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缭子》的著录、流传及版本.docx
《《尉缭子》的著录、流传及版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尉缭子》的著录、流传及版本.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尉缭子供售录流传及版本今本尉缭子24篇源于北宋武经七书,而汉志所著录两部尉缭子篇数均与之相异。唐、宋时该书杂家、兵家之归属时有变动,颇为可疑。兼之唐宋类书偶引尉缭子语而数不见于今本,由此致争论渐起。拨清历史疑雾,是为我们当下正确理解尉缭军政思想和构建尉缭子兵学体系的基础。尉缭子;武经七书;兵家;杂家尉缭子一书的正式载述始见于东汉。汉代有两部尉缭子,一部为兵书尉缭三十一篇,一部为杂家尉缭(子)二十九篇。汉志后的500余年间,尉缭子竟也再不见著于史书。至唐初,止见一部杂家尉缭子,计有五卷。此载为五卷而不以篇记数,以致隋唐时人不能探清今本是否即汉志杂家之二十九篇;而兵家书则不知所踪,至于兵家书为何不
2、再作著录隋书撰者则未注明。五代时,尉缭子亦止一部列于杂家作六卷,此六卷之数较隋志虽多一卷,但亦不能知晓其篇数。宋初沿袭同样前说,同样对兵家书也未有明说。至宋景祐间,仁宗使翰林学士宋祁等校定、整理三馆及秘阁藏书,以去芜存菁、刊其讹舛为旨编成书目。后又命欧阳修等校正之,讨论撰次,仿唐代开元群书四部录,编列为书目。至庆历间此书成,从此尉缭子不再见著于杂家,唐以后始入兵家类,有五卷。而列于兵家类的这五卷,同样不仅不能知晓其篇数,而且隋志旧唐志和新唐志所载究竟是原汉志的杂家书还是汉志的兵形势三十一篇,我们不得而知。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欧阳修均参与了两书的编纂,但同一名称的书,在前后数年间即从杂家转变归入兵
3、家类,使得其归属问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宋元丰三年(1080年),神宗诏校孙、吴和尉缭子等7部兵书,并付梓刊印,此即武经七书。其中尉缭子共5卷,计有24篇。后世缭书大都以此为蓝本,今本也是5卷24篇。元丰后,历代官私书目均将尉缭子列于兵家类,作五卷。如宋史艺文志列之于兵家类,作五卷:明史艺文志列于兵家类,作五卷;四库全书亦列于兵家类,作五卷。郑樵通志艺文略著录兵家类有尉缭子五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兵家类著录五卷:尤袤遂初堂书目兵书类著录有尉缭子,未题篇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兵书类著录尉缭子五卷,但其认为“今书二十三篇”;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兵书类著录尉缭子五卷等。这些书目虽未标明篇数,但大体均宗七
4、书之尉缭子,依其例当是24篇无疑。由此可见,截然不同于三十六计那种形迹可疑、来历不明的“地摊书籍,也与著录凿凿可据、流传井然有序、版本切实可考的孙子兵法不能并论,尉缭子大概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部来历清晰、著录有据但流传序乱的先秦兵书。当然,若欲形成如孙子兵法那样井然分明的兵学体系,就兵书文献学研究的角度来看,相比于七书中的其他六书,尉缭子一书在唐宋时的流传颇有可疑之处,该书还有很多历史疑云需要加以澄清,一些疑点还需要加以考证,流传延续的历史脉络还亟需梳理。这是我们当下正确理解尉缭的军政思想和构建尉缭子兵学体系的基础。一、正式著录前的源流银雀山汉简本尉缭子兵书出土后,该书为先秦古籍已成学界共识,考
5、古证明了其成书至晚也在秦汉之际。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赛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2255。至西汉惠帝四年(前191年)除挟书律:鉴于当时的书籍传播流通的局限,所以其实际成书时间当为更早。而尉缭子一书并未见于其他先秦、秦汉典籍,也没有如孙子吴子那样广为流传,“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3。至汉志始著该书,其间百余年该书是如何流传、其源流为何,我们今天只能从相关史料中多方探究来寻踪觅迹。
6、西汉时期是尉缭子正式见于著录前的重要流传时期,为该书最终的成型奠定了基础。秦焚诗书后,学者逃难,窜伏山林,或失本经,以传说”4,以致“犹以去圣既远,经籍散逸,简札错乱,传说处缪,连世之显学的儒学所习经典尚且“遂使书分为二,诗分为三,论语有齐、鲁之殊,春秋有数家之传4,更遑论兵书。是以西汉历代统治者都广开献书之路,“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日: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51701。西汉官方第一次大规模对兵书的整理始于高祖时,当时虽未废除“挟书律”,但已经把军
7、事问题当作了国家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并将其与礼法摆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于是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03319。虽然巾军法并不等同于序次兵法5,但与之几乎同时进行了兵法的整理工作,“汉兴,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51762。鉴于“挟书律”存在的整体政治文化氛围,这次兵书的整理工作重点在于对现有兵书的甄别取舍。而之后两次对兵书的整理都具有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伴随着书籍的搜集则必有整理,并且西汉三次兵书的负责人都是久于行伍的知兵之人,均没有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孝武时,随着官属藏书的极大丰富,对兵书的整理也同时进行着,但由于武事频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尉缭子 著录 流传 版本