简陆》中郑武夫人母家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简陆》中郑武夫人母家探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清华简陆中郑武夫人母病析左传隐公元年记载:“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杜注:“申国,今南阳宛县。”孔颖达正义:“宛县者,谓宣王改封之后也。以前,则不知其地。大多数学者认同杜预这一说法,认为武姜母家是位于河南南阳的南申国。但随着近年清华简的整理出版,结合竹书纪年等传世文献,笔者认为武姜母家不应是位于河南南阳的南申国,武姜应当来自“西申国,欲探讨武姜母家,首先要将春秋战国时期同时或者先后存在的几个申国辨析清楚。根据传世文献记载,以及近年考古发现表明:两周之际,有“西申”“南申”“东申”三个称为“申”的诸侯国。徐少华先生在“平王走(奔)西申”及相关史地考论一文中考证:商周时期在周人的西垂活跃着一群
2、申氏族人,即西申国始祖周宣王时为稳定南土局势,分封申人支裔于南阳盆地建立“南申”,从而形成申侯、申伯两国并立的格局。清乾隆信阳地方志记载:“信阳州在府城西南二百八十里。禹贡荆豫二州之域。周宣王封元舅申伯于谢,为申国地。春秋为楚所灭。”朱熹诗集传黍苗诗注云:“谢,邑名。召伯所封国也,今在邓州,信阳郡。”明、清一统志均载:“谢城在信阳州西北六十里,周申伯所封。”汝宁府志说:“申伯墓在信阳州境,谢城即申伯封邑,今有高冢相传为申伯墓。”民国时期的续修信阳县志卷四载:“谢城在县西北六十里淮河北,泗河西北。”据此可知,南申国后来被北上争霸的楚国所灭,其遗民被迁至信阳一带,建立了东申,成为楚国的附庸国。因此
3、综合这些材料可知,武姜不可能来自东申国,她的母家只会是西申或南申。一、“平王奔西申”与郑国的政治诉求古本竹书纪年记载西周末年因幽王和褒姒欲废太子宜臼而立伯盘,以致“平王奔西申,国语郑语载周太史史伯言:“申、缗、西戎方强,王室方骚王欲杀太子以成伯服,必求之申,申人弗畀,必伐之。”过去很多学者认为,周平王避祸于位于南阳的南申国。但也有一部分学者持反对意见。民国时期学者刘德岑说:“以此证之,幽王申后之母家,西申也。”晁福林亦曰:“宜臼被废之后所奔之处,国语的郑语和晋语均谓之申,古本纪年则谓西申两者相较,后说更妥当些。”而根据清华简的记载,我们可以明确一个观点:周幽王与他的祖父周厉王一样,遵循周王室传
4、统与西中国联姻。强大的西中国作为“外戚”,在西周末年政治的大动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也正好符合郑国的利益诉求。且郑国从王畿之内的一个采邑小国,最终发展成为春秋初年争雄天下的大国,这是郑国几代君主图谋天下野心的最好证明。郑桓公死后,由儿子郑武公即位,正式开始扩张之路。郑武公虽然继承了父亲司徒的职位,但年纪轻轻,亦无太大资本,如何在两周之际混乱的局面下开疆拓土呢?那就是与西申国联姻,与周天子取得更加亲密的关系,同时获得西申国这一强大势力的支持。因此,迎娶西中国女子武姜,成为郑武公的必然选择。在获得西申国与周王室的支持后,郑武公终于有了开疆拓土的资本。西周王室武装力量的两大支柱是“西六师,东八
5、师”,即镇守宗周的六师和镇守成周的八师。成周八师是西周初年为了镇压商人叛乱,监视东部诸侯而设立的,其实力当不在西六师之下。宣王晚年征讨戎族,屡次失利。而西周末年,犬戎军队攻入镐京,幽王死于戎乱,强大的西六师在这一次动荡中损失殆尽,这也是后来周王室日益衰弱的原因之一。位于洛阳附近的成周八师未受到战乱影响,实力依旧强劲,因此成为郑武公开疆拓土的强大助力。郑国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才在春秋初年强势崛起,一跃成为中原大国。二、郑武夫人规孺子中武姜的政治手腕西周时期,宗法制度将政治权利归于男性,女性被阻挡在外。而新近整理出版的清华简郑武夫人规孺子却与这一情况大相径庭。郑武夫人规孺子记录了春秋初年郑国的历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华简陆 清华 武夫 人母家 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